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缺血性眼病-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缺血性眼病-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PDT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CNV渗漏消失率为94.0%,对照组为86.0%,两组CNV渗漏消失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视力进步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缺血性眼病-脉络膜新生血管能显著提高患者CNV渗漏消失率,改善患者视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治中高度近视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7例53眼中高度近视患者(-3.25~-21.5D)表面麻醉下行2.8mm透明角膜切口的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源性散光、拱高的变化,随访1mo.结果: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为0.05±0.18,术后1d最佳矫正视力为0.02±0.14,术后1wk最佳矫正视力为-0.05±0.11,术后1mo最佳矫正视力为-0.07±0.10,术前与术后1wk,1mo最佳矫正视力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932.5±270.8个/mm2,术后1d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917.1±299.0个/mm2,术后1wk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902.5±288.6个/mm2,术后1mo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855.3±284.2个/mm2,术前术后角膜内皮数尚不能认为存在统计学差异.术前眼压为15.8±2.5mmHg,术后1d眼压为15.3±2.9mmHg,术后1wk眼压为17.4±5.8mmHg,术后1mo眼压为15.8±2.6mmHg,术前、术后1d,1wk,1mo眼压存在差异,行两两比较,术后1d与术后1wk眼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术源性散光为0.74±0.39D,术后1wk术源性散光为0.57±0.28D,术后1mo术源性散光为0.44±0.21D,术源性散光相比,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患者前房深度为3.26±0.25mm.术后1d拱高为654.5±345.2μm,术后1mo拱高为683.0±211.7μm,术后1mo拱高与术后1d拱高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治中高度近视短期观察安全、有效、可预测性好,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单节段胸椎结核患者,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37.5岁.合并脊髓功能障碍者24例,合并明显脊柱后凸畸形(SI>15°)者38例.CT或MRI显示所有患者病灶有明显的骨质破坏和不同程度脓肿形成,无巨大脓肿的患者.术前给予2周以上的抗结核化疗.研究观察的指标包括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并发症、神经功能的恢复、成角畸形的矫正及植骨融合率等.[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7.5个月.平均手术时间251 min,平均失血量780 ml.后凸畸形矫正率79%,矫正角度平均25°,末次随访矫正角度丢失1.2°.神经功能改善率90.1%.术后3个月内ESR及CRP恢复至正常水平.植骨融合率100%,治愈率为100%.无脊髓功能损伤,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该术式能满意地清除病灶,安全地进行椎体间植骨,脊柱稳定性能得到有效重建,临床效果良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对其综合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对新疆肿瘤医院胃肠外科2002年1月至2015年9月行手术治疗的154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结果 154例患者术后随访1~156(41)个月,1、3、5、10 a生存率分别为98.5%、96.8%、81.1%、72.7%.高危GIST患者(102例)1、3、5、10 a生存率分别为98.1%、86.5%、77.8%、41.2%.中高危GIST患者中辅助治疗组(63例)与随访观察组(27例)5 a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0.7%和4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5,P=0.011);2组5 a生存率分别为89.0%和6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6,P=0.421).结论 早期诊断、根治性切除以及术后规范的治疗随访是GIST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对于术后复发转移的GIST患者,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外科手术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可使其获益并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2006-01/2008-06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17~50岁.其中胸椎结核8例,胸腰段结核4例,腰椎结核10例.均以胸腰背部疼痛首诊,伴瘫痪症状者10例,Frankel分级B级3例,D级7例.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椎旁脓肿形成者8例,1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后凸畸形.入院时平均血沉55 mm/h,术前平均血沉35 mm/h.全部病例采用后路经椎弓根行病灶清除、自体骨和/或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以及节段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根据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侧位X射线平片测量融合节段Cobb角;计价植骨融合情况.本组无术中并发症,术后疼痛症状消失.术后1周平均血沉20 mm/h,术后1~3个月全部降至正常范围.22例患者随访6~14个月,术后6个月均获骨性融合,至终末随访时均无感染和结核复发,无内固定失败,全部患者结核治愈.10例伴有神经功能损害者末次随访时Frankel B级3例均恢复到D级,D级7例均恢复到E级.术后1周后凸Cobb角较术前减小[(12.7±7.1)°,(31.2±10.6)°,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1周筹片无显著件意义[(12.9±7.3)°,(12.7±7.1)°,P>0.05].提示后路经椎弓根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结核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腰椎正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LIDP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急性期正骨组、亚急性期正骨组和恢复期正骨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电针和中药热雾治疗,急性期正骨组、亚急性期正骨组和恢复期正骨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在LIDP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恢复期给予正骨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疗效。结果亚急性期正骨组患者治疗后LDIP评分和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急性期正骨组和恢复期正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急性期正骨组和恢复期正骨组LDIP评分和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和中药热雾治疗LIDP疗效确切,中医正骨治疗LIDP的最佳时机是亚急性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2年蚌埠市饮用水质监测状况,为饮用水的卫生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分析2012年各类饮用水水样的指标检测结果。结果2012年5月、9月、12月共采集水样105份,合格103份,总合格率为98.10%。各月份的合格率分别为100%、94.29%、100%;在各类被检测的水质样品中市政供水末梢水、市政供水出厂水和自建集中式供水末梢水合格率最高,为100%;其次是二次供水合格率为97.22%;自建集中式供水出厂水合格率最低,仅为66.67%。市政供水与二次供水合格率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364,P〉0.05)。市政供水与自建集中式供水合格率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8,P〈0.05)。结论2012年蚌埠市城市饮用水水质消毒总体很好,市政供水的水质很好,但二次供水和自建集中式供水还需进一步加强水质消毒工作,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8.
背景:前路治疗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有关中长期临床效果及钢板置入后脊髓神经功能的报道很少。目的:观察锁定板前路置入治疗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11-01湘雅医院一附院脊柱外科收治的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12例,均采用前路减压、植骨、锁定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全部患者获随访一两年,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4~8个月,无螺钉松动、脱落及锁定板断裂等并发症发生。锁定钢板置入前Frankel A级2例,置入后2例脊髓损伤无恢复;置入前B级4例,置入后恢复至C级2例,D级2例;置入前C级3例,置入后恢复至D级1例,E级2例;置入前D级3例,恢复至E级。1例置入后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置入后3~6个月恢复。提示颈胸段前路减压、植骨、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对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锁定钢板有助于植骨节段融合、重建和稳定颈胸段脊柱。  相似文献   
9.
背景:前路治疗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有关中长期临床效果及钢板置入后脊髓神经功能的报道很少。目的:观察锁定板前路置入治疗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11-01湘雅医院一附院脊柱外科收治的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12例,均采用前路减压、植骨、锁定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全部患者获随访一两年,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4~8个月,无螺钉松动、脱落及锁定板断裂等并发症发生。锁定钢板置入前Frankel A级2例,置入后2例脊髓损伤无恢复;置入前B级4例,置入后恢复至C级2例,D级2例;置入前C级3例,置入后恢复至D级1例,E级2例;置入前D级3例,恢复至E级。1例置入后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置入后3~6个月恢复。提示颈胸段前路减压、植骨、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对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锁定钢板有助于植骨节段融合、重建和稳定颈胸段脊柱。  相似文献   
10.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比观察一期后路椎管减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与分期前后路联合手术针对老年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对26例老年胸椎结核并发脓肿、死骨形成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平均年龄65.6岁,其中男性17例,女性9例,病变累及单节段者4例(15.4%),2~3个节段14例(53.8%),3个节段以上8例(30.8%).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26例患者中21例有1种以上合并症.其中10例患者接受一期后路椎管减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组),16例接受一期后路内固定和二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B组).术后持续化疗11.5(9~12)个月,定期复查血沉及肝功能.对比两组患者愈后情况.[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25个月,两组患者术后植骨块融合满意,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未出现内同定引起的持续或继发感染.两组患者术后后凸畸形矫正率及影像学未见明显区别.[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术后规范化疗对于老年胸椎结核有确切疗效,与分期前后路术式相比具有创伤小等优势,可作为老年患者一种多样化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