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8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736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40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82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68篇
中国医学   603篇
肿瘤学   1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介绍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综述了近年来一些常用的色谱分析技术在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领域的应用前景。结果: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特征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中药的鉴别和质量控制当中。结论: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对于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2.
大孔树脂吸附法提取丹酚酸B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改进丹酚酸B的提取工艺,促进丹参制剂的发展。方法:采用SIPI905型大孔树脂用于丹酚酸B的提取分离,用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含量,考察大孔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丹酚酸B的吸附容量为8.72mg/g.洗脱液为4倍量20%乙醇。结论:大孔树脂对丹酚酸B的洗脱率为96.28%,精制程度为251.82%。该方法能明显提高丹酚酸B的收率和纯度。  相似文献   
5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茶和饮料中的咖啡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固定相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以乙腈-水(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4nm,测定绿茶和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结果线性范围为3.9~3900ng,r=O.9999;绿茶和2种饮料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2%、100.1%和99.8%。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适合绿茶和可乐型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  相似文献   
54.
长期应用阿片类镇痛药将导致药物耐受。由于患者对阿片类药物耐受进而造成成瘾所带来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1] 。N 硝基 L 精氨酸 (NO2 Arg)是一种经典的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2 ] 。有研究表明NO2 Arg可抑制吗啡镇痛耐受的形成[3] ,然而关于其作用机制目前还未见文献报道。本文采用剂量递增法模拟临床阿片类药物耐受形成 ,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各脑分区、脊髓和血浆中甲硫脑啡肽 (ir MEK)、亮脑啡肽 (ir LEK)含量 ,以探讨内源性脑啡肽系统在NO2 Arg抑制吗啡镇痛耐受形成中的作用。1 材料和方法1.1…  相似文献   
55.
反义技术是近20年来发展的一种全新的药物设计方法。本文就近几年来反义寡核苷酸在化学修饰方面,包括骨架修饰、糖环修饰、碱基修饰等的最新发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6.
艾滋病治疗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科  吴飞  柯乾坤  陈锦珊 《中国药师》2003,6(3):169-171
自首例艾滋病(AIDS)于1981年被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确认以来,AIDS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与生存。目前,全球HIV感染和AIDS患者总人数不断上升,特别是非洲地区,AIDS已成为头号杀手,而在印度及南亚地区,由于缺乏明显有效的预防措施,进入21世纪,将面临最严峻的挑战。就我国而言,特别是近几年,HIV感染和AIDS传播速度相当迅猛。据专家估计,我国实际HIV感染者已逾40万,WHO预测,至2010年总数可能超过1,000万。因此,如何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已成为我国一项刻不容缓、复杂而长期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57.
四氢异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寻找新的抗真菌活性化合物。方法 采用Pictet-Spengler法合成四氢异喹啉,再通过氮直接烃化法合成目标化合物,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初步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实验。结果 合成了18个新的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进行了结构确认。结论 所合成的18个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58.
培养高层次的社会服务型药学人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当前医院药师正面临职能的转变,从“以药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不再限于发药和调剂,而是指导合理用药和进行药物监测等。培养学生具有药物应用综合能力、能胜任临床药师职责是药学院校的当务之急,而美国的Pharm.D教育模式似可借鉴。  相似文献   
59.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在生物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生物样品的前处理是体内药物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整个分离分析过程中最繁琐的一个步骤。与原料药物和制剂相比 ,生物样品更为复杂 :微量药物分布在大量生物介质中 ,对分析仪器的灵敏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样品中含有大量内源性物质 ,不仅能与药物及其代谢物结合 ,而  相似文献   
60.
目的 研究何首乌水溶性成分 2 ,3,5 ,4′ 四羟基二苯乙烯 2 O β D葡糖苷 (STI)对溶血磷脂酰胆碱 (LPC)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 4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ECV30 4细胞培养基中加入LPC(2 5mg·L- 1 )或LPC与STI共孵 2 4h ,收集各组条件培养基 ,用基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各组条件培养基中VEGF蛋白含量 ;用原位杂交法、RT PCR及RealtimeRT PCR法检测LPC对内皮细胞VEGFmRNA的表达及STI的影响。结果 ECV30 4细胞暴露于LPC后 ,VEGF蛋白分泌明显增加 ;加入STI后VEGF蛋白含量明显降低 ;LPC可以使ECV30 4中VEGF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 ,并使VEGF1 6 5mRNA的表达升高 ;STI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VEGF1 6 5mRNA的高表达。结论 LPC能诱导ECV30 4细胞表达高水平的VEGF蛋白及VEGFmRNA ,1× 1 0 - 5mol·L- 1STI可抑制LPC的作用 ,降低VEGF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