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52篇
药学   120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病例] 男,69岁.主因左足脉管炎收入院.入院当日予口服烟酸100 mg、3/d,丹参片1 g、3/d,肠溶阿司匹林100 mg、1/d,午饭后2 h同时服以上3种药物,数分钟后出现面颈部皮肤潮红、瘙痒,明显鼻塞、呼吸困难.查体:体温36.8℃,心率98/min,呼吸45/min,血压118/67 mmHg.立即停服所有药物,予吸氧,5%葡萄糖500 ml加维生素C 1 g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 mg入壶.30 min后症状缓解.因考虑烟酸可致上述过敏反应,停烟酸片,当晚及翌日仍服其他药物,无异常.  相似文献   
82.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发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复杂、并发症和病死率较高的外科急腹症,对SAP施行个体化治疗方案目前已成为共识.本科2008年8月~2009年2月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3例,采用个体化综合保守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15d为一个疗程,用药一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1%,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1.3%,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62.9%,两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p〈O.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随着动脉硬化检测仪的问世,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被认为是可以准确检测动脉硬化的无创性指标之一。临床实践表明,降压药能有效地降低血压,使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降低,改善动脉弹性;降脂药除降低血脂外,还具有辅助降压、降低cfPWV、改善动脉弹性的作用,即具有独立于"降脂"之外的非降脂作用。因此,凡能够降低血压或降低血脂的药物均能使cfPWV降低,改善动脉弹性。因而,作为无创性检查手段之一,cfPWV既是判定大动脉弹性的金标准,也可作为评估药物疗效的金指标。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肌钙蛋白T、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30天后检测心搏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及肌钙蛋白T.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检查指标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大部分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明显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衰症状.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发病12h内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再通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口服,每次2丸,日3次,分别于发病后1周及24周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监测,并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收缩末期的容积指数(LVEDVI、LVESVI)、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质量指数(LVEF、LVMI)、梗死区的局部室壁运动指数(RWMI)。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收缩末期的容积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质量指数、梗死区的局部室壁运动指数的测量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4周后,以上各项指标的测量值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再通后心功能,抑制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中医联合肌氨肽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熏蒸、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肌氨肽苷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有效率为73.6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联合肌氨肽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雾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雾化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雾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能有效强化雾化治疗的疗效,针刺配合雾化治疗可在短期内缓解症状,缩短疗程,促进后期康复。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态及性质与溶血磷脂酸(LPA)及磷脂(AP)水平的关系,从而揭示LPA及AP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预警作用。方法对75例颈动脉超声提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头痛头晕者,行颅脑CT/MRI、经颅多普勒检查(TCD)及LPA和AP测定,按斑块位置、大小、数目3种状态及斑块性质进行分组。并选4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间的LPA和AP水平。结果①斑块最常发部位是颈动脉膨大处,其次是颈内动脉起始部,颈总动脉干部相对较少。按斑块位置分组,颈动脉膨大斑块组、颈总动脉斑块组和颈内动脉起始部斑块组间LPA和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A(4.09±1.65)μmol/L vs(4.33±1.70)μmol/L vs(4.86±1.85)μmol/L(P〉0.05);AP(7.51±3.02)μmol/L vs(7.71±2.64)μmol/L vs(8.95±3.29)μmol/L(P〉0.05)。②大斑块组LPA水平较小斑块组增高明显,LPA(5.01±1.76)μmol/L vs(3.32±1.44)μmol/L(P〈0.05)。③按斑块的数量分组显示单发斑块49例,多发斑块26例。单发斑块组与多发斑块组LPA和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A(4.17±1.72)μmol/L vs(4.39±1.76)μmol/L(P〉0.05);AP(8.13±3.63)μmol/L vs(7.87±3.05)μmol/L(P〉0.05)。④软斑组及硬斑组与对照组间LPA、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PA(4.30±1.79)μmol/L、(4.27±1.69)μmol/L vs(2.85±0.86)μmol/L(P〈0.01);AP(7.97±3.77)μmol/L、(8.02±2.70)μmol/L vs(5.02±1.59)μmol/L(P〈0.01)。结论 LPA和AP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状态及性质关系较大,应给予临床关注,警惕卒中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90.
韩雪峰  孟宪文  张志宏  张宁 《西部医学》2011,23(8):1442-1443
目的探讨经皮跟腱延长术在改良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手法矫正、连续石膏矫形+经皮跟腱延长术+足外展矫形支具的改良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36例50足,所有病例在手法矫正、连续石膏矫形后,足不能背曲〉15度,足不能保持外展70度,均再行经皮跟腱延长术,以获得足够的跟腱长度,矫正后足的内翻、跖屈畸形。结果佩戴支具后定期随访,平均随访2.5年,随访率94.44%,按Dimeglio评分系统评价疗效,32例45足矫形效果满意,2例3足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复发,再行Carroll手术。结论经皮跟腱延长术是改良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中的重要环节,是矫正马蹄畸形的关键,在改良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中,经皮跟腱延长术替代传统的皮下跟腱切断术是可行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