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5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遣药组方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北京市2家医院中医生治疗ACS患者的遣药组方特点,探索ACS的辨证论治规律。方法:利用冠心病个体化诊疗系统,实时采集患者信息,运用关联规则方法对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治疗用药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结果:患者主诉依次是胸闷、胸痛、气短、心悸、喘憋。舌诊多见黯红、淡黯、紫黯、腻苔、白苔。脉诊多见弦滑、弦、滑、弦细。治疗常在西医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中成药,挖掘出了黄芪、丹参、半夏、炙甘草、茯苓等7种遣药组方规律。结论:ACS患者西医治疗基本能够按照指南执行,中医常随症以益气、活血、化痰、养阴为主遣药组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期血瘀证及其兼证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的关系。方法:选取13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记录其稳定期中医证候与血瘀证计分,并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其血瘀证及其兼证、血瘀证计分与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Gensini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稳定期患者以血瘀证、痰浊证、气虚证最为多见,分别占64.9%(85/131)、63.4%(83/131)、64.9%(85/131)。血瘀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长度与Gensini评分的数值均高于非血瘀证者(P<0.05,P<0.01)。在血瘀证兼证中,血瘀兼痰浊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长度与Gensini评分的数值均高于非血瘀证者(P<0.05);血瘀证计分>9分的患者,其冠状动脉病变长度长于血瘀证计分≤9分的患者(P<0.05);冠心病稳定期患者血瘀证计分与Gensin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104,P=0.241)。结论:血瘀证是冠心病稳定期患者的常见证候,血瘀证计分反映了患者血瘀证严重程度,稳定期患者的血瘀证计分与冠心病患者发病时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Xu W  Shi M  Liu JG  Wang CL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1):1041-104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大鼠心室重构(ventricular remodeling,VR)缺血心肌胶原蛋白的表达及益气养阴活血和解毒活血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结扎雄性Wistar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模型,将40只AMI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培哚普利组(0.36 mg/kg)、益气养阴活血组(生脉胶囊0.24 g/kg和复方川芎胶囊0.40 g/kg)和解毒活血组(黄连生物碱0.16 g/kg和复方川芎胶囊0.40 g/kg),每组10只,于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灌胃相应药物,1次/d,连续4周。另设假手术组(只穿刺,不结扎)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灌胃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检测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苏木精和伊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心肌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4周后模型组大鼠左心室心肌质量和LVMI显著增加,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增加,缺血心肌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养阴活血组和解毒活血组大鼠LVMI和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明显降低,且缺血心肌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均受到抑制(P〈0.05或P〈0.01)。解毒活血组对Ⅲ型胶原蛋白的作用优于培哚普利组(P〈0.01)。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和解毒活血法均能降低大鼠LVMI和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抑制AMI后缺血心肌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对心肌梗死后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可能是抑制AMI后心室早期VR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并评价其可靠性与真实性。方法应用"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A标准)、1986年"血瘀证诊断标准"(B标准)及2011年"血瘀证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C标准)调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不同科室患者共712例。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A标准的可靠性,检验A标准与B、C标准的诊断一致性,采用贝叶斯方法估计A标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一致性检验分析发现,不同研究者应用A标准的诊断一致性良好(诊断符合率91.96%,Kappa=0.82,P0.001),且A标准与B、C标准的诊断一致性良好。贝叶斯分析发现,与B、C标准比较,A标准的灵敏度更高而特异度无明显差异。A标准与B标准比较,A标准的灵敏度估计值为0.911(95%CI:0.888~0.930),特异度估计值为0.875(95%CI:0.826~0.915),B标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估计值分别为0.762(95%CI:0.731~0.790)和0.902(95%CI:0.858~0.936);A与B灵敏度之差的估计值为0.149(95%CI:0.112~0.184),特异度之差的估计值为-0.026(95%CI:-0.085~0.033)。A标准与C标准比较,A标准的灵敏度估计值为0.912(95%CI:0.889~0.932),特异度估计值为0.880(95%CI:0.833~0.919),C标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估计值分别为0.831(95%CI:0.804~0.857)和0.892(95%CI:0.848~0.926);A与C灵敏度之差的估计值为0.081(95%CI:0.047~0.114),特异度之差的估计值为-0.011(95%CI:-0.070~0.046)。结论相较于B标准和C标准,A标准不仅可靠性高,且在不明显降低特异度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灵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Markov模型评价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干预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A)支架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根据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干预、西医常规干预UA支架术后患者的预后和转归建立Markov模型。通过40个Markov周期的状态转移概率和人均累积获得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 QALYs)的比较,评价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干预的疗效优势。结果经过Markov模型20年的预测,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干预组血运重建、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中风、全因死亡的累积转移概率分别为56.65%、6.53%、5.16%、31.66%,人均累积QALYs为12.95;西医常规干预组相应的累积转移概率分别为55.31%、6.87%、5.25%、32.57%,人均累积QALYs为12.84。与西医常规干预比较,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干预的人均增量QALYs为0.11。结论基于Markov模型的预测结果,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干预UA支架术后患者的疗效优于西医常规干预,说明益气活血中药可以改善UA支架术后气虚血瘀患者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2013年度冠心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均取得可喜进展:冠心病中医病因病机有所创新;中医证候研究取得多方面进展;多项临床试验证实中医药在冠心病预防及患者预后改善方面的作用;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的基础研究也逐渐深入,作用靶点及作用机理被进一步阐明。在此基础上,本文亦指出了研究发展趋势以及目前研究的不足,为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疗后常见并发症,随着对放射性肺炎研究不断深入,如何为基础研究和药物干预寻求最佳的动物模型和效应评价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通过检索近10年文献,对不同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动物及放射部位的选择、照射剂量的确定、照射方法的比较和动物模型效应评价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寻找建立放射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的稳定方法和较为明确的效应机制,为防护和减缓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而进行的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制提供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是区别于“X综合征”的一类以心绞痛为主要症状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多认为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内皮功能障碍、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微血管功能失调等有关,现代医学多采取改善微循环、抗炎、降脂及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措施,但CSFP的主要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案仍待进一步研究与规范。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优势,可弥补现代医学治疗措施的不足。本文重点分析CSFP的发病机制及生理病理特点,分析相关病因病机特点,探讨CSFP的中医药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冠心Ⅱ 号进行提取工艺改进并观察其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 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冠心Ⅱ 号提取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得到精制过滤液和纯化洗脱液, 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主要成分分析。 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下结扎法制备 AMI 模型, 造模成功的 50 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 尼可地尔片组( 2.7 mg/kg 体重)、 复方川丹颗粒组( 川丹颗粒, 4.60 g 生药 /kg 体重)、 冠心Ⅱ 号精制组( 4.60 g 生药 /kg 体重)、 冠心Ⅱ 号纯化组( 4.60 g 生药 /kg 体重) 组, 每组 10 只。 另设 10 只穿线不结扎为假手术组。 术后第 2 天开始灌胃给药, 连续 4 周, 假手术组、 模型组灌胃等容积纯净水。 采用高频超声心动图检测各项心脏形态学和功能指标。 ELSIA 法检测心肌钙蛋白 T( cTnT)、 内皮素 -1( ET-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 肌酸激酶同工酶 MB( CK-MB)、 血栓素 B2( TXB2) 和 6- 酮 - 前列腺素 F1α( 6-Keto-PGF1α) 水平。 TTC 法染色测量心肌梗死面积, HE 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形态和炎症细胞浸润状态。 结果 丹酚酸 B 和芍药苷外标含量分别为川丹颗粒 0.767%、 0.418%, 冠心Ⅱ 号精制组 4.247%、1.546%, 冠心Ⅱ 号纯化组 32.758%、 12.150%。 与假手术组比较, 模型组 ET-1、 TXB2 升高( P<0.05,P<0.01), 心脏超声学检测指标改善( P<0.05, P<0.01)。 与模型组比较, 冠心Ⅱ 号方两组和尼可地尔片组心脏超声学检测指标改善( P<0.05, P<0.01), 大鼠心重指数、 梗死面积比值、 cTnT、 ET-1 和 TXB2水平亦降低( P<0.05, P<0.01) ; 川丹颗粒组部分心脏超声学检测指标改善( P<0.05, P<0.01), 大鼠心重指数、 cTnT、 ET-1 和 TXB2 降低( P<0.05, P<0.01) ; 各给药组大鼠心肌缺血区的心肌细胞炎症浸润和细胞形态不同程度改善。 结论 冠心Ⅱ 号提取工艺改进的主要有效成分丹酚酸 B 和芍药苷含量有较大提高, 可提高 AMI 后大鼠心脏的射血分数、 抑制心室重构及改善心功能, 部分指标优于川丹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