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398篇
内科学   91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904篇
预防医学   95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71篇
  1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护理方案干预气虚血瘀型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确诊为气虚血瘀型盆腔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住院天数及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6.7%)显著优于对照组(76.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护理方案对气虚血瘀型盆腔炎患者进行护理,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2.
背景 T细胞死亡相关基因8(T cell death associated gene 8,TDAG8)受体是一种质子敏感的G蛋白耦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在机体内广泛表达,但其生物学功能和临床相关性仍不十分清楚.随着对TDAG8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是TDAG8变构激动剂和变构拮抗剂的发现,为揭示TDAG8的生理功能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工具.目的 通过论述TDAG8可能介导的作用及其机制,为进一步研究阐述TDAG8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临床相关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内容 系统性地综述TDAG8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趋向 TDAG8可能是炎症反应的重要调节器.  相似文献   
63.
对30例(实验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心理护理,并积极预防并发症。同期3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行营养支持。结果两组营养支持前及支持后2周血清生化检测指标、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例数、预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可增强其免疫力,降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究肝组织及外周血磷酯酰肌醇蛋白聚糖-3(phosphatidylinositol proteinglycan 3,GPC3)及高尔基体糖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高表达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检测39例肝癌患者及31例肝硬化患者外周血GPC3及GP73浓度,RT-PCR法检测两组患者肝组织中GPC3 m RNA及GP73 m RNA表达水平,比较研究肝癌及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肝组织中GPC3及GP73的表达差异,分层分析此两种蛋白表达与肝癌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肝癌组外周血GPC3、GP73浓度分别为(16.81±0.56)μg/L、(115.92±7.01)ng/ml,肝硬化组外周血GPC3、GP73浓度分别为(7.41±0.25)μg/L、(64.63±3.07)ng/ml,肝癌组外周血GPC3、GP73浓度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01)。GPC3值为9.3μg/L时诊断肝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74%和96.77%,阳性预测值97.20%,阴性预测值88.20%;GP73截断值为77.68 ng/ml时,其诊断肝癌的灵敏度92.31%,特异度83.87%,阳性预测值87.80%,阴性预测值89.70%。肝癌组GPC3 m RNA和GP73 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91±3.70、68.41±32.86,肝硬化组GPC3 m RNA和GP73 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04±0.58、2.32±0.25,肝癌组GPC3 m RNA、GP73 m RNA表达均高于肝硬化组(P均<0.05)。上述结果可知肝癌患者癌组织GPC3、GP73 m RNA表达水平与外周血相应蛋白浓度一致。肝癌患者中外周血GP73、GPC3蛋白浓度及组织m RNA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肝癌临床分期间无统计学意义;而肝癌患者GPC3表达与病理分级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病理分级为3级的肝癌患者GPC3表达水平低于1~2级患者。结论:GP73、GPC3在肝癌患者中表达明显增高,且灵敏度高于AFP,而特异度与其相当,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较好早期诊断HCC的血清标志物;另外,GPC3表达对肝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慢性髓系白血病(CM L )患者中let‐7a‐3启动子的甲基化态势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建立实时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 (RQ‐MSP)分别检测25例对照者及52例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let‐7a‐3启动子未甲基化水平。结果52例CM L患者未甲基化let‐7a‐3启动子(59.6%)为阳性,而对照组仅1例(4%)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ROC曲线分析表明,let‐7a‐3启动子未甲基化作为辅助诊断CM L有较好的特异性。未甲基化let‐7a‐3启动子水平与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0.641,P=0.001),但与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P>0.05)。在慢性期和加速期let‐7a‐3未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急变期。结论 let‐7a‐3基因低甲基化水平随疾病进展而降低。  相似文献   
66.
钟锡明  范钰  王崇强 《山东医药》2008,48(33):23-24
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技术沉默Bcl-xL基因表达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Bcl-xL小干扰RNA(siRNA)转染食管癌EC109细胞,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食管癌细胞Bcl-xL mRNA和蛋白,采用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和Boyden小室模型检测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iRNA转染组细胞Bcl-xL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下调(P均〈0.05),所形成的软琼脂集落数和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P均〈0.05),并均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采用RNAi技术沉默Bcl-xL基因表达,可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67.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指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但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低于正常的一种特殊类型甲亢,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结节性甲状腺疾病.潜在的Graves病是亚临床甲亢常见的原因。亚临床甲亢的主要危害是增加骨质疏松和心房颤动的发生。目前对亚临床甲亢是否需要治疗仍然存在争议;老龄、甲状腺毒症、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房性心律失常以及较大甲状腺肿的存在是亚临床甲亢需要治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   
68.
目的介绍一种髋关节置换手术计算机辅助髓腔锉切削导向方法,协助医生术中确定适当的髓腔锉切削导路,有效降低髋关节置换手术中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首先将探棒插入患者股骨腔,将探棒的中心线作为一条切削患者股骨腔松质骨的参考导路。接着将髓腔锉放置入患者股骨腔,将连接在髓腔锉上的打拔器导杆中心线作为髓腔锉当前切削导路。最后,根据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的髓腔锉切削参考导路以及当前切削导路的差异情况,调整髓腔锉切削的方向和位置。采用本研究的一个样机,验证了计算机显示的参考导路与当前导路的差异情况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结果计算机显示出的参考导路与当前导路的差异情况与实际情况相符。结论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协助手术医生确定出适当的髓腔锉切削参考导路,使髋关节置换手术更加方便可靠。采用计算机辅助髓腔锉切削导向方法能降低术中股骨骨折的风险,提高股骨柄假体植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一般脓毒症组(n=35)和严重脓毒症组(n=23).收集58例脓毒症患者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样本中ACE含量,比较两组患者的ACE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ACE水平的危险因素.结果 脓毒症组患者ACE水平为(342.77±164.57)U/L,明显高于严重脓毒症组的(260.49±90.06)U/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95%可信区间0.125~0.853)、SOFA评分(95%可信区间-27.056~0.104)以及氧合指数(95%可信区间0.083~0.687)分别与患者ACE水平呈单因素线性相关性(P<0.05).ACE水平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小板含量、氧合指数与ACE水平呈明显线性相关性(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氧合指数与ACE水平呈明显相关性(P=0.040,95%可信区间0.905~1.006).结论 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与其ACE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ACE水平下降,这可能是其发生休克的重要机制之一.另外,氧合指数是影响ACE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