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2篇
药学   78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 毫秒
101.
用阿霉素脂质体与碘油混合后对大经导管肝动脉栓塞,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阿霉素在犬体内的分布及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阿霉素脂质体-碘油栓塞组大血浆阿霉素浓度显著低于阿霉素灌注组(P<0.01)和阿霉素-碘油栓塞组(P<0.05),而其血浆阿霉素消除半衰期和肝组织中阿霉素浓度与后两组相比则显著增加(p<0.01及p<0.05)。说明阿霉素脂质体与碘油混合肝动脉栓塞后可显著提高阿霉素对肝脏的靶向性,延长阿霉素消除半衰期.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建立以HPLC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洋川芎内酯Ⅰ、藁本内酯和阿魏酸质量浓度的方法。方法含药血浆进行3种提取方法对比。色谱条件为:Agilent 5TC-C18(2)(250mm×4.6mm,5μm);柱温为室温(25℃);流动相为甲醇-2mL·L~(-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6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以乙酸乙酯和正己烷为萃取溶剂的血样处理方法效果最佳;洋川芎内酯Ⅰ、藁本内酯和阿魏酸质量浓度分别在2.5~250,2.0~200和1.25~125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均大于85%,日内和日间RSD值均小于4%。结论该方法的血浆萃取效果较理想,检测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靠,可应用于血浆中川芎主要成分的血药质量浓度分析。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胃经穴对胃运动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明确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同步实验,在电针足三里穴、上巨虚穴及非经非穴等穴位的情况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通过对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ien,GFAP)和OX42的ABC法染色,观察延髓内脏带(medullary visceral zone,MVZ)的迷走复合体(dorsalvagalcomple,DVC)中与疼痛密切相关的神经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和小胶质细胞(microglia cells)的变化,同时采用浆膜法检测胃电的变化。结果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在延髓内脏带中的迷走复合体中神经胶质细胞变化及胃电的变化情况均较明显,与电针刺激胃经其他穴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胃经穴位电针对胃运动具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的实现,与疼痛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4.
王彬  王捷频  尚福军 《心脏杂志》2016,28(4):415-418
目的 探讨染料木素(Gen)对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内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IL)-6表达的影响及活性氧 (ROS)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以培养的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为模型,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AngII组、AngII+Gen组和Gen组,通过RT-PCR和ELISA检测IL-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ROS敏感的荧光探针二氯荧光素二乙酸(DCF-DA)测定细胞内ROS水平;细胞色素C还原实验测定NADPH氧化酶活性。结果 在血管紧张素(Ang)II作用下,心肌细胞中IL-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在AngII作用前给予1× 10-7 mol/L Gen进行干预,IL-6 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均降低(P<0.05),与单独AngII刺激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AngII作用下心肌细胞内DCF荧光强度显著增加(P<0.05),NADPH氧化酶活性明显升高,在AngII作用前给予Gen干预后DCF荧光强度和NADPH氧化酶活性明显下降,与单独AngII刺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Gen可抑制AngII诱导的心肌细胞内炎性细胞因子IL-6的表达,降低心肌细胞内ROS水平可能是Gen抑制IL-6表达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卡维地洛的浓度。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卡维地洛的浓度,选用Shim-pack VP-ODS柱(150mm×4.6mm,5μm),[甲醇:水(60:40)]-乙腈(88:12)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0nm。结果卡维地洛血药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5~2000ng·ml^-1(r=0.9999),提取回收率70.84%,方法回收率102.05%,日内、日间RSD分别为1.91%、5.58%。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适于卡维地洛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用共聚焦定量分析方法,观察拉米夫定脂质纳米粒对细胞内HBV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构建半乳糖修饰的十六酸拉米夫定脂质纳米粒(LAP-GSLN),将其定向导入2.2.15细胞,对导入的细胞所表达HBeAg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用共聚焦技术对其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导入LAP-GSLN的细胞内HBeAg荧光量与单纯加入拉米夫定(LA)比较,导入LAP-GSLN的细胞内HBeAg荧光明明显减少。结论:LAP-GSLN与2.2.15细胞上的半乳糖受体结合,将LA导入细胞而发挥对HBeAg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克隆HCCR-2基因、原核表达并鉴定。方法:从培养的人骨肉瘤细胞SOSP-9607中提取总RNA,经RT-PCR获得HCCR-2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pGEM-T-Easy克隆载体中,测序、鉴定。将测序正确的HCCR-2基因亚克隆到pET-28a( )表达载体中,构建HCCR-2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1~5h,做SDS-PAGE分析,鉴定HCCR-2蛋白的表达。结果:DNA测序证明,获得了HCCR-2基因,其序列与GenBank中报道序列完全一致。SDS-PAGE分析表明,HCCR-2蛋白获得高效表达,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9kDa,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5%。结论:HCCR-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均获得了成功,为进一步探讨HCCR基因在骨肉瘤诊治中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8.
郭卫平  邢军  周瑾  刘梅  程建峰 《医学争鸣》2003,24(21):1989-1992
目的 :研究高氧液对不同化疗药物生物活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高氧发生仪对 9mL·L-1 氯化钠注射液 (9mL·L-1 NS)充氧 ,制备成高氧液 (氧分压为 80~ 1 0 0kPa) ;用高氧液 (9mL·L-1 NSHO)稀释 5 氟脲嘧啶 (5 Fu)、丝裂霉素(MMC) ,在不同温度下 (2 5℃和 37℃ ) ,分别作用 0 ,0 .5 ,1 ,2 ,3和 4h ,观察药液的理化性质 ,检测液体内药物含量及成分的变化 .结果 :用 9mL·L-1 NSHO稀释化疗药 ,在 2 5℃和37℃的温度下 ,放置 4h以内 ,外观无异常变化 ;9mL·L-1NSHO不影响药物的 pH值 ;9mL·L-1 NSHO稀释后的 5 Fu其药物含量与对照组无区别 ;9mL·L-1 NSHO稀释后的MMC ,在 4h以内其药物含量与对照组比较 ,不低于 90 % .结论 :9mL·L-1 NSHO对化疗药物不产生氧化反应 ,不影响其理化特性 .9mL·L-1 NSHO稀释化疗药后在 4h以内不会降低药物含量 .采用 9mL·L-1 NSHO稀释化疗药用于肿瘤患者 ,可提高肿瘤局部氧分压 ,改善肿瘤乏氧状态 ,增强耐药肿瘤细胞的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建立Beagle犬血浆中盐酸阿呋唑嗪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液 -液萃取法预处理血浆样品 ,分析柱为AglientC1 81 5 0mm× 4.6μm ,5 μm ,流动相为 :乙腈 :0 .0 2 5M磷酸盐缓冲液 ( pH =3) =1 8:82 ,检测波长 :2 4 4nm ,柱温 :2 5℃ ,流速 :1ml /min ,按内标法定量。结果 :盐酸阿呋唑嗪与内标固定物的保留时间为 4.7min和 3.4min ,盐酸阿呋唑嗪血药浓度线性范围为 1 0~ 80 0mg .l- 1 Y =0 .0 2 2 71 5C - 0 .1 1 673(R2 =0 .9999) ,方法回收率为 1 0 2 .2 9% ,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 1 .0 4~ 4.37%和 2 .0 5~ 6.40 %。结论 :本法操作便捷 ,灵敏度和精密度高 ,重现性好 ,适于盐酸阿呋唑嗪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0.
正交试验法优选黄连中小檗碱提取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优选黄连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小檗碱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采用正交试验与比较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提取次数对考察指标具有显著影响。结论确定黄连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度10目,加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h,加醇量为9、8、8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