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8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6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51.
成玉萍  沈忠芳  邬思强  范烨 《职业与健康》2012,28(24):3032-3035
目的通过了解上海市闵行区结核病病例发现情况为今后进一步提高病例发现工作成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闵行区2006—2010年结核病控制工作月报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分析非结核病防治(以下简称结防)机构结核病病例发现情况。结果闵行区非结防机构肺结核病病例发现以因症就诊方式为主,疑似患者仅占异影的1/10;疑似结核患者到位率由2006年的60.05%上升到2010年的87.06%,患者确诊率年均30%,不同年份到位率、确诊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结防机构中病例发现以综合医院为主,社区医院转诊到位率明显高于综合医院,但确诊率明显低于综合医院,社区医院与综合医院不同年份之间的确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2008年最高,2010年最低。外报病例确诊率明显高于辖区病例发现。结论为了提高闵行区结核病病例发现成效,应取消异影随访,进一步加强胸片的诊断质控,并加大定点门诊首诊减免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疑似患者主动至定点门诊就诊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52.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3-6岁儿童的饮食行为及其父母对儿童饮食行为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闵行区某幼儿园254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回收合格问卷248份,收集儿童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的信息。[结果]36.3%(90/248)的儿童饮食行为习惯差,4.8%(12/248)的儿童不能坚持每天吃早餐;不良饮食行为占前3位的为喜欢吃零食(76.6%)、不专心吃饭(62.1%)和挑食(48.0%);38.7%(96/248)的儿童早餐质量较差,早餐食物品种单调,以传统的谷类食物为主,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食用频率偏低;儿童饮食行为习惯得分与父亲母亲均呈正相关(r=0.262,r=0.309;P均〈0.01)。[结论]该社区3-6岁儿童早餐质量总体水平不高,1/3以上儿童饮食行为习惯差。家长的饮食行为和认识直接影响儿童饮食习惯的形成,因此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习惯,重点应加强对父母的营养教育。  相似文献   
253.
[目的]了解近年上海市闵行区志贺菌菌群分布和耐药性特点,为细菌性痢疾的临床合理用药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09年该区各肠道门诊监测点腹泻病人的肛拭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血清分型,并用改良纸片扩散法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51株志贺菌中,B群福氏志贺菌180株、D群宋内志贺菌71株,未分离出其他群型的志贺菌;251株志贺菌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利福平和萘啶酸耐药明显,均〉76.00%,对环丙沙星、阿莫西林相对比较敏感,但B群与D群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年间,庆大霉素等药物的耐药性有所递增。[结论]该区志贺菌菌群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且部分药物的耐药性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和疾病防治。  相似文献   
254.
目的探讨影响上海市闵行区低出生体重儿(LBW)的可能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制定低出生体重相关干预政策与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通过上门访谈的方式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使用SPSS18.0建立数据库并完成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本次怀孕胎数、母亲被动吸烟、蔬菜摄入频率、水果摄入频率、先兆早产、父亲被动吸烟、环境污染和饲养宠物8个因素与LBW的发生有联系(P<0.05)。将筛选出的8个危险因素作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为本次怀孕胎数、先兆早产和环境污染3个因素。结论 LBW的发生与孕妇的怀孕情况、行为习惯以及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系,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降低LBW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5.
目的 了解闵行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沙眼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学生沙眼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按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诊断标准,对整群随机抽取的闵行区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703名在校小学生进行沙眼筛查、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干预治疗.结果 闵行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沙眼患病率为9.0%;洗手习惯、洗澡频率、揉眼习惯、有无专用学习桌椅和沙眼史、父亲眼异物感或眼痛、母亲眼异物感、家长或孩子眼睛不适时是否就诊及滴眼药水的态度均与沙眼患病有关(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勤洗澡是患沙眼的保护因素(OR=0.433),经常用手揉眼睛及父亲近0.5a眼睛有异物感是患沙眼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150和2.726).结论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沙眼患病率较高,纠正学生不良用眼或卫生习惯、转变家长不正确的医疗观念以及及时、规范的治疗是预防与控制沙眼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56.
目的分析近年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发现现有问题和不足,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上海市及各区县统计年鉴,了解上海市及各区县常住人口数、疾控人力资源配置总数等。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对闵行区疾控人力资源配置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闵行区疾控中心人力资源总数严重不足,远远低于上海市平均水平且与闵行区人口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职称结构颇为不合理,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过少。结论针对闵行疾控人力资源配置存在问题,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总数,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并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257.
目的通过分析某区10年间新发的119例尘肺病例,了解尘肺病例的发病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尘肺提供实践依据。方法收集和整理某区10年间收到的尘肺病例职报卡,将职报卡上的内容录入EpiData3.1数据库,运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某区10年间新发尘肺病例119例,其中男性107例、女性12例。发病人数居前三位的分别是铸工尘肺、矽肺和电焊工尘肺。男性尘肺患者的发病年龄集中在40~60岁之间,平均发病年龄(50.95±13.47)岁,女性尘肺患者发病年龄集中在50~60岁之间,平均发病年龄(59.50±11.37)岁。约有四分之一的尘肺病例是在退休后被诊断的。男性平均接尘工龄(19.73±11.37)年,女性平均接尘工龄(16.60±9.55)年。有3个企业的累积尘肺病例多于10例。结论某区历年均有新发尘肺病例,其中发病人数较多的是铸工尘肺、矽肺和电焊工尘肺,尘肺病例仍是严重威胁工人健康最常见的职业病。尘肺病例的发病年龄均集中在40岁以后,最短平均接尘时间为16.60年,并且尘肺病例的发生有明显的企业集聚现象。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尘肺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8.
上海郊区自然人群队列和生物样本库建设题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镇化建设导致人口聚集、环境危险因素暴露风险增加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人群间健康差异等问题也更加凸显。为了深入研究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发病特点及变化趋势, 分析环境、生活方式和遗传等因素与主要慢性病的关系, 为慢性病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依托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项目", 自2016年4月起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上海市松江、嘉定、闵行和徐汇区启动了"上海郊区自然人群队列和生物样本库"(SSACB)建设工作, 招募69 116名20~74岁常住居民作为队列成员。队列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收集成员基本资料, 采集血、尿等标本建立生物标本库, 建立包括队列成员电子医疗病历系统、慢性病管理系统、肿瘤登记系统、传染病报告系统和死亡登记系统在内的区域健康信息共享平台。本文围绕SSACB队列设计理念、建设进程以及今后发展目标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59.
目的 利用时空分布模型和集成嵌套拉普拉斯近似算法研究上海市肺结核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化肺结核疫情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下载的2013-2020年上海市户籍肺结核病例,采用层次贝叶斯模型对肺结核病例数据进行拟合,识别肺结核的时空变化特征,从时空角度,评估肺结核发病风险与人口、经济、卫生服务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2013-2020年,上海市共报告肺结核病例29 28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5.224/10万。2013-2020年的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4年的报告发病率最高(27.991/10万)。上海市肺结核的发生具有空间聚集性,通过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的热点分析和风险分析发现,上海市肺结核的高风险区域为郊区,低风险区域为中心城区。肺结核的发病风险与地区人均生产总值(RR=0.48)、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RR=0.56)、归一化植被指数(RR=0.50)、夜间灯光指数(RR=0.80)有关。结论 在上海市中心城区肺结核防控工作的稳步推进下,需要格外关注郊区的防控。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探索肺结核发病与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夜间灯光指数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