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6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55篇
基础医学   22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0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25篇
中国医学   110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鼠尾草属是唇形科植物,全世界约900种,中国约29种,药用的近30种。药用的鼠尾草属植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除抗氧化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外,随着对该属植物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成分被分离和鉴定,并发现有良好的抗肿瘤、抗寄生虫和抗病毒等活性。现主要对近5年国内外有关该属植物分离的新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为对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最近的研究表明,Ser/Thr蛋白激酶不只存在于真核生物中,而且也存在于结核分枝杆菌体内.它们构成结核分枝杆菌的信号转导系统,与结核分枝杆菌在宿主体内和体外的生存密切相关.因此,这一信号转导系统可能成为研制新型抗结核药物的靶点.本文就Ser/Thr蛋白激酶信号转导系统及相关蛋白激酶的特征与功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3.
腹腔内感染能够导致严重疾患甚至死亡,而氟喹诺酮类是临床上对付这类感染的常用药物.6项非随机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腹腔内感染的临床成功率为77%~94%.10项随机对照试验对氟喹诺酮与其他常用疗法(主要是β-内酰胺类)治疗腹内感染进行了研究,除在其中2项随机对照研究中氟喹诺酮组的临床成功率在统计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外,其余8项研究中2个治疗组的临床成功率、细菌清除率、死亡率以及因毒性而撤出研究的患者比例基本相当.总之,氟喹诺酮类是临床上对付腹内感染的一类有效而且相对安全的抗菌剂.  相似文献   
104.
微生物来源的抗生素JXJ-301-1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株未鉴定的微生物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到一个化合物JXJ-301-1,通过对该化合物在氘代氯仿和氘代二甲亚砜两种溶剂中的核磁共振数据分析,结合质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证明该化合物是鬼臼毒素。本研究扩展了鬼臼毒素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从真菌2572的代谢产物中分离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拮抗剂。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技术对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MS、NMR等光谱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从真菌2572代谢产物活性部位中得到两个化合物2572A和2572B。结论2572A已知为6-epi-5′-hydroxymycosporulone,有IL-6R拮抗活性,2572B为核黄素,活性较弱。  相似文献   
106.
C1027是由放线菌Streptomyces globisporus C1027产生的大分子多肽类抗肿瘤抗生素,其分子由一个烯二炔发色团及一个蛋白以非共价键结合而成.C1027通过抑制DNA合成对肿瘤细胞发挥强烈的抑制作用,是迄今已报道的活性最强的多肽类抗肿瘤抗生素。对C10271的分子构成与抗肿瘤活性关系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07.
力达霉素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基因组DNA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深入研究力达霉素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基因组DNA的影响。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泳带;Suthern杂交检测对基因的损伤;中性凝胶电泳检测DNA断裂修复;超螺旋GEM质粒检测断裂DNA位点。结果:力达霉素1μmol/L处理BEL-7402细胞,15,30,60min,可检测到明显的DNA梯带。低浓度的力达霉素对活跃基因N-ras的外显子和内含子均有明显的损伤作用,但对沉默IL-2基因没有影响。力达霉素断裂DNA后,DNA损伤难以修复。力达霉素断裂GEM质粒DNA的位点是-OH HO-。结论 :力达霉素明显地损伤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基因组DNA。该结果有助于解释其高活性地杀伤肿瘤细胞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08.
以吸水链霉菌17997为出发菌株。分别阻断格尔德霉索(geldanamycin,GA)生物合成酶基因簇中的Ⅰ型聚酮合酶(type Ⅰ polyketide synthase,pks)基因的第6模块,单加氧酶(monooxygenase,gdmM)基因和氨甲酰基转移酶(carbamoyltransferase,et)基因得到3种变株(pks^-)、(gdmM^-)和(ct^-)。比较变株与原株发酵产物的HPLC谱型,结合紫外吸收图谱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各变株的GA生物合成均被阻断。并产生3个不同于原始菌株的新物质。这证明基因操作所涉及的pks,gdmM和ct基因是GA生物合成的必需基因;这些基因的阻断可产生不同于原株的新物质。HPLC谱型比较可以在多样化代谢产物的产生菌中快速、准确地发现基因工程变株发酵产物的变化。指导新化合物的分离鉴定,样品用量甚微。是化学早期鉴别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09.
易红  李卓荣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6,31(7):412-413,436
目的研究抗病毒药物西多福韦合成方法。方法以胞嘧啶为起始原料,经六步反应合成西多福韦。结果目标化合物总收率23.1%,结构经^1H-NMR和MS确证,HPLC纯度在99%以是。结论用本法合成西多福韦,原料易得,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0.
力达霉素(lidamycin,LDM)是一种用精原细胞法筛选得到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isporus C-1027代谢产物中分离获得的九元环烯二炔类抗肿瘤抗生素.LDM对体外试验培养癌细胞有极强的细胞毒作用,体内试验中对移植瘤疗效显著.现主要从断裂DNA、诱导细胞凋亡和裂亡、致细胞产生衰老样表型、抑制血管生成和改变肿瘤侵袭调节基因表达等方面阐述LDM强烈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