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5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377篇
内科学   17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91篇
外科学   182篇
综合类   791篇
预防医学   234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365篇
  16篇
中国医学   113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1 毫秒
21.
多发性肌炎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少见。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并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2.
万例就诊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万例就诊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模式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检验科(264400)王鹏,陈颖,孙廷碌,王翠珍,周华玲鲁东地区四市医院协作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乙肝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受检者为1992~1993年文登中心医院、青岛医学院附院、莱阳中心医院和乳山县...  相似文献   
23.
改良阴囊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阴囊小切口术式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将手术切口改进移位于阴囊小切口的改良术式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60例.其中左侧23例,右侧37例.结果:60例全部手术成功,切口一期愈合.术后1例阴囊出现小血肿,5例阴囊轻度水肿,无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1个月~11 a,阴囊切口外观满意,无1例发生腹股沟疝,未见它他远期并发症.结论:改良阴囊小切口术式不破坏腹股沟管的解剖和生理功能,不遗留腹股沟疝形成的隐患;手术切口隐蔽,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的术式.  相似文献   
24.
药物的合理使用需要遵循5条基本原则,即“5R原则”:合适的病人(Right Patient)、合适的药物(Right Drug)、合适的剂量(Right Dose)、合适的给药时间(Right Time)和合适的给药途径(Right Route)。现在就针对上述5条原则,谈谈解热镇痛药使用中的常见误区。误区一:只要发热就用解热镇痛药2岁的强强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没有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等不适,精神很好,饮食玩耍如常。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青岛市某三甲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体格检查及空腹静脉血采集,并采用灭菌棉拭子擦拭创面拭取分泌物用于病原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多重耐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5 122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MDROs感染情况分析,年龄35~85岁,平均(61.03±11.19)岁,糖尿病病程1~29年,平均(12.32±7.16)年。多重感染者210例,多重感染率为4.10%。共分离出265株MDROs,居于前3位的MDROs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09株(41.13%)、铜绿假单胞菌61株(23.02%)、大肠杆菌58株(21.89%)。主要的MDROs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100%耐药,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100%耐药,未见对万古霉素耐药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菌药物暴露史(OR=1.962)、因同一伤口住院次数>2次/年(OR=1.970)、骨髓炎(OR=4.323)、神经缺血性伤口(OR=1.269)和抗菌药物疗程≥5 d(OR=1.487、3.274、1.602)是糖尿病足患者发生MDROs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抗菌药物暴露史、因同一伤口住院次数>2次/年、骨髓炎、神经缺血性伤口以及使用抗菌药物疗程与发生MDROs感染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碳青霉烯耐药机制,为临床经验性用药及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院2019年4—9月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mCIM联合eCIM试验筛选碳青霉烯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8株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中5株来自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对临床常用头孢类及加酶抑制剂药物均表现出高水平耐药的特性。所有菌株均携带金属β-内酰胺酶,7株为blaNDM-1,1株为blaIPM-4。MLST分子分型及PFGE同源性分析有6个ST序列类型,6个克隆群。ST596(3株)均为A群、ST121(1株)为C群、ST993(1株)为F群、ST91(1株)为E群、ST794(1株)为B群、ST88(1株)为D群。结论 该院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主要来源于ICU,产金属酶blaNDM-1β-内酰胺酶是其主要耐药机制。ST596 A群阴沟肠杆菌短时间内在ICU存在局部流行,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遏制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7.
我院自 1992年 7月— 2 0 0 0年 4月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并自发性气胸 2 5例 ,其中误诊 6例 ,误诊率 :2 4%。误诊原因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6例均为男性 ,年龄 5 0~ 81岁 ,平均年龄6 7.5岁 ,基础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 5例 ,支气管哮喘 1例 ,并发肺心病 3例。发病季节 :春季 1例 ,冬季 2例 ,夏季 3例。1.2诱发因素 呼吸道感染 4例 ,排便 1例 ,不明原因 1例。1.3 临床特点 主要表现为突发的或突然加重的呼吸困难及发绀 ,多伴有端坐呼吸 ,大汗淋漓 ,表情紧张等 ,其中剧烈胸痛 1例 ,休克 1例 ,右心衰 2例。肺部体…  相似文献   
28.
目的:了解苯那普利(benazepril)的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的作用.方法:对慢性肾炎病人64例进行多中心自身对照观察.结果:经苯那普利治疗12周后,大量蛋白尿组(30例)尿蛋白下降47.0%,小量蛋白尿组(34例)尿蛋白下降47.5%,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5.1±3.2)周(大量蛋白尿组)和(2.7±2.1)周(小量蛋白尿组),同时,其中1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低白蛋白血症也有明显改善.结论:苯那普利可部分地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蛋白.  相似文献   
29.
自身免疫性贫血系免疫功能调节紊乱 ,产生自身抗体 ,吸附在红细胞表面 ,导致细胞破坏增速所致 ,临床常见 ,而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贫血比较少见。 10年来我院发现姐妹同患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例 ,现报道如下。1 病例简介  例 1 姐 ,32岁 ,G1P1L1。因妊娠 2 4周 ,头晕、乏力、食欲不振 2周于 1998年 8月 6日收入院。此次妊娠 12周时行产前检查血红蛋白 (HGB) 97g/L ,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 ,尿常规正常。患者 9年前第 1次妊娠 36周时也曾出现上述症状 ,当时血红蛋白 82g/L ,行人工剥膜及催产素引产 ,顺利分娩一女婴 ,体重 2 6 …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氯氟滴眼剂中氯霉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方法 :流动相为甲醇 0 .34%磷酸二氢钾 (5 5∶5 0 ) ,流速 1mL·min-1,SpherisorbC18色谱柱 ,检测波长 2 4 0nm。结果 :氯霉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分别在 12 5~10 0 0mg·L-1(r =0 .9992 )、2 5~ 2 0 0mg·L-1(r =0 .9998)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10 1.5± 1.93) %、(10 1.0±1.5 9) % (n =3)。日内RSD分别为 0 .6 3% ,0 .5 8% (n =5 ) ,日间RSD分别为 0 .99% ,0 .86 % (n =3)。结论 :该法简单、迅速 ,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