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3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6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143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11篇
  21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5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肉毒毒素(BTX)已被临床医师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包括痉挛、肌张力障碍、疼痛和神经内分泌疾病等。注射BTX需要精确针对靶肌肉,目前常通过触诊、肌电图或电刺激及影像学技术引导实现精确靶向注射。超声引导注射BTX具有定位准确、实时引导、低风险、无辐射、价格低廉等优点。本文对超声引导注射BTX的优势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萝卜硫素(SFN)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侵袭及Notch通路的影响。 方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SFN对SW480细胞生长抑制作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测定1、2、5 μmol/L SFN对SW480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测定1、2、5 μmol/L SFN对SW480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1、2、5 μmol/L SFN处理后SW480细胞Notch、Hes1、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2、5、10、20、40 μmol/L SFN处理后均能显著抑制SW480细胞增殖(P<0.05)。5 μmol/L SFN作用48 h后对SW480细胞抑制率为(26.38±3.24)%,细胞活力大于70%,为防止SW480细胞活力过低导致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出现假阳性结果,因此后续实验选取SFN浓度1、2、5 μmol/L进行。侵袭和迁移实验发现,与对照组比较,人结肠癌SW480细胞经1、2、5 μmol/L SFN处理48 h后侵袭能力、迁移能力、Ki-67、PCNA、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人结肠癌SW480细胞经1、2、5 μmol/L SFN处理48 h后,Notch、Hes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 结论SFN可能通过阻断Notch通路活化,下调Hes1表达水平,达到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目的。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分型及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收治的32例胰管结石临床资料,总结不同类型胰管结石的处理方法。结果32例患者术前均通过超声、CT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等明确诊断。其中超声诊断正确率81.3%(26/32),CT诊断正确率86.2%(25/29),MRCP诊断正确率90.4%(19/21),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断正确率100%(8/8)。根据结石的位置及术中探查将胰管结石分为3型:I型17例,结石位于主胰管;Ⅱ型11例,结石位于主胰管和分支胰管;Ⅲ型4例,结石位于分支胰管。依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全组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共有并发症11例(34.3%),术后残石率为9.3%(3/32)。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60个月不等,术后腹痛、脂肪泻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2例合并胰腺癌者于术后12~35个月后因胰腺癌复发转移死亡。结论胰管结石处理复杂,影像学检查是确诊胰管结石的主要方法。胰管结石分型对其个体化治疗方法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外科手术是治疗胰管结石常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4.
目的:建立检查丁酸氯维地平原料药中有关物质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ShieldTM,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钠水溶液与乙腈,采用梯度洗脱,流速为1.2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35℃。分别采用不加及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3批样品中6种及1种已知杂质(杂质B、C、D、E、F、G及H)的量。结果:7种杂质在各自的检测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71.000);回收率为94.96%1.000);回收率为94.96%97.79%(RSD小于4.7%,n=3);丁酸氯维地平检测限为5 ng,杂质B97.79%(RSD小于4.7%,n=3);丁酸氯维地平检测限为5 ng,杂质BH的定量限依次为4、4、8、8、4、8、8 ng;3批样品中均未检出杂质B、C、D,总杂质量小于0.12%。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丁酸氯维地平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相似文献   
35.
张頔  顾丽英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12):1534-1537
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门急诊口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2012—2014年门急诊的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药品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非甾体抗炎药的用药金额在2014年迅速增长;阿司匹林肠溶片、洛索洛芬钠胶囊和美洛昔康分散片的DDDs一直稳居前3位;塞来昔布胶囊的DDC在所有非甾体抗炎药中最高。B/A1.5的有酚氨咖敏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安乃近片,B/A0.7的有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奥沙普秦肠溶片和氨麻美敏片Ⅱ。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的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基本合理,正朝着长效和低毒的新剂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6.
简要介绍了不溶性微粒的定义、分类、危害、来源及控制,列举了冠脉支架产品的不溶性微粒评价方法,并分析了冠脉支架产品的不溶性微粒评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7.
目的根据肾囊肿的部位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以提高单纯性肾囊肿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98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全身情况、囊肿位置及囊肿大小等特点与成功治疗肾囊肿的相关性。结果接受经皮穿刺引流并反复注射无水乙醇或联合生物蛋白胶的患者225例,接受经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联合生物蛋白胶治疗的患者158例,接受输尿管镜下内切开引流术者15例。其中有效率99.5%,治愈率94.0%,无其他脏器损伤、感染性休克、化学性肾盂肾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应根据肾囊肿部位、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掌握上海市远郊某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为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年辖区内12 616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体检老年人吸烟率、饮酒率分别为14.9%、14.6%;血压、空腹血糖和血脂异常率分别为32.2%、9.4%及35.0%;女性的血脂异常率和肥胖率均高于男性(P<0.001).结论 体检老年人血脂、血压异常率较高;建议对老年人进行健康宣教,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借助全科医生团队对慢性病老年人进行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39.
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具有极高的检测通量,相对低的检测成本,高度的准确性(accuracy)和精准性(precision),是遗传病临床检测的有力工具之一。NGS实验室的检测流程是否规范,将直接影响NGS数据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将决定其是否能被用于遗传病的临床辅助诊断或筛查。因此.作为遗传病基因检测的重要环节之一,NGS实验室中流程的规范化与标准化非常重要。2019年5月,在第二届基因检测联盟会议上,针对如何规范NGS检测流程,从事遗传病临床诊治、实验室检测以及第三方基因检测机构的专家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讨论,旨在规范基于NGS的基因检测流程,对检测流程中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包括样本采集/接收/保存、NGS建库、上机测序及数据质控)的操作与实施提出了专业性的指导意见,以规范NGS技术在遗传病基因检测领域中的应用。本文根据此次研讨会上各行业专家的讨论,总结并发布NGS实验室检测流程的规范共识,以促进NGS实验室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推进我国NGS实验室在遗传病基因检测领域的快速和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40.
黄清明        郑刚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0,37(10):1272-1280
目的:使射频线圈的工作频率接近于磁共振成像(MRI)的共振频率,即射频线圈处于谐振状态,从而提高MRI系统射频功率的转化效率、改善MRI图像质量。方法:在介绍MRI射频线圈谐振电路原理的基础上,对射频线圈串联谐振电路和并联谐振电路进行理论推导。采用电子电路设计软件MULTISIM搭建串联谐振电路和并联谐振电路,从射频脉冲作用瞬间、正弦稳态和射频脉冲撤除后3个阶段,分别对其谐振电路波形、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线圈两端的瞬时压降和稳态电路参数等进行仿真模拟分析。结果:电子线路仿真的结果能够直观地反映串联谐振电路和并联谐振电路的特性。通过电子线路参数的优化调整能使射频线圈处于最佳谐振状态,从而提高射频功率的转化效率和改善MRI图像质量。结论:谐振电路特性的仿真分析为射频线圈的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射频线圈谐振电路的设计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