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1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326篇
耳鼻咽喉   83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119篇
基础医学   475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684篇
内科学   1119篇
皮肤病学   129篇
神经病学   332篇
特种医学   2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13篇
综合类   446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319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455篇
  5篇
中国医学   130篇
肿瘤学   7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0篇
  2022年   426篇
  2021年   517篇
  2020年   492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459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目的研究5-FC/CD::UPRT联合基因治疗策略对胶质瘤细胞C6的杀伤效应。方法扩增yCD::UPRT融合基因并构建含yCD::UPRT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载体转染包装细胞PT67,所获重组病毒转染胶质瘤细胞C6,筛选并鉴定阳性转基因克隆;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5-FC对CD::UPRT转基因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PCR法扩增出全长CD::UPRT基因,经测序证实序列正确,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SN-yCD::UPRT经双酶切获目的条带,载体转染包装细胞获重组逆转录病毒(滴度达3.5×10~6CFU/ml)并转染C6,经筛选获得转基因阳性克隆C6-yCD::UPRT细胞株,检测显示该细胞株有效表达目的基因。当5-FC终浓度≥10μmol/L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细胞增殖力出现显著差异(P<0.01),5-FC作用96h后电镜观察到凋亡小体。结论5-FC/yCD::UPRT联合基因治疗策略对胶质瘤细胞C6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自我治疗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比较改良的Epley耳石复位法(MEP)和改良的Semont耳石复位法(MSM)用于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自我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01年7月至2003年6月间的70例PC-BPPV患者分别使用MEP和MSM法进行自身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缓解率和治疗的副作用。结果MEP组中95%(n=37)患者完全缓解,而MSM组仅为58%(n=33,P〈0.001)。MSM组中,治疗的失败与动作执行的不准确密切相关。两组治疗有关的副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EP比MSM能更有效的缓解PC-BPPV,MEP应为患者自身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AClinicalStudyofReversing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inHypertensivePatientsbyAdalatZhangFumin(张馥敏)XuDi(许迪)YongYonghong(雍永宏)Chen...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 ,了解中国老年人群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目的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 ,了解中国老年人群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Glu2 98Asp多态性的分布 ,分别探讨其与老年脑梗死及血脂以及一氧化氮等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关系。 方法对门诊及住院中确诊的 4 0例老年脑梗死和 16 9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老人 ,测量他们的身高、体重及座位血压 ,并测定他们的空腹血脂、空腹血糖 (FBS)及一氧化氮 (NO)等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RFLP)检测eNOS基因Glu2 98Asp多态性。结果 脑梗死和对照组eNOS基因Glu2 98Asp多态性构成有显著性差异 (χ2 =4 31,P =0 0 38) ,脑梗死组Glu/Asp基因型高于对照组(32 5 %vs 17 8% ) ;脑梗死组 2 98Asp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 (16 2 5 %vs 8 9% ) ,但是两组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比较 ,没有显著性差异 (χ2 =3 81,P =0 0 5 1)。结论 eNOS基因Glu2 98Asp多态性在中国老年人群中存在 ,并且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与炎症及慢性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66例房颤患者为房颤组(其中阵发性房颤44例,慢性房颤22例),另取同期住院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患者67例作为对照组,用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Hp-IgG抗体,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比较两组Hp-IgG抗体,CRP的差异并分析HP抗体滴度与房颤及其它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的Hp-IgG阳性率Hp-IgG对数值均无差异(P均>0.05)。房颤组CRP中位数较对照组高(1.17mg/dlvs0.65mg/dl,P<0.05)。结论房颤与慢性Hp感染不相关,与炎症相关。  相似文献   
17.
18.
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旨在评价胃平滑肌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其诊治。方法:收集1986~1995年间本科治疗患者,检出平滑肌起源胃肿瘤21例,复习病史、实验室检查、手术及病理报告,以比较良、恶性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特点、生物学活性及处置。结果:病理证实11例胃平滑肌瘤,9例肉瘤及1例子滑肌母细胞瘤。临床特点以腹痛(16/21)、呕血及血便(12/21),以及腹部包块(5/12),腹块主要见于恶性肿瘤中。肿瘤好发于胃体及胃底;肿瘤直径范围自0.5~15cm,肌瘤平均3.9cm,肉瘤平均7.8cm(P<0.05)。外科治疗的原则是局部切除肿瘤及周边2—3cm胃壁组织。在4例有转移的恶性肿瘤采用了姑息治疗措施。结论:区分平滑肌瘤及肉瘤主要标准是临床上局部浸润及转移以及组织学上的有丝分裂指数。肿瘤大于8cm恶性可能大,手术切除范围宜扩大。  相似文献   
19.
射精管异位开口于苗勒管囊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2例射精管异位开口于苗勒管囊肿。均以血精、血尿就诊,通过经皮输精管穿刺造影及染色尿道镜检查确诊。经抗炎及窥视下纵行剪开苗勒管囊肿前壁。1例治愈,1例好转。对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G蛋白耦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GITI)在成骨细胞迁移中的作用,并分析其机理。方法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IT1蛋白在鼠的成骨细胞内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确定: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不刺激和刺激的条件下,GIT1和细胞外调节激酶1/2(ERK1/2)在成骨细胞内的位置;用共同免疫沉淀的方法测定GIT1和ERK1/2相互结合,并且用免疫荧光双染的方法确定这两种蛋白相互结合的位置;用包含GIT1-RNA发夹结构的腺病毒感染成骨细胞后,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确定磷酸化ERK1/2(pERK1/2)在成骨细胞内的位置,用划痕愈合法检测在PDGF刺激下的迁移能力。结果在成骨细胞内,PDGF刺激导致了GIT1和ERK1/2的相互结合,并且这种结合发生在成骨细胞的局部粘附内。包含GIT1-RNA发夹结构的腺病毒明显抑制了pERK1/2招募至成骨细胞局部粘附内以及PDGF所刺激的成骨细胞的迁移。结论在PDGF刺激下,GIT1招募pERK1/2至成骨细胞的局部粘附内,从而促进成骨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