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初期炎症反应机制和气血并治复方及方中理气药、活血药对其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应激造成大鼠高脂血症血瘀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脂质代谢、白介素-6、白介素-8和白细胞粘附活化分子表达率(CD11b)的变化. 结果和模型组比较,全方组对TC、TG、TC/HDL-C、LDL-C、IL-6、wCD11b和zCD11b有显著降低作用,理气药组对TC、TG、LDL-C、IL-6、IL-8和wCD11b有显著降低作用,活血药组对TC、LDL-C、IL-6和wCD11b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和P<0.01).结论气血并治方可干预AS炎症反应,是抗AS的作用机制之一,方中理气药和活血药作用机制不尽相同,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研究观察气血并治方及其方中配伍药对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血小板聚集性、血小板活化分子表达率的影响,比较它们作用强度和作用环节的差异。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和应激(肾上腺素)造成大鼠高脂血症血瘀模型,灌胃给药,观察全方及方中活血药药对、理气药药对对高脂血症血瘀动物模型的影响。结果:全方组、川芎-赤芍组、柴胡-赤芍组及柴胡-枳壳组对大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P<0.01);全方组对甘油三酯(TG)和脂蛋白(α)也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柴胡-赤芍组及柴胡-枳壳组对脂蛋白(α)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全方组、川芎-赤芍组对血小板聚集性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柴胡-赤芍组、柴胡-枳壳组对血小板活表达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结论:气血并治方及方中活血药药对和理气药药对可作用于动物高脂血症模型的不同环节,二者配伍后的疗效在某些方面有一定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移动医疗平台用于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纳入295例GDM孕妇,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传统管理组和移动医疗管理组。传统管理组实行GDM规范化管理,移动医疗管理组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辅以移动医疗管理。记录并比较两组孕妇血糖控制情况,以及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畸形、分娩方式和新生儿转归等差异。结果 移动医疗管理组孕妇血糖控制合格率优于传统管理组[(67.22±22.76)%比(60.69±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两组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畸形、分娩方式和新生儿转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移动医疗用于GDM规范化管理可提高GDM孕妇的血糖控制率,但并未改善妊娠结局。由于干预时间较短,移动医疗对妊娠结局的改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中药组分优化方法将丹参红花提取物有效部位(丹参酚酸B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提高,观察其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结扎SD大鼠冠状A左前降支40min后,再灌注120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结扎大鼠冠状A前降支后10min,股静脉注射给药。实验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丹红注射液(0.065生药g.kg-1)组、丹参红花提取物有效部位-丹参酚酸B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丹酚酸B含量10.44mg·mL-1、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22.1mg·mL-1)小剂量(1.94生药g·kg-1)组、中剂量(3.89生药g·kg-1)组和大剂量(5.83生药g·kg-1)组,每组10只动物。试验测定大鼠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观察药物对大鼠心电图ST-T幅度变化及血浆中血栓素(TXB2)、6-酮-前列腺素F(6-Keto-PGF)含量和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红花有效部位大、中、小剂量均可使大鼠血清cTnT,CK-MB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丹参红花有效部位中、大剂量组还可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血小板聚集率,降低血清中TXB2的含量(P<0.01),并使6-Keto-PGF/TXB2的不平衡得以纠正(P<0.01);缺血再灌注30min时丹参红花有效部位小、大剂量组的心电图ST-T下降幅度显著改善(P<0.01)。结论:丹参红花有效部位配伍配比可以降低大鼠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6-Keto-PGF/TXB2的失衡,减少损伤心肌CK-MB酶的漏出,防止血栓的形成,从而发挥保护和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