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Background and purposeTriggering receptors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1 and 2 (TREM-1 and TREM-2) are cell surface receptors important for modulation of microglia immune response.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 serum levels of TREM-1 and TREM-2 as potential biomarker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Material and methods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50 patients with AIS admitted at our hospital. Serum TREM-1 and TREM-2 was evaluated within 24 h of the acute event and on the third and fifth days after the stroke. Neurological stroke severity and global disability were determined with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and 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 at the same three times and at the time of hospital discharge.ResultsTREM-1 and TREM-2 levels were elevated in stroke. TREM-1, but not TREM-2, exhibited correlations with NIHSS and mRS within 24 h (NIHSS and TREM-1: rS = 0.31, p = 0.029; mRS and TREM-1: rS = 0.32, p = 0.023). The serum level of TREM-1 within 24 h correlated with the neurological outcomes at hospital discharge (NIHSS and TREM-1: p = 0.021; mRS and TREM-1: p = 0.049). The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TREM-1 protein within 24 h after strok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poor outcome (mRS > 2) at hospital discharge (p = 0.021). After Exact Logistic Regression, large segmental stroke (O.R. = 4.14; 95CI = 1.07–16.09; p = 0.040) and initial sTREM levels (O.R. = 1.02; 95CI 1.00–1.04; p = 0.045) remained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AIS poor outcome (mRS > 2).ConclusionIn our study, TREM-1 and TREM-2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AIS. Early elevation of TREM-1 correlated with stroke severity and it wa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stroke outcome.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心外科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多导睡眠图对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长海医院心脏术后患者进行睡眠监测,选择最终符合条件的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试验组患者从晚上22:00试验开始时持续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次日晨6:00停止注射,连续注射3晚。镇静目标为镇静程度评估表(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RASS)评分-1~2分,右美托咪定的负荷剂量为0.5μg/kg,时间不超过20 min,然后以0.2~0.7μg/(kg·h)持续静脉注射,期间不使用其他镇静剂。对照组患者晚间不注射右美托咪定以及其他镇静药物。此段时间用多导睡眠仪监测两组患者的睡眠。观察目标为两组患者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觉醒次数、睡眠各阶段时间。试验期间白天的睡眠由床旁护士记录患者睡眠次数。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有更少的觉醒次数[(3.1~3.61)次vs.(8.87~9.77)次,P<0.01],更高的睡眠效率(68%~71.29%vs.25.1%~28.87%,P<0.01),更长的睡眠第二阶段[(249.55~266.89)min vs.(59.12~71.59)min,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睡眠第一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61~7.05)min vs.(56.37~63.33)min,P>0.05]。结论夜间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显著提高了患者睡眠效率、减少睡眠觉醒次数、增加睡眠第二阶段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心外科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及CTCAE不良反应调查表,对11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首次予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吸烟史、饮酒史、手术治疗史、化疗史、中医体质是疲乏的影响因素;性别、吸烟史、吸烟指数、过敏史、TNM分期、化疗史、中医体质是皮疹的影响因素;职业、过敏史、TNM分期、化疗史、中医体质是瘙痒的影响因素;性别、婚姻状况、吸烟史、饮酒史、过敏史、手术治疗史、化疗史、中医体质是腹泻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饮酒史是其发生疲乏的主要影响因素;吸烟史、吸烟指数是其发生皮疹的主要影响因素;变量均不是其发生瘙痒的主要影响因素,手术治疗史是其发生腹泻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医务人员要采取预见性干预措施,以降低因免疫治疗发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制订和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 结合1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分析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机制、应用时机、剂量疗程,并对相关不良反应进行药学监护。结果 临床药师的意见被采纳,患者经治疗后病情趋于好转。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患者治疗及药学监护,协助医生进行给药方案的调整,有助于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快速上升趋势得到控制,但其他国家确诊和死亡病例不断增加,境外输入病例正在增多,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疫情防控仍不容松懈。本文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出行、工作、学习等行为模式改变带来的特殊性,对儿童烧伤的预防、急救和居家护理,以及居家功能康复等进行探讨,以供广大医护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比三种消毒剂对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后不同时间段的抑菌效果,从而为临床选择合适的物体表面消毒剂、规范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擦拭频率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一次性无纺布+改进型酸性氧化电位水、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以及一次性无纺布+500mg/L含氯消毒液三种方法对ICU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擦拭,在擦拭前、擦拭后5min、擦拭后4h及擦拭后8h进行细菌采样,比较不同消毒剂在消毒后不同时刻的抑菌率、相关物体表面细菌合格率以及消毒成本。结果三种消毒剂消毒后即刻合格率均为100%,改进型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后4h合格率和消毒后8h合格率高于其他两种消毒剂(均P<0.05);含氯消毒液灭菌率对涂有多重耐药菌MRSA的物体表面消毒后灭菌率最低,为99.28%,其余两组均为100%;改进型酸性氧化电位水单次使用成本最低,为0.81元。结论改进型酸性氧化电位水作为一种物体表面新型消毒剂,有效氯浓度低、消毒效果可靠,腐蚀性小,且消毒成本较低,可在医院感染重点科室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病房的护理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某部援汉医疗队利用武汉某定点医院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充分准备、严格培训、有序组织、合理规划、科学管理、严防严控,因地制宜地制订分级诊疗方案及护理管理策略,为类似的事件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结果该医院呼吸科病区共收治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25例,其中病危19例,病重33例,医护人员零感染。结论科学的防控及管理对有效控制病毒传播,提高救治成功率及保障医护人员零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将中药"白术黄连方"制备成以胃溶微丸和肠溶微丸为基础的结肠靶向胶囊,优化其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法优化微丸的处方组成和工艺参数.用挤出-滚圆技术制备素丸,流化床底喷方式进行包衣,考察隔离衣增重、肠溶衣中聚合物比例、增塑剂用量和包衣增重对肠溶微丸释放行为的影响,并对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本研究总结及分析近十年接受首次外科干预时年龄已超过6个月龄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患者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共收治63例年龄超过6个月的PA/IVS患者,其首次干预时的年龄为6.2~79.6(20.1)个月,体重为4.6~17.5(9.5)kg,...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髋关节假体感染的治疗,探讨沙门菌感染因素及皮肤瘙痒原因,提高对沙门菌感染的重视度及抗菌药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分析沙门菌感染原因及治疗方式,并监护各项指标和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该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的原因,为患者提供合理抗感染治疗方案。结果 住院期间经过多次抗菌药物调整,患者炎症指标下降,症状体征好转。结论 虽然沙门菌引起的假体关节感染非常少见,但在临床上也要重视,同时,临床药师在日常工作中均应提高对抗菌药的监护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