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121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37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165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98篇
  1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冠状动脉钙化(CAC)在很多复杂性冠状动脉病变中都有所涉及,使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难度大大增加,给心脏介入临床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预先准确评估冠状动脉的钙化病变对于后续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医学领域对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临床中可以通过许多其他针对冠脉的检查,来帮助完成对钙化病变的预先评估,从而规避了介入治疗的风险,改善了介入治疗的预后。本文分别从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及光学相干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4种临床常用辅助检查的角度,详细分析各种技术手段所存在优势与不足,并强调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我们需要将无创手段与冠状动脉造影相结合完善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32.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学药物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贝伐珠单抗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IgGI抗体,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化学药物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2例晚期胃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后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化学药物治疗.贝伐珠单抗的剂量为7.5 mg/kg,第1天给药,21d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1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一线治疗5例,二线治疗7例,根据实体瘤的疗效(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评定标准,无完全缓解患者,部分缓解8例(66.7%),病情稳定3例(25.0%),病情进展1例(8.3%),客观有效率67%,疾病控制率91%.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5.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7.0个月.骨髓抑制6例,肝损害3例,胃肠道反应2例,高血压1例,均为Ⅰ~Ⅱ度,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学药物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较好,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33.
<正>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因右眼发现白色混浊物,于2018年11月16日入院。既往史:患者自述右眼角膜炎反复发作50余年,因右眼病毒性角膜炎于2018年2月2日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局部麻醉下行右眼板层角膜移植术(生物角膜),分别于2018年3月30日、2018年5月30行右眼病灶刮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用药史:全身、局部给予抗病毒治疗,重组人干扰素a2b滴眼液点右眼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经动脉灌注化学治疗(简称化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DSA引导下经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SOX方案化疗,比较2组化疗3、6个周期后的疗效,并统计不良反应。绘制2组患者随访24个月时无进展生存时间曲线,比较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3个周期化疗结束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69.44%(25/36),高于对照组的38.46%(15/39)(P=0.028);6个周期结束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58.82%(20/34),对照组为41.67%(15/3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1)。6个周期化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24个月时,观察组、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6.5、6.0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动脉置管持续灌注化疗对中晚期胃癌的短期疗效优于常规SOX化疗方案,并可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研究中药经方补肾壮筋汤联合西药盐酸氨基葡萄糖,制备相应浓度的含药血清,作用于大鼠膝软骨细胞,为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及方法。方法将SPF级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生理盐水、补肾壮筋汤、盐酸氨基葡萄糖、补肾壮筋汤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对大鼠进行药物灌胃1周,制备相应浓度的含药血清作用于离体培养的大鼠膝软骨细胞,通过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 6%、1. 2%、2. 4%)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细胞中I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法检测示,对大鼠膝软骨细胞的促进增殖作用中,中西医结合组优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示,中西结合血清组能够明显降低软骨细胞凋亡率,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 Western blot示,中西医结合血清组促进软骨细胞中II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中西医药物联合应用对大鼠膝软骨细胞增殖作用明显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并能够促进软骨细胞中I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降低大鼠膝软骨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起到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7.
张慧  单伟 《眼科新进展》2020,(2):120-124
目的 探讨阿柏西普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 制备SD大鼠角膜碱烧伤动物模型,随机分成4组,每组各9只,A组、B组与C组分别给予20 g·L-1、25 g·L-1、30 g·L-1的阿柏西普滴眼液,D组为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每组每天2次滴眼治疗,共14 d。分别于碱烧伤后第3天、7天、14天,观察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情况并计算CNV面积。碱烧伤后第14天,处死全部小鼠,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CD34、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碱烧伤后第 3天、7天和14天,A组、B组与C组的CNV面积均小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与C组在各时间点上CNV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B组和C组与A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E 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角膜碱烧伤后第14天,各组角膜CD34和VEGF蛋白表达增强,与A组、B组、C组比较,D组CNV旺盛致密,CD34和VEGF蛋白表达较强。A组CNV较B组和C组多,CD34和VEGF蛋白表达增强;B组和C组棕黄色颗粒分布无明显差异。碱烧伤后第14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结果显示:A组、B组和C组房水中TNF-α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C组与A组比较,房水中TNF-α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是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柏西普对碱烧伤后大鼠CNV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且25 g·L-1阿柏西普的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8.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价值。方法 收集103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参考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根据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将其分为病变组(n=79)和正常组(Gensini评分0分,n=24),病变组又分为轻度(Gensini评分<25分,n=40)、中度(Gensini评分25~50分,n=26)和重度(Gensini评分>50分,n=13)3个亚组。应用3D-STI技术获得左心室三维整体纵向应变(3D-GLS)、三维整体周向应变(3D-GCS)、三维整体面积应变(3D-GAS)和三维整体径向应变(3D-GRS),比较2组间和3个亚组间的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价3D-STI参数评价冠状动脉正常或轻度病变(Gensini评分<25分)与中重度病变(Gensini评分≥25分)的效能。结果 病变组3D-GLS、3D-GCS、3D-GAS及3D-GRS均低于正常组(P均<0.05)。病变组内轻度、中度与重度亚组间各应变参数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UC由大到小依次为3D-GLS(0.929)、3D-GCS(0.873)、3D-GRS(0.853)和3D-GAS(0.819)。结论 3D-STI技术用于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9.
本指南针对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提出68Ga-DOTA-生长抑素受体PET/CT检查的临床适应证、核医学医务人员岗位要求、检查操作规范、报告处理、质量控制及显像过程中的辐射安全问题,为临床进行68Ga-DOTA-生长抑素受体PET/CT检查提供相应操作规范,为各种影像学表现提供合理解释和标准的诊断报告。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