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评价超声进行气道评估对患儿喉镜暴露困难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需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儿287例,男194例,女93例,年龄5~12岁,BMI 10~29 kg/m~2。根据年龄和喉镜暴露情况分为四组:5~8岁喉镜暴露困难组(DL5组)和9~12岁喉镜暴露困难组(DL9组)、5~8岁喉镜暴露容易组(EL5组)和9~12岁喉镜暴露容易组(EL9组)。记录术前改良Mallampati分级、张口度和甲颏间距,麻醉诱导前采用超声测量患儿舌纵截面积、舌宽度、颏舌骨肌长度和皮肤到会厌的距离,并计算出舌体积。采用ROC曲线评估超声测量指标预测喉镜暴露困难的有效性。结果 287例患儿中,喉镜暴露困难13例(4.53%)。5~12岁患儿改良Mallampati分级增加、5~8岁患儿张口度缩小、9~12岁患儿甲颏间距缩短对其喉镜暴露困难都有较好的预测作用;超声颏舌骨肌长度缩短(5~8岁,3.85 cm; 9~12岁,4.19 cm)和皮肤到会厌的距离增加(5~8岁,1.56 cm)都能较好地预测患儿喉镜暴露困难,以上指标ROC曲线下面积(AUC)均在0.7~0.9。结论超声测量颏舌骨肌长度和皮肤到会厌的距离均可有效预测患儿喉镜暴露困难。  相似文献   
22.
老年患者心肺等各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衰退,开胸手术麻醉时更易出现呼吸、循环方面的改变,现将我院50例60岁以上开胸手术麻醉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开胸手术50例,年龄60-75岁,男性43例,女性7例。食管癌根治术45例,肺叶切除术3例,纵膈肿瘤切除术1例,剖胸探查术1冽。40例伴有不同程度高血压;23例术前心电图有ST段改变、室早、左或右侧束枝传导阻滞等改变。16例有慢性气管炎史,4例有糖尿病史。术前半小时肌注苯巴比男钠0.1,硫酸阿托品0.5mg,入室后开放静脉输入乳酸林格氏液。麻醉诱导依次静注,安定0.2mg/kg,苏太尼2-3u…  相似文献   
23.
曲马多和吗啡用于术后PCIA的观察与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通过对开胸术后剧痛病人行曲马多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并与吗啡PCIA比较,评定曲马多对病人镇痛程度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在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方面的安全性.方法择期开胸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曲马多组和吗啡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全麻诱导术中麻醉维持用药相同,术毕清醒拔管后与外周输液静脉连接PCA泵.镇痛治疗时间48h.PCIA选择负荷剂量 维持剂量 PCIA给药模式.术后4,8,12,24和48h随访并记录BP,P,R及药物用量、疼痛评分、恶心呕吐、皮肤骚痒等情况.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曲马多组不良反应低于吗啡组.结论曲马多用于术后PCIA与传统的吗啡相比:镇痛效果较好,曲马多用于术后PCIA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麻醉方式下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情况,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有效方式。方法选取需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膀胱侧壁肿瘤患者160例,男134例,女26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四组:全凭静脉麻醉组(G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麻醉组(V组),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闭孔神经阻滞(obturator nerve block,ONB)组(O组),每组40例。记录不同麻醉方式下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情况。结果O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7.5%)明显低于C组(32.5%,P=0.005)和V组(40.0%,P=0.001),与G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4)。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闭孔神经阻滞与全凭静脉麻醉均可有效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
一氧化氮的脊髓作用对局麻药耐药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忱  Wilder R  Berde CB 《广东医学》2001,22(9):791-793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在脊髓的作用与局麻药外围神经阻滞耐药的关系。方法 ①鼠随机分为3组,组1腹腔和蛛网膜下腔注射生理盐水(NS),组2接受NS腹腔和5个剂量之一的L-NAME蛛网膜下腔给药,组3接受5个测量之一的L-NAME腹腔和NS蛛网膜下腔注射。L-NAME剂量是1,10,100,1000,10000nmol(n=9);②蛛网膜下腔注射NS,L-NAME或D-NMAE 1000nmol(n=9).③蛛网膜下腔注射NS,精氨酸25μmol跟 随L-NAME1000nmol或NS(n=9)。随后用3%氯普鲁卡因0.3ml依次3次阻滞鼠坐骨神经,用热板、触觉复位、单足跳和肌力测试记录阻滞时间。结果 L-NAME蛛网膜下腔和腹腔给药阻止局麻药耐药的作用与剂量有关,蛛网膜下腔ED50明显低于腹腔ED50比率超过20倍。D-NAME对局麻耐药无显著影响(P>0.05),精氨酸显著增加局麻药耐药(P<0.05)并抑制L-NAME抗耐药的作用。结论 该实验表明L-NAME通过NO脊髓受体作用抑制局麻药耐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6.
张永发  王忱 《中国临床康复》2005,9(45):90-92,F0003
目的:观测坐骨神经损伤对大鼠行为的改变,以及运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对相应背根神经节中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生长相关蛋白与神经损伤所致的自发性疼痛的关系。 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4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外科和病理实验室完成。2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神经切断组120只、神经压榨组120只、正常对照组10只;神经切断组,神经压榨组按存活时间不同再各分为3,7,14,21,30,60d6个亚组,每个亚组20只。用自噬评分方法观察大鼠神经损伤后的行为改变;并处死取材L5节段损伤侧背根神经节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25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自噬评分:神经损伤后,神经切断各亚组自噬发生率均比神经压榨各亚组高,程度也较重。神经切断60d组自噬平均分为2.1,而神经压榨60d组仅为0.7分。②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神经切断组背根神经节生长相关蛋白免疫阳性标志平均吸光度表达伤后7d达高峰(0.614&;#177;0.004),持续到伤后60d仍有高表达(0.515&;#177;0.004);而神经压榨组伤后14d才达高峰(0.583&;#177;0.006),伤后21d即有所下降(0.563&;#177;0.008),伤后60d基本回复到正常水平(0.231&;#177;0.003);正常对照组背根神经节仅有少量表达(0.225&;#177;0.005)。神经损伤后神经切断组、神经压榨组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4.726,t=4.074,P≤0.05);神经切断组、神经压榨组伤后的表达差异也存在显著性意义(t=3.357,P≤0.05)。 结论:不同的坐骨神经损伤方法所致的大鼠自噬程度和生长相关蛋白表达变化不同,提示神经源性疼痛的发生可能与神经的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对快通道非体外冠脉搭桥术(OPCABG)中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比较.方法 选择择期进行OP-CABG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与芬太尼组(F组),每组42例,术中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术中苯肾上腺素,麻醉性镇痛药与异丙酚的用量,记录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以及ICU滞留时间.结果 与R组相比,F组在静注芬太尼后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经对症支持治疗后改善,整个术程中苯肾上腺素及异丙酚的用量相仿,术后R组机械通气时间是(1.4±0.8)h,拔管时间为(1.9±1.0)h,ICU停留时间为(18.2±8.7)h,明显短于F组(P<0.01).结论 在OPCABG中,瑞芬太尼既能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又能缩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以及ICU滞留时间,较芬太尼更适用于快通道OPCABG的麻醉.  相似文献   
28.
吴涛  王忱 《医学综述》2009,15(6):819-821
NMDA受体是包含谷氨酸和甘氨酸结合位点的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传递和突触可塑性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证实的3种NMDA受体亚基,在体内有着不同的分布和功能,通过基因的选择性剪切可产生多种亚单位,组成不同构成的异聚体。NMDA受体是具有多个不同结合位点的大分子复合物,其生理特性同异聚体通道的装配密切相关。神经元中NMDA受体不同亚单位的构成及分布将会影响通道的活性和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29.
邱树彬  黄选刁 《河北医学》2005,11(6):546-548
目的:比较硬膜外自控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在食管癌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7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自控组(布比卡因加芬太尼)和静脉自控组(吗啡加氟哌啶)。分别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程度评分、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后副反应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静脉自控组患者VAS评分和镇静程度评分显著高于硬膜外自控组(P<0.05);呼吸频率和SpO2在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静脉自控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硬膜外自控组(P<0.05);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满意度为91.3%高于静脉自控镇痛的满意度(80.0%)(P<0.05)。结论:自控镇痛在患者中的满意度较高,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好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与鉴定新方法探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培养与鉴定新方法。方法: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HUVEC,含内皮细胞生长添加物(12.5mg/L)、肝素(100mg/L)的体积分数20%胎牛血清-M199培养系统培养HUVEC。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其endoglin(CD105)、血小板源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表达。结果:HUVEC均表达CD105和CD31;HUVEC CD105^ 百分率为96.56%,CD31^ 90.42%。结论:该培养系统简便、可行,CD105和CD31有助于鉴定HUVEC的分离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