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39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高剂量富硒植物硒对胃癌模型大鼠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对比研究长期摄入高剂量不同富硒植物硒对大鼠重要肝指标的影响,为安全合理利用不同植物硒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发大鼠胃癌模型,连续灌喂四种高剂量不同富硒植物硒17w,于18w末测定大鼠肝脏硒累积、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结果:摄入富硒青花菜、富硒红羽、富硒绿羽的大鼠肝硒水平显著高于摄入富硒大蒜。补充植物硒显著降低了大鼠的肝MDA水平,提高了肝GPx活性。富硒大蒜高、低剂量组大鼠肝MDA含量差异显著,而GPx活性差异不显著。结论:长期摄入高剂量富硒大蒜后,动物肝组织低硒累积可作为富硒大蒜高安全性的重要依据。植物硒可通过GPx清除肝组织MDA,防止肝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32.
北京市居民营养补充剂使用现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各类人群营养补充剂的使用现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共抽取北京市6区县4561人,问卷调查其营养补充剂的使用情况及相关情况。结果北京市居民营养补充剂的使用率为11.9%(标化率为10.1%),男性为9.0%(标化率为7.7%),女性为14.5%(标化率为12.4%)。使用率最高是维生素-矿物质复合补充剂。不同年龄、经济水平、文化水平、健康状况以及健康相关行为不同的人群,营养补充剂的使用率不同。结论北京市居民营养补充剂使用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危险性评估技术在化学性危害的危险性评估中的合理应用,为进一步制定有关限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国内外危险性评估技术的应用,按照危险性评估的框架对不同种类的化学性危害的危险性评估技术进行分析。结果从危害的识别、危害特征的描述、暴露量评估、危险性特征的描述四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不同类别的化学性危害的危险性评估技术的选择与应用。结论危险性评估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在实际工作中针对特定的化学危害采用适宜的评估技术是为食品安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34.
目的在我国城市居民代表性膳食条件下,探讨青年女性膳食钙吸收与VDR基因Fok I酶切多态性间的关系。方法从300名18~23岁女青年学生中筛选出40名受试对象,并通过特定引物对VDR基因扩增产物以限制性内切酶Fok I酶切电泳条带分布来分基因型。3 d代表性膳食适应后,开始为期12 d的代谢试验。研究对象所摄取的食品和饮品为我们设计的城市代表性膳食,称重(包括饮水)并采集备份样品分析测定;完整采集研究对象的粪便和尿液。测定并计算出每位研究对象膳食钙的吸收率。结果被研究者膳食钙含量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中青年女性的摄入量接近或与成年女性膳食营养推荐摄入量接近;不同VDR基因Fok I酶切型别的青年女性膳食钙吸收率不同,呈现如下趋势:ff相似文献   
35.
王小莉  杨大进  李燕俊 《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528-1528,1547
食品中糖精钠测定的国家标准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食品样品的预处理是关键。通过改进果汁饮料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可以提高糖精钠的检出率。将果汁饮料进行稀释,用乙醚提取,碳酸氢钠反萃取,然后再进行离心、过滤后进样,测得柱压大幅升高。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抗性淀粉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观察抗性淀粉(RS)及其不同类型的摄入对大鼠肠道常见菌群的影响。方法将32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喂以不含RS的饲料、含6%二型抗性淀粉(RS2)、含12%RS2和含6%三型抗性淀粉(RS3)饲料4周。收集大鼠实验前后的粪便,检测其pH值和5种常见菌群(大肠杆菌、拟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的分布。饲养4周后,处死大鼠取其盲肠内容物,检测其pH值和短链脂肪酸(SCFA)的含量。结果RS2和RS3均可明显增加大鼠粪便中双歧杆菌菌落数(P<005),显著减少肠球菌落数(P<005);盲肠内容物的SCFA随RS2摄入增加而增加,12%RS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也高于6%RS2组(P<005);RS可降低大鼠盲肠内容物和粪便的pH值(P<005),降低效果随RS摄入量增加而加大,且RS3组优于RS2组(P<005)。结论抗性淀粉可明显改善机体的肠道菌群,并增加其酵解产物SCFA,降低肠道pH值,从而发挥对机体的健康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利用2002年全国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建立我国婴幼儿喂养指数,评价喂养情况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喂养方式,选择母乳喂养、是否用奶瓶喂养、膳食多样性、食物频率等变量,建立喂养指数评分体系,评价喂养指数评分与年龄别体重(WAZ)、年龄别身长(HAZ)和身长别体重(WHZ)关系。结果城乡婴幼儿喂养指数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01),随着婴幼儿月龄的增加,喂养指数评分显著增加(P<0.05),喂养指数得分与WAZ、HAZ和WHZ显著相关(P<0.05)。结论喂养指数可以作为一项综合判断婴幼儿喂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8.
加速度计对成人日常体力活动测量效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加速度计(CSA)测量成年人日常体力活动的效度进行验证并提出根据 CSA数据预测能量消耗的方程。方法 选取 72 名北京市居民,年龄(43.6±4.0)岁,男性 33 名,女性 39名,作为调查对象,佩带7天CSA,在同一期间采用双标水方法(DLW) 测量能量消耗,包括平均每天总能量消耗(TEE)、平均每天体力活动能量消耗(AEE)和体力活动水平(PAL)作为验证标准。结果通过CSA测量的平均每天活动计数(AC)与TEE、AEE和PAL之间均呈显著相关,偏相关系数 r 分别为0.31、0.30、0.26(P<0.05)。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影响TEE的因素包括去脂体重或体重指数、AC(R2=0.52~0.70),影响AEE的因素包括AC、性别和去脂体重(R2=0.25~0.32)。结论 CSA能准确测量中国成年人日常体力活动模式,AC可以解释TEE和AEE的变异。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从门诊腹泻病人粪便分离的88株沙门菌进行检测分型。方法利用优化的MALDI-TOF-MS实验条件对沙门菌进行检测和鉴定分型,并与血清学分型、耐药分型和PFGE分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反映亲缘关系的差异水平值为100时,88株沙门菌被分为15个MALDI-TOF-MS型别。MALDI-TOF-MS分型结合耐药表型分型,可以将88株沙门菌分成44个亚型;MALDI-TOF-MS分型结合血清学分型,可以将88株菌分成46个亚型。MALDI-TOF-MS分型结合PFGE分型,可以将88株菌分成64个亚型。说明MALDI-TOF-MS在沙门菌分型中具有很好的分型能力。结论MALDI-TOF-MS方法在检测与鉴定食源性病原菌中具有稳定、重复性好的特点,可成为食源性致病细菌分析鉴定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40.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intake of soy foods and soy isoflavones by rural adult women and potential determinant factors. Soy food consumption and information on age, education and medical history were collected on 1,188 subjects in Gansu Province and Hebei Province, China using a 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 to gather data on food intake over the past year. Weight and height were simultaneously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139 (95.9%) rural women consumed soy foods in the past year. The average intake of soy foods and isoflavones was 38.7 +/- 58.2 (median = 23.5) g/d and 17.7 +/- 26.6 (median= 8.9) mg/d, respectively. Tofu accounted for the most contribution to their intake. The soy isoflavone intake ranged between 0-35 mg/day in 89.2% of subjects. Gansu women had higher intakes of soy foods and isoflavones than Henbei women (P< 0.05). Women aged 41-50 years consumed less soy foods and isoflavones than the 20-30-year olds and 31-40 year olds(P < 0.05). The intake of soy foods (P< 0.01) and isoflavones (P< 0.01) by women who experienced secondary education or abov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lliterate women. Women without a medical history had a higher soy isoflavone intake than women with a medical history,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intake of soy isoflavones by Chinese rural adult women was much higher than women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 distribution of intake was skewed to the right and varied among women in regard to region, age group and education 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