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我国在2021年由WHO认证为无疟疾国家,疟疾已成为一种罕见传染性疾病,防止输入性疟疾再传播和减少因输入性疟疾死亡是中国消除疟疾后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分析输入性疟疾死亡病例特征,为境外务工的民众和医务工作者提供预防和治疗建议。方法 收集国家重症疟疾救治专家组2016—2020年疟疾死亡病例分析研讨会上报告17例疟疾死亡病例的数据,分析相关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和病例资料。结果 17例疟疾死亡病例均为非洲输入的恶性疟原虫感染(疟疾脑型),发病月份无明显规律,其中男性16例,5例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首诊机构为二级及以下医院10例。排除在救护车上呼吸心脏骤停的死亡病例外,16例初次发病至疟疾确诊的平均时间为6.8 d(中位数5.5 d),初次发病到服用抗疟药物治疗的平均时间为7.4 d(中位数6 d),初次发病到病例死亡的平均时间为10.3 d(中位数8.5 d)。排除国外发病和回国时间不明的病例,14例病例均于回国后30 d内发病。结论 死亡病例均为非洲输入的恶性疟原虫感染(疟疾脑型),患者积极就诊意识薄弱,乡镇级及以下卫生机构诊治能力不足所导致就医延迟是死亡病例发生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境外疟疾流行地区务工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对疟疾危害的认知。基层医疗机构对来自疟疾高风险地区的归国人员,应关注患者的非洲旅行史,提升诊断疟疾的意识、疟疾诊断和处理能力,遵循抗疟治疗全程、足量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报道1例艾滋病继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视网膜炎(varicella-zoster virus retinitis,VZVR)患者的诊疗经过。该患者因"恶心伴吞咽痛1个月"入院,病程中双眼相继出现视物模糊,左眼房水穿刺检查中检测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中外层结构坏死、缺损等VZVR特征性病变。予膦甲酸...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合并食管结核较为少见, 同时合并巨细胞病毒性食管炎更为罕见, 大部分临床医师对食管结核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与诊断的认识不足, 易于误诊与漏诊。本文报道了1例以胸骨后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艾滋病患者, 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效果差, 胃镜病理检查示食管可见多发病变, 食管下段活检免疫组化标记巨细胞病毒抗原阳性, 诊断巨细胞病毒性食管炎, 抗病毒治疗后胸骨后疼痛改善, 因食管活检病理可见肉芽肿样病变, 进一步查抗酸染色阳性, 诊断为食管结核, 加用抗结核治疗后胸骨后疼痛逐渐改善直至消失。本文结合文献复习探讨食管结核的鉴别诊断, 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从而及时诊断与治疗, 其中经验或可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从技术上具备同时检测所有病原体的能力,但临床实践数据仍需要进一步积累。本研究报道1例儿童艾滋病合并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患儿6岁,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起病,曾按弓形虫脑病治疗,效果欠佳。入院后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查见大量JC病毒序列片段,聚合酶链反应检测JC病毒特异性,Sanger测序进一步验证了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结果。提示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可以用于检测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  相似文献   
5.
本例为艾滋病患者,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和对称性多关节肿痛,双侧关节腔积液抗酸染色均为阳性,关节腔积液以及血分枝杆菌培养均为阳性,诊断为艾滋病合并不典型播散性鸟分枝杆菌病。经抗鸟分枝杆菌治疗后症状改善,其中经验或可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卡波西肉瘤属于艾滋病定义性疾病,常见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200/μL)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本研究报道1例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284~338/μL)的HIV感染并发播散性卡波西肉瘤(累及口腔和肺)患者。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未发现机会性感染依据,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后病情仍有进展,后经过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及多柔比星脂质体静脉滴注化学治疗,病情逐渐好转。本病例提示,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不应作为HIV感染者并发播散性卡波西肉瘤的排除标准。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住院HIV感染者隐球菌抗原血症和相关隐球菌病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第二医院感染病科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517例HIV感染者的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特征、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胸部CT检查、治疗以及对治疗的反应。采用新型隐球菌抗原侧流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隐球菌抗原(serumcryptococcalantigen,sCrAg)。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517例HIV感染者中,sCrAg阳性51例,男49例。共342例(66.2%)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106个/L,而sCrAg阳性者中,46例(90.2%)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10。个/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P〈0.01)。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106个/L是隐球菌抗原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4.7,95%CI:1.8~12.5,P〈0.01)。51例sCrAg阳性者中,39例(76.4%)存在至少一种临床隐球菌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meningitis,CM)、肺隐球菌病(pulmonarycryptococcosis,PC)、隐球菌败血症以及隐球菌性淋巴结炎者分别为28例(56%)、27例(52.9%)、16例(44.4%)和1例(2.o%);单纯隐球菌抗原血症11例(21.6%)。CM与无CM患者的sCrAg滴度分别为1:1280(1:10~1:2560)和1:15(1:2~1:2560)。sCrAg滴度≤1:5、1:10~1:320和≥1:640的患者合并CM者分别为O/lO、10/20和18/20。当隐球菌感染局限在肺部时,7/8患者sCrAg滴度≤1:20。10例sCrAg滴度≤1:5的患者中,3例存在PC。隐球菌败血症以及单纯隐球菌抗原血症的sCrAg滴度分别为1:1280(1:10~1:2560)和1:5(1:2~1:320)。结论住院HlV感染者隐球菌抗原血症的发生率较高,多数sCrAg阳性患者存在临床隐球菌病,sCrAg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隐球菌感染状态,sCrAg滴度≥1:640是预示CM的危急值。sCrAg滴度≤1:5时,合并隐球菌败血症或CM的可能性不大,但尚需要警惕PC。  相似文献   
9.
1例存在艾滋病基础且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表现为肺弥漫性磨玻璃样病变的患者,入院时考虑为肺孢子菌肺炎,但治疗效果欠佳。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出新生隐球菌与卡氏肺孢菌序列。经过联合抗肺孢子菌和抗隐球菌治疗,患者逐渐恢复。提示艾滋病患者需要警惕混合感染的可能性,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在该类人群病原学诊断中...  相似文献   
10.
吕茹  胡志亮  成骢  魏洪霞 《安徽医药》2020,24(7):1363-1365
目的总结儿童艾滋病并麻疹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期待未来能制定出针对此类人群的麻疹预防策略,以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方法回顾性分析 2例儿童艾滋病并麻疹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资料。结果患艾滋病的儿童更容易感染麻疹,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现有的麻疹预防措施不足以应对此类特殊人群。结论对所有感染艾滋病的儿童进行额外的麻疹疫苗接种,尤其在抗逆转录病毒产生免疫重建后,至少再提供一次麻疹疫苗接种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