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4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DNA条形码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NA条形码通过使用短的DNA标准片段,对物种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和鉴定。文中简略概述DNA条形码的主要研究方法、进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困难和争议、全球采用条形码技术的可能性及当前DNA条形码热点研究等方面内容,并展望该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2.
孙妍兰 《现代预防医学》2016,(12):2252-2254
摘要:目的 了解2009 - 2014年西宁市流感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布特征,为今后的流感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西宁市2009 - 2014年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监测数据、病原学监测数据及ILI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西宁市流感病例以14岁以下婴幼儿及儿童为主;流感全年从10月- 12月出现小高峰,发病水平呈下降趋势(χ2 = 15.251,P <0.001)。期间,流感暴发疫情共报告27起,均为2009年报告事件。发生地以在中小学校(24起)为主,占总疫情数的72.73%。2009-2014年流感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7.61%、5.94%、6.03%、11.08%、6.17%和8.39%;不同年份、年龄组之间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38,P <0.001、χ2 = 5.575,P 0.001)。结论 西宁地区经过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后,流感活动强度逐渐降低,不同亚型流感病毒交替流行,需要加强病原学监测,加强对学校、托幼机构暴发疫情的监测与处置。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分析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饮酒的影响。方法 对2015-2018年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募集的9 231对成年同性别双生子,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饮酒相关变量进行拟合,估计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9 231对双生子进行分析,其中同卵双生子6 085对。同卵双生子年龄(36.91±13.07)岁,男性占56.80%;异卵双生子年龄(35.22±12.48)岁,男性占55.91%。双生子高风险饮酒者共350人,占1.90%,中风险饮酒者共367人,占1.99%。中风险饮酒受加性遗传、双生子共享环境及各自环境的影响,遗传度为24.3%(95% CI:0~56.8%),共享环境可解释50.7%(95% CI:20.4%~79.0%),特殊环境可解释24.9%(95% CI:18.3%~36.5%)。而高风险饮酒则主要受双生子共享环境及各自特殊环境的影响,共享环境可解释75.6%(95% CI:69.6%~80.8%),特殊环境可解释24.4%(95% CI:19.2%~30.4%)。中高风险饮酒的遗传度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男性中遗传度为30.8%(95% CI:9.8%~53.5%),在女性中则主要受到环境的影响。结论 中高风险饮酒行为主要受环境影响,有一定的性别差异,且随着饮酒量的增加,环境对于饮酒行为的影响作用更趋显著。  相似文献   
104.
2004-2007年青海省海南州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海省海南州法定传染病的疫情动态和流行特征。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7年全州共报告法定传染病(甲、乙、丙类)16种8310例,年均发病率为 489.59/10,死亡率为0.47/10 万,病毒型肝炎、肺结核、梅毒是本地区的重点传染病,发病率依次为243.53/10万、103.29/10、103.91/10万。结论以病毒性肝炎和梅毒为主的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以及以肺结核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是本地区危害最大的重点传染病,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105.
106.
青藏铁路青海段沿线饮用水源卫生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青藏铁路青海段沿线饮用水源水质卫生状况.方法2002年7月-2004年12月,在青藏铁路一期工程的柴达木盆地内陆水系、青海湖内陆水系、湟水河上游水系设采样点23处.在二期工程的格尔木河、楚玛尔河、沱沱河、通天河水系设采样点14处,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开展水源地卫生学调查并对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7项)、毒理学指标(10项)、微生物指标(2项)、放射性指标(2项)进行水质分析,同时还分析了水中7种主要阴阳离子和氨氮、亚硝酸盐氮.结果一期工程枯水期氮化合物、毒理学指标均合格,放射性、感官化学指标合格率为95.65%(22/23),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91.30%(21/23);丰水期毒理学、放射性指标均合格,感官化学指标合格率为95.65%(22/23),氮化合物和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分别为86.96%(20/23)、91.30%(21/23),较枯水期合格率有所下降.超标项目有总硬度、氯化物、总大肠菌群、总α放射性、亚硝酸盐氮.二期工程毒理学、放射性指标、氮化合物均合格,微生物指标枯、丰水期合格率分别为92.86%(13/14)、100%(14/14).感官化学指标枯、丰水期合格率分别为50.00%(7/14)、35.71%(5/14).超标项目有总硬度、铁、锰、硫酸盐、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钠、总大肠菌群.通天河、格尔木河、柴达木内陆河、青海湖内陆河、湟水河上游水质为重碳酸盐型,沱沱河、楚玛尔河水质为氯化物型.结论按照<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青藏铁路青海段一期工程沿线23个水源水采样点中,91.3%(21/23)达到一级水源;二级水源为8.7%(2/23);无三级和超三级水源.二期工程14个采样点中,一级水源为28.57%(4/14),二级水源为21.43%(3/14),三级水源为7.14%(1/14),超三级水源为42.86%(6/14),超三级水源中有4个采样点因矿化物严重超标不可作为人群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利用移动流行区间法(moving epidemic method, MEM)建立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预警系统,为青海省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获得青海省2013―2020年流感监测数据,取其中的流感病毒阳性率数据,按周进行整理,再利用MEM估计流感流行阈值和分级强度阈值,同时可用交叉验证法对MEM的预警效果进行验证。  结果  通过MEM获得相应的流感流行阈值和分级强度阈值,流行开始阈值、流行结束阈值、中强度阈值、高强度阈值和极高强度阈值分别为16%、7%、29%、48%、60%。本次研究的灵敏度为93%、特异度为96%,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结论  本次研究建立的MEM模型在青海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以利用此模型在青海省建立流感预警系统,指导流感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研究青海高原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磷脂酶C基因的多态性并探讨其与北京家族结核菌株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2016年青海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共250株,采用多位点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multiple-locus variable-number tandem repeat analysis,MLVA)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分析结核分枝杆菌磷脂酶C基因(phospholipase C,plc)的多态性。结果 250株临床分离结核杆菌中,北京家族菌株184株占73.60%,非北京家族菌株66株占26.40%。该地区结核杆菌的plc基因呈多态性,250株结核杆菌中分别有13.20%,15.20%和16.40%的菌株含突变的plcA,plcB和plcC基因,突变率较低,而plcD基因突变率高达97.20%。北京株与非北京株的plcA,plcB和plcC基因突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而plcD基因突变率未发现差异(χ2=0.322,P=0.571)。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plc基因突变可能会减弱菌株毒力,而北京株中该基因突变较少,可能因此导致该家族菌株在本地区的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109.
《Vaccine》2016,34(46):5579-5586
Neutralizing antibody (NAb) can dampen the immunogenicity of adenovirus (Ad) vector-based vaccine. Vector systems based on human adenovirus type 41 (Ad41) have been constructed and used to develop recombinant vaccines. Here, we attempted to study the seroprevalence of NAbs to Ad5 and Ad41 among children and adults in Qinghai province, China. The positive rates (titer  40) of Ad5 and Ad41 NAb in adults from Xining city were 75.7% and 94.7%, respectively. The moderate/high-positive rates (titer  160) of NAb were quite close between the two viruses in adults (70.4% for Ad5 and 73.5% for Ad41). Age-dependent increase of NAb seroprevalence was observed for both viruses in children. NAb-positive rate of Ad41 reached 50% at 3.3–4.6 years of age for children from Chengxi district, Xining city, approximately 1.5 years earlier than that of Ad5 did. Interestingly, NAb level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sanitary conditions among young children. For Ad5, 8–15% children (0.2–3.0 years of age) from city or town, where the sanitations were relatively better, had moderate/high-positive NAb, while the same rate was 62% for children from villages. For Ad41, 22% children from city, 47% from town and 88% from villages possessed moderate/high-positive NAb.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NAb titer distributions on the application of Ad41-vectored vaccines was discussed in detail. Ou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children from places with poor sanitations should be included for comprehensive Ad NAb seroprevalence studies, and provided insights to the applications of Ad41 vectors.  相似文献   
110.
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主体省份,地理气候特殊,自然生存条件恶劣,为寄生虫及其宿主提供了独特的生活环境。本文结合现有的研究资料对青海省人体和人兽共患内寄生虫种类制定名录,对其地理分布进行整理,同时讨论其危害性及防治现状,为这一地区的寄生虫病防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