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查日维  谢晓梅  杨沫 《中成药》2014,(3):643-646
目的优选制备宣木瓜生物活性成分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方法比较渗漉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以齐墩果酸、熊果酸、可滴定总有机酸、总多酚、总多糖的量以及提取物收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立权重,以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对提取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3种提取方法所得宣木瓜提取物的收率及各类成分含有量有较大的差异,最佳提取方法为回流提取法,一致性检验结果 (CR<0.1)表明权重系数合理有效。结论基于AHP法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提取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研究内容可为宣木瓜提取物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参术活血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参术活血颗粒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包合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莪术、当归等四味药材的最佳提油工艺;采用 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包合工艺。结果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5 h;β-CD 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 投料比为1∶8(mL∶g),包合时间为60 min,包合温度60℃;应用显微成像法和薄层色谱法(TLC)检验包合物,新的物相中挥发油的成分与包合前基本一致。结论优选出的工艺合理、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枇杷清肺颗粒的最佳醇提工艺。方法醇提工艺以盐酸小檗碱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枇杷清肺颗粒最佳醇提工艺。结果醇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主要有效成分转移率高,为枇杷清肺颗粒的成型工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产后血瘀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米非司酮(8.3mg/kg)和米索前列醇(0.1mg/kg)灌胃早孕鼠,复制血瘀证产后大鼠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法舒地尔,10mg/kg)及桃红四物汤组(9.0g/kg),并设立正常对照组;通过观察大鼠子宫形态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评价桃红四物汤治疗产后血瘀证的疗效,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ras同源基因A(ras homolog gene,member A,RhoA)、磷酸化RhoA(phospho-RhoA,p-RhoA)蛋白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表达水平。结果桃红四物汤能够明显减轻模型大鼠子宫的炎性反应及红细胞的渗出和聚集,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P0.05,或P0.01),下调p-RhoA及PAI-1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治疗产后血瘀证的机制与下调Rho/ROC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以脂肪、胆固醇和炎性免疫细胞形成等为特征的斑块过度积累的慢性血管病变。淋巴管作为将脂质、炎性物质和组织液引流的通道,参与AS动脉内膜脂质堆积、血管炎症反应及内膜增生等多个病理过程,成为AS研究的新靶点。该文主要对淋巴管在AS各病理环节中的作用及相关中西药干预进行讨论,旨在从淋巴管角度为中西药防治AS提供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复方桃红四物汤颗粒(TSG)的药效学作出初步评价并比较传统水煎液桃红四物汤(TSD)作用的差异。方法 通过复制急性血瘀证大鼠模型,治疗组通过给予不同剂量的桃红四物颗粒和一定剂量的阳性对照药,观察模型建立的情况,检测相关血液流变学和生化指标,探究桃红四物颗粒的初步药效学情况。结果 桃红四物颗粒能够降低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有效改善其血流变的功能;有效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内皮素-1(ET-1)的水平,升高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桃红四物颗粒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功能,可能通过降低大鼠血清中ET-1、升高NO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丹皮酚基于白细胞分化抗原CD40/核转录因子- κB(clusters of differentitation 40/nuclear factor kappa- B,CD40/NF- κB)通路调控miR- 145抑制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高脂饮食喂养ApoE-/-小鼠20周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给予丹皮酚灌胃,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皮酚中、高剂量组(200、300 mg/kg);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斑块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 1(interleukin- 1,IL- 1)、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 6,IL- 6)、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 α)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主动脉蛋白CD40与CD36共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主动脉miR- 145表达情况。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 LDL)刺激RAW264.7细胞建立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炎症模型,将miR- 145模拟剂、miR- 145抑制剂转染入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丹皮酚(60 μmol/L,Pae)组、miR- 145模拟剂组、miR- 145模拟剂+Pae组、miR- 145抑制剂组、miR- 145抑制剂+Pae组。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荷脂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CD40和核因子- κB(nuclear factor κB,NF- κB)磷酸化水平,ELISA检测TNF- α、IL- 1、IL- 6水平。结果 丹皮酚能显著缩小小鼠主动脉斑块面积,降低血清IL- 1、IL- 6、TNF- α水平,下调主动脉CD40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主动脉miR- 145的表达水平。丹皮酚能上调泡沫细胞miR- 145的表达水平,抑制CD40、p- p65蛋白的表达,降低细胞分泌的IL- 1、IL- 6、TNF- α水平。结论 丹皮酚通过上调小鼠miR- 145的表达水平,抑制CD40/NF- κB通路,从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管泡沫细胞的炎症反应,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宣木瓜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宣木瓜总皂苷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提取方法,利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料液比及提取时间对宣木瓜总皂苷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UV测定总皂苷含量,检测波长550 nm。结果:最佳乙醇提取工艺为加20倍量80%乙醇于90℃提取3 h;宣木瓜总皂苷得率1.69%。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宣木瓜系列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透皮吸收促进剂对小儿腹泻凝胶膏经皮渗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考察不同透皮促进剂对小儿腹泻凝胶膏体外透皮吸收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药物透皮仪进行小儿腹泻凝胶膏的体外经皮渗透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接受液,并分别考察加入不同质量分数(1%,3%,5%)氮酮、油酸、丙二醇后小儿腹泻凝胶膏剂中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的24 h体外累积渗透总量和累积透过率。采用HPLC测定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含量,流动相乙腈-水(51:49),检测波长225 nm。 结果: 空白样品中吴茱萸(次)碱在24 h内的累积透过率34.53%,含不同质量分数氮酮样品中吴茱萸(次)碱累积透过率分别为33.92%,34.78%,34.65%,含不同质量分数油酸样品则分别为为33.67%,34.57%,34.57%,含不同质量分数丙二醇样品则分别为34.49%,34.61%,34.53%。 结论: 小儿腹泻凝胶膏剂中不需加入化学透皮吸收促进剂,其所含挥发性成分本身具有促进药物渗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GEO芯片联合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芎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并构建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模型验证黄芎方药效和核心靶点。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获得黄芎方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其相应的靶点。通过R软件limma包对GEO平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数据集GSE16561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利用Venny 2.1.0进行黄芎方成分靶点和缺血性脑卒中差异基因靶点交集靶点分析,采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筛选核心成分,通过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基因。利用PyMOL软件对度值排名靠前的成分和靶点基因进行分子对接。通过single sample 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ssGSEA)进行免疫浸润分析。采用线栓法制备I/R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