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4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101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6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185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47篇
中国医学   783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282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19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海风藤酚、甲基海风藤酚、海风藤醇A和海风藤醇B均有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作用,IC_(50)分别为17.9、9.2、142.0、14.0μmol·L~(-1)。经阿司匹林(ASA)、磷酸肌酸/磷酸肌酸激酶(CP/CPK)预处理的兔洗涤血小板,甲基海风藤酚和海风藤醇B仍能抑制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IC_(50)为9.0、16.5μmol·L~(-1)。同时,4种成分对于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较弱,海风藤B能使PAF诱导血小板聚集量-效曲线平行右移,EC_(50)由1.59nmol·L~(-1)升为20.6nmol·L~(-1)。结果表明:4种成分能选择性拮抗PAF对兔血小板的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22.
研究了欧芹素乙(Imperatorin,Imp)和异欧芹素乙(Iso-imperatorin,Isi)及对照药物维拉帕米(Verapamil,Ver)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的影响。结果表明:Imp、Isi及Ver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释放TNF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药物浓度在10-6~10-4mol/L范围内,该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药物浓度达10-4mol/L时,则可完全抑制TNF的释放。  相似文献   
23.
血小板激活因子与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它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寿命的延长。几十年来,人们对磷脂在磷脂酶A_2(PLA_2)作用下产生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及其代谢产物前列腺素类(prostaglandins,PG)和白三烯类(leukotrienes,LT)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地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已经证明,脑血管疾病与体内PGI_2/TXA_2平衡、LT的产生及其病理生理调节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70年代以来,人们对磷脂在PLA_2作用下产生的另一代谢产物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进行了广泛的  相似文献   
24.
桉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我国桉属药用植物资源,为合理开发、利用和鉴别该属植物奠定科学基础。方法 深入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进行实地采集和鉴定,并查阅当地主要标本馆的珍藏标本。结果桉属植物资源丰富,种类较多。结论 各种之间生态学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桉属资源。  相似文献   
25.
本草考证认为:古代药用夏枯草来源于夏枯草属的夏枯草和山菠菜,药用部位古代用茎叶,现代用果穗,采集季节古代在花期,现代在果穗半枯时期,经用现代方法证明;花期、果期都可作为采收季节,药用部分以全草为宜。  相似文献   
26.
东莨菪碱对氯丙嗪中毒时的动力学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氯丙嗪(CPZ)是常用精神药物,长期大量给药易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应用抗胆碱药可控制肌张力障碍和震颤麻痹症状.但抗胆碱药的解救有否与CPZ发生药代动力学的相互作用,迄今尚不清楚。本文报告中毒剂量CPZ及其在SPA解救下的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27.
茶芎石油醚浸提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其生  熊文淑 《中药材》1993,16(2):29-30
本文用气相—质谱—计算机联用法,对茶芎根茎石油醚浸提物中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从中鉴定出三十一个化合物,除藁本脂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但末检出川芎嗪。  相似文献   
28.
调料九里香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FinniganMAT17D800石英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结合标准图谱,对云南元江县城所产调料九里香叶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共分离鉴定出16个化合物。主要成分是:α-蒎烯(36.499%)、3-蒈烯(17.015%)、十氢-1,1,7-三甲基-4-甲烯基-1H-环丙[e](13.412%)、十氢-4α-甲基-1-甲烯基-7-(1-甲乙烯基)萘(7.597%)和β-松油烯(4.120%)等  相似文献   
29.
(E)3〔3(4氟苯基)1(1甲基乙基)1H吲哚2基〕2丙烯醛(2)是合成氟伐他汀的关键中间体.从苯胺经异丙基化、与2氯1(4氟苯基)乙酮缩合、氯化锌催化的分子内环合、在Vilsmeier反应条件下与3(N甲基N苯基)丙烯醛反应合成(2),四步反应总收率为54%.  相似文献   
30.
三种去神经法对清醒大鼠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急、慢性去主动脉神经(AD)、去颈动脉窦神经(SD)、同时去主动脉和窦神经(SAD)后大鼠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对血压控制(ABR-BP)和心动周期控制(ABR-HP)的影响。方法:测定ABR-BP采用阻断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传出通路前后,比较机体对去氧肾上腺素升压反应面积差异的方法,所得数值与改良的Smyth方法测定的ABR-HP值进行比较。结果:(1)大鼠SAD后ABR-HP为零,且代偿不明显;而ABR-BP约为30%,且代偿明显;(2)SD后ABR-BP与ABR-HP无显著差异,而AD和SAD后ABR-BP的作用显著大于ABR-HP的作用。结论:(1)大鼠的ABR-HP传入冲动全部来自于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而ABR-BP传入冲动大部分来自于这两处的感受器;(2)主动脉神经和窦神经感受传入在ABR-BP中的作用是相当的,并有明显的相互代偿;而在ABR-HP中,主动脉神经的作用比窦神经重要,其代偿能力也比窦神经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