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80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95篇
内科学   174篇
皮肤病学   192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科学   139篇
综合类   245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13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5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31.
目的 评价正畸减数第一磨牙的临床疗效,并就减数第一磨牙的相关矫治原则、间隙关闭情况及第三磨牙的建(牙合)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选取我科近10年完成的14例减数第一磨牙矫治病例进行分析.通过对矫治前后模型的PAR指数和头颅侧位片,对矫治后磨牙间隙关闭、咬合关系及软组织侧貌进行评价;并通过曲面断层片,初步评价第二磨牙的牙根吸收和牙槽骨的改建以及第二磨牙和前磨牙的牙根平行状况.结果 14例患者平均疗程(29.5±4.3)个月,PAR疗效分析显示治疗后变差或无改变0例,改善5例,明显改善9例,提示拔牙间隙关闭满意,牙(牙合)关系良好;软组织侧貌协调,面型满意;曲面断层片显示第二前磨牙与第二磨牙牙根平行状况良好,第二磨牙牙根及牙槽骨无明显吸收.结论 减数第一磨牙病例只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合理的支抗设计和严谨的临床操作,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人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5,DR5)激动型抗体hCTB006联合伊立替康对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细胞BGC823、SGC7901的体外抑瘤作用,并对其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实验将BGC823、SGC7901细胞分为伊立替康组、hCTB006组和两者联合应用组,应用ATPlite法研究各组药物的体外抑瘤作用;采用ELISA法研究伊立替康处理胃癌细胞前后DR5表达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药物处理前后BGC823、SGC7901细胞X-联锁凋亡抑制蛋白(X-chromosome-linked inhibitory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BGC823对hCTB006中度敏感,对SGC7901不敏感,伊立替康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与hCTB006联合用药后对BGC823具有良好的协同抑制作用,但对SGC7901协同作用不明显.ELISA测得伊立替康处理后胃癌细胞DR5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但伊立替康和hCTB006联合用药可使胃癌细胞BGC823内XIAP水平明显降低,而对SGC7901细胞内XIAP没有明显作用.结论:伊立替康联合hCTB006后对低分化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有明显协同抑制作用,而对中度分化的SGC7901细胞呈拮抗作用,这种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其DR5的表达无关,而与联合作用后细胞抑凋亡蛋白XIAP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3.
樊再雯  李建  刘颖  王东  刘一  张波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7):1275-1278
目的分析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临床特征。方法对52例IPA患者的基础疾病、宿主因素、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IPA共8例,均获治愈;44例继发性IPA患者,治愈35例,死亡9例。恶性肿瘤放化疗、器官移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者中,继发性IPA的发病率较高,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咯血。IPA患者的肺CT改变呈多样性,并呈动态演变。结论原发性IPA一般预后良好,继发性IPA好发于免疫缺陷的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肺CT具备一定的特征,结合宿主因素,为早期治疗提供诊断依据,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4.
目的评估腔镜筋膜下静脉交通支离断术(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SEPS)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中度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的疗效。方法对34例患者共48条中度CVI患肢实施SEPS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手术(联合手术组),以同期单纯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手术的34例患者共49条中度CVI患肢(单纯手术组)作为对照,观察比较两组术后3月和12月的疗效。结果术后3月联合组和单纯组患肢症状改善和皮肤营养不良改善情况相似,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95.83%vs.93.88%,χ2=0.19,P>0.05;83.33%vs.79.59%,χ2=0.23,P>0.05),近期均无静脉曲张复发和溃疡形成。术后12月联合手术组和单纯手术组患肢症状改善者分别占97.92%和89.8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6,P>0.05);但皮肤营养不良改善者分别占87.50%和67.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P<0.05);下肢静脉复发率分别为0%和10.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P<0.05);下肢溃疡形成,两组分别为0%和4.08%,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6,P>0.05)。结论 SEPS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手术治疗中度CVI患者,较单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手术的远期效果更佳,能显著改善患者皮肤营养状况,预防静脉曲张的复发,更适合中度CVI患者。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前纵隔原发性肿瘤的MS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33例前纵隔原发肿瘤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33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行图像MPR。结果:33例中胸腺瘤12例,胸腺癌8例,生殖细胞瘤6例,淋巴瘤4例,胸腺囊肿2例,胸内迷走甲状腺肿1例。MSCT扫描33例均定位准确,28例定性正确。结论:MSCT可清晰显示前纵隔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增强扫描特点及病变与纵隔邻近结构的关系,对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MRI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的MRI表现,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分隔及壁结节、囊实性、信号特点等,并与病理作对照。结果:病理结果示50个卵巢上皮肿瘤中,良性27个,包括3个浆液性囊腺瘤、1个浆液性腺纤维瘤、13个黏液性囊腺瘤、8个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个Brenner瘤;7个为交界性,包括4个浆液性交界性肿瘤、3个黏液性交界性肿瘤;恶性16个,包括14个浆液性囊腺癌、1个透明细胞癌、1个浆液-黏液性癌。MRI术前诊断良、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病理类型的准确率分别为92.6%(25/27)、93.8%(15/16)。MRI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4.0%(42/50)。结论 :MRI对卵巢上皮性肿瘤形态及信号特点的显示具有极大的价值,对其病理类型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充分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多药耐药蛋白(MD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9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和15例正常肺组织中EGFR与肺耐药蛋白(LRP)、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及谷光甘肽转移酶(GST-π)的表达。结果  95例NSCLC中,EGFR、LRP、P-gp、MRP及GST-π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53%、60.00%、40.00%、41.05%和55.79%。EGFR表达在有无吸烟史、不同病理类型(鳞癌vs腺癌)、不同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RP和MRP在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鳞癌(P <0.05),MRP在高分化癌的表达阳性率低于中、低分化(P <0.05)。MRP与LRP、P-gp与GST-π的表达呈正相关(r =0.341,P =0.001;r =0.213,P =0.038),EGFR与LRP、P-gp、MRP、GST-π的表达无关(P >0.05)。EGFR阳性表达的化疗有效率为37.5%,低于EGFR阴性表达的化疗有效率(66.0%)(P <0.05)。结论  NSCLC组织中EGFR与多药耐药蛋白常阳性表达,形成MDR的4种蛋白相互联系,可能对耐药的形成起协同作用,EGFR可以作为评价NSCLC化疗疗效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8.
苏冬梅  黄燕  刘一  刘颖  张波 《安徽医药》2018,22(5):839-842
目的 探讨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T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血流感染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血培养结果为SAU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TTP值,用ROC曲线分析TTP在预测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且资料完整的SAU血流感染患者63例,低TTP组(TTP≤21 h)32例,高TTP组(TTP>21 h)31例.MRSA感染高TTP组24例,低TTP组10例,比较发现,MRSA感染更易发生于高TTP组(P<0.05),原发感染灶来源于呼吸道高TTP组10例,低TTP组3例,发生率多见于高TTP组(P<0.05),迁徙性感染灶及经验性敏感抗生素治疗例数分别为19、28例vs 10、16例,低TTP组大于高TTP组(均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的比较,高TTP组大于低TTP组(P<0.05).TTP>21 h、脓毒症及休克是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表明,TTP≥21.375 h是预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最佳切点,曲线下面积(AUC)为0.713,TTP预测的准确度为中等.结论 高TTP增加了SAU血流感染患者的病死率,TTP预测的准确度为中等.  相似文献   
39.
侯晓婷  毛高平 《安徽医药》2018,22(10):1888-1891
目的 评价气囊辅助内镜(BAE)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 方法 对168例临床疑似小肠肿瘤患者行BAE检查。其中100例和30例患者分别同时行腹部CT和胶囊内镜(CE)检查,最后进行汇总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168例患者最后经病理证实小肠肿瘤104例,其中BAE检出小肠肿瘤101例,BAE对小肠肿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12%、100.00%。100例腹部CT病变检出率为52%(52/100),确诊小肠肿瘤44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97%、78.95%。30例CE病变检出率为80%(24/30),确诊小肠肿瘤16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21%、27.27%。 结论 气囊辅助内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很好的安全性,可提高小肠肿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0.
1例飞行人员肺隔离症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艳  李丽  程军 《护理学报》2007,14(9):91-91
肺隔离症是一种先天性肺发育畸形的少见病,目前尚无飞行人员此类病症相关报道.此病系胚胎早期一部分肺组织与正常肺分离,发育成无呼吸功能的肺部团块,供应此部分肺组织的异常血管来自体循环[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