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玉屏风散含药血清影响胸腺细胞凋亡的时效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通过时间-效应关系研究,观察玉屏风散(YPFP)对地塞米松(DEX)诱导的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9组小鼠按0.1 ml/10 g体重用玉屏风散水煎液灌胃,剂量相当于48.0 g饮片/kg体重,于给药后15 min,30 min,1 h,1.5 h,2 h,2.5 h,3 h,4 h分别在无菌条件下取血,分离含药血清。另设蒸馏水灌胃后的血清做空白对照组。取正常胸腺细胞加入地塞米松,再加入不同时相的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分9组培养,进行凋亡率检测,并绘出凋亡率时-效关系变化曲线。结果:玉屏风散在60~120 min时相含药血清具有明显抑制胸腺细胞凋亡的作用(P<0.01或P<0.05),60min时相含药血清的抑制作用最强,为达峰时相。结论:玉屏风散含药血清对胸腺细胞凋亡有一定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2.
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 :评价国产厄贝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设计。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2 16例 ,经 2wk安慰剂导入期后 ,分成 2组 ,分别服厄贝沙坦 15 0mg加氯沙坦模拟药片 1片或氯沙坦 5 0mg加厄贝沙坦模拟药片 2片 ,qd。 4wk后如血压≥ 18.7/12kPa则将剂量加倍 ,共 8wk。另有 2 0例病人开放服厄贝沙坦。结果 :治疗 8wk后 ,厄贝沙坦组和氯沙坦组总有效率为 81.9%和77.0 %。收缩压下降 (2 .9±s 1.9)kPa和 (2 .6±2 .0 )kPa ,舒张压下降 (1.8± 1.1)kPa和 (1.8± 1.2 )kPa ,治疗前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不良反应 2组分别为 8.7%和 8.9% ,无一例停药 ;开放组 2 4h动态血压监测T/P比值SBP 6 2 % ,DBP 5 6 %。结论 :厄贝沙坦是有效且不良反应少的长效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rSjGST)可生物降解缓释微球对小鼠的免疫效应。方法构建表达质粒pET28a(+)-sjGST,在E.coliBL21内表达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纯化后以聚乳酸/乙醇酸(PLGA75/25)为包裹材料,制备rSjGST可生物降解性微球。按一定剂量皮下注射免疫微球免疫小鼠,分别于免疫后6、9、12、15、18、21周眼眶采血并取出脾脏,检测血清IgG及脾T淋巴细胞A值,比较各组免疫效果。实验另设FCA佐剂组、铝佐剂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FCA组、铝佐剂组血清总IgG水平在第9周显著升高(P〈0.01),且两组均在免疫9周时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而微球组在21周时仍呈上升趋势(P%0.01);与FCA组、铝佐剂组比较,微球组12周后血清总IgG水平显著升高(P%0.01)。在免疫后6~15周,三免疫组小鼠脾T淋巴细胞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免疫18周后微球组脾T淋巴细胞A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rSjGST可生物降解微球免疫小鼠,具有长效和高效作用。这为血吸虫病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4.
目的 通过UPLC-MS/MS法同时测定白术内酯I、II、III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研究。方法 以对乙酰氨基酚为内标,血浆样品前处理后进行UPLC-MS/MS分析。以0.05%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色谱柱Waters ACQUITY UPLC CSH C18柱(2.1 mm × 100 mm,1.7 μm),体积流量 0.2 mL/min,采用电喷雾离子化(ESI)源,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白术内酯I、II、III;采用 DAS 2.1药代动力学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白术内酯I、II、III的方法学验证良好,并成功应用于给药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白术及其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为临床合理使用白术药材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神经肽Y受体2(neuropeptide Yreceptor2,NPY2R)基因多态性对苯那普利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安徽某两地区共42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苯那普利,每日10mg,追踪观察16d。分析苯那普利的降压疗效和NPY2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①苯那普利13d治疗后NPY2R Ile312Ile(T/C)突变组人群的舒张压下降要高于野生型组人群(校正前β±SE:2.28±1.07mmHg,P=0.0338,校正后β±SE:2.72±0.98mmHg,P=0.0056);②经过16d的治疗后突变组人群的舒张压下降要高于野生型组人群(校正前β±SE:2.07±1.29mmHg,P=0.1092,校正后β±SE:2.48±1.20mmHg,P=0.0386);③NPY2R两种基因型人群的舒张压的下降值在治疗过程的前13d基本一致,但此后两种基因型的舒张压降压疗效出现差异,突变组血压下降值高于野生型。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人群经过苯那普利13d治疗后,NPY2R基因多态性和舒张压的降压疗效相关,其突变型(TC+CC)的降压疗效比野生型(TT)好,且基因型间存在药物时效性差异。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CTA技术评估选择性断流术前、术后患者的门静脉系统状态及选择性断流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选择性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综合评估术前及术后3个月门静脉系统CTA、食管内镜及临床疗效。结果资料完整的21例患者中,术前CTA显示门静脉、脾静脉及冠状静脉主干宽度分别为(18.51±3.15)mm,(15.06±4.65)mm,(7.44±3.58)mm;术后3个月分别为(13.75±1.84)mm,(6.73±2.60)mm,(4.77±2.43)mm;术后血管管径均较术前明显变细(P=0.000)。术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轻度5例(23.8%),中度11例(52.4%),重度5例(23.8%);术后3个月轻度13例(61.9%),中度5例(23.8%),重度3例(14.3%);术后静脉曲张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减轻(P=0.043)。术前腹水10例(47.6%),上消化道出血15例(71.4%),术后3个月无腹水及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0)。术前、术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肝性脑病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A技术能客观、及时、准确地评估选择性断流术前、术后患者的门静脉系统状态,对手术疗效和出血的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7.
目的对22例13周~24周胎龄早期胎儿空肠、回肠的组织发育和空肠、回肠内瘦素及其受体分布进行观察。方法采用苏木精-伊红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方法。结果在13周时,空肠和回肠均出现绒毛。20周时,空肠出现薄层黏膜肌,而回肠在24周时才可见黏膜肌,至此小肠壁四层结构才分界清楚。空肠及回肠在13周时,绒毛上皮细胞均呈瘦素及其受体免疫反应阳性。随胎龄增加,两者反应强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人胚胎发育早期,在空肠和回肠黏膜上皮内有瘦素及其受体的表达,推测瘦素可能作为一种生长因子,参与早期小肠结构的发育。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微管稳定剂Taxol对缺氧心肌细胞Cx43表达和分布的影响,探讨其作为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潜在价值。方法酶解法分离的大鼠心肌细胞缺氧120 min,并以不同浓度的Taxol干预;台盼蓝排斥实验测定细胞存活率;免疫印迹检测Cx43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Cx43的分布。结果 Taxol在0.1~10nmol·L-1浓度下成剂量依赖性地提高杆状细胞数,促进细胞存活,而100 nmol·L-1~10μmol·L-1浓度下杆状细胞数开始减少;缺氧时心肌细胞Cx43蛋白表达下降,Taxol呈剂量依赖性地改善心肌细胞的Cx43表达,但过量的Taxol则抑制心肌Cx43;正常心肌细胞Cx43主要分布在细胞两端,缺氧时细胞侧边出现Cx43分布。0.1~10nmol·L-1的Tax-ol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侧边Cx43,100 nmol·L-1~10μmol·L-1的Taxol也抑制心肌细胞两端Cx43。结论缺氧导致心肌细胞Cx43表达降低,分布紊乱,低剂量微管稳定剂Tax-ol可以明显地保护缺氧心肌Cx43,具有潜在的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微管稳定剂Taxol对缺氧导致的培养乳鼠心肌细胞Cx43表达和分布的影响。方法:差速贴壁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取培养4d细胞缺氧120min,分别以不同浓度的Taxol干预;免疫印迹法检测聚合态微管蛋白含量、心肌细胞Cx43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x43的分布。结果:正常培养心肌细胞Cx43分布在核膜和细胞的闰盘处,缺氧120rain可导致心肌细胞微管解聚,Cx43蛋白表达降低,在心肌细胞间连接处分布规律散失,核膜Cx43分布减弱或消失,而均匀分布在细胞膜上;在低剂量的Taxol作用下,心肌细胞微管解聚状态缓解,Cx43蛋白表达和分布异常明显改善;随着Taxol剂量增加,这种改善作用更明显,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缺氧引起乳鼠心肌细胞微管解聚,Cx43蛋白表达降低分布紊乱,微管稳定剂Taxol可以显著地保护缺氧导致的心肌Cx43异常,具有潜在的抗缺血性心律失常价值。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16与KLF6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73例胃腺癌组织中p16与KLF6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两基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p16和KLF6均呈低表达,在低分化胃癌中显著低于高-中分化胃癌,在淋巴结转移较多时其表达明显下降,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两基因之间表达呈正相关(rs=0.326)。结论:p16和KLF6对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起重要作用,且两者之间存在相关。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水平对胃癌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