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9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国内批准上市的灭活流感疫苗为三价(ⅡV3)和四价(ⅡV4)疫苗,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流感疫苗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属于第二类疫苗,实行自愿、自费接种。为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中国CDC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2014年版指南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本指南主要更新了以下内容:流感的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流感疫苗的种类、2018-2019年度流感疫苗抗原组份、ⅡV3和ⅡV4疫苗的免疫反应、免疫持久性、免疫原性、效力、效果、安全性、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等;并基于现有的科学证据,提出了2018-2019年度流感疫苗预防接种的建议。本指南建议:原则上,接种服务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且无禁忌证的人提供接种服务。对可接种不同类型、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为降低高危人群罹患流感及感染后发生严重临床结局的风险,指南推荐6月龄至5岁儿童、≥60岁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为优先接种对象;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6月龄至8岁儿童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2017-2018年度或以前接种过≥1剂次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1剂次;≥9岁儿童和成年人仅需接种1剂次。建议各地防疫部门在疫苗供应到位后尽快安排接种工作,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对10月底前未接种的对象,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接种服务;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流感疫苗。本指南适用于从事流感防控相关的各级CDC工作人员,预防接种点的接种人员,各级医疗机构儿科、内科、感染科等医务人员,以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42.
43.
血瘀证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型,活血化瘀法是其主要治法。本文对活血化瘀类中药在血瘀证及其病证结合状态下的药动学、药物代谢和组织分布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活血化瘀中药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提供参考,为其药效物质的揭示、配伍和组方规律的阐明提供可能,为中医血瘀证的有效治疗及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但目前相关研究多为动物体上的研究,且存在研究碎片化、不系统的问题,尚需更多的顶层设计,助力中医血瘀证的靶向和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无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特征。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收集、汇总河南省含有无症状感染者的聚集性疫情,描述其流行特征,分析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流行特征的差异。结果 共报告聚集性疫情257起,其中41起有无症状感染者,包含84例无症状感染者,占全省无症状感染者的74.34%(84/113)。无症状感染者聚集性疫情分布在11个地市,涉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208例,平均每起波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5.07(2~19)例,16起(39.0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5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以聚集性疫情调查为主,确诊时间晚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河南省各地市无症状感染者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比率,以商丘市最高,为26.02%。无症状感染者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比较,性别分布流行病学史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及职业的分布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症状感染者≤40岁者占58.33%,学生、儿童占28.57%,确认者分别占21.77%、4.03%。结论 无症状感染者在年龄和职业分布上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存在差异。聚集性疫情调查是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的主要途径,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有效的隔离管理是正确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了解河南省60~76岁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5―2019年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选择年龄60~76岁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数据,采用χ2检验、Cochran-Armitage趋势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患病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结果  河南省60~76岁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31.59%,女性高于男性(χ2 =369.65,P < 0.001),城市高于农村(χ2 =135.50,P < 0.001),高中以下高于高中及以上人群(χ2 =22.60,P < 0.001),不吸烟、不饮酒人群患病率高于吸烟、饮酒人群(均有P < 0.001)。高血压、高血糖、中心型肥胖患病率均较高,分别为65.14%、51.17%、47.01%,女性、高龄、城市、已婚、饮酒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高(均有P < 0.05)。  结论  河南省60~76岁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以及高血压、高血糖、中心型肥胖患病率较高,建议提高早期筛查力度和筛查范围,将关口进一步前移,筛出糖尿病前期和中心型肥胖前期的人群进行全面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糖尿病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利用健康讲座和同伴教育,提升老年人对慢性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相似文献   
46.
Opportunistic screening for osteoporosis can be performed using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 imaging obtained for other clinical indications. In this study we explored the CT-derived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and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from thoracic LDCT in a large population cohort of Chinese men and women. A total of 69,095 adults (40,733 men and 28,362 women) received a thoracic LDCT scan for the purpose of lung cancer screening between 2018 and 2019, and data were obtained for analysis from the China Biobank Project, a prospective nationwide multicenter population study. Lumbar spine (L1–L2) trabecular volumetric bone mineral density (vBMD) was derived from these scans using 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QCT) software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QCT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osteoporosis were applied. Geographic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were assessed and the age-standardized, population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in Chinese men and women was estimated from the 2010 China census. The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by QCT for the Chinese population aged >50 years was 29.0% for women and 13.5% for men, equating to 49.0 million and 22.8 million, respectively. In women, this rate is comparable to estimates from 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 but in men, the prevalence is double. Prevalence varied geographically across China, with higher rates in the southwest and lower rates in the northeast. Trabecular vBMD decreased with age in both men and women. Women had higher peak trabecular vBMD (185.4 mg/cm3) than men (176.6 mg/cm3) at age 30 to 34 years, but older women had lower trabecular vBMD (62.4 mg/cm3) than men (92.1 mg/cm3) at age 80 years. We show that LDCT-based opportunistic screening could identify large numbers of patients with low lumbar vBMD, and that future cohort studies are now require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utility of such screening in terms of fracture prevention and supporting national health economic analyses. © 2020 The Authors. 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 published by Wiley Periodicals LLC on behalf of American Society for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 (ASBMR)..  相似文献   
47.
目的 了解河南省2002-2013年感染HIV孕产妇分娩婴儿的母婴传播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随访研究的方法,分别在婴儿满1、3、6、9、12、18月龄时进行随访,收集2002-2013年度孕产妇检测及感染HIV孕产妇所分娩婴儿的有关干预信息,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妊娠分娩、抗病毒药物应用、婴儿存活及18月龄HIV检测等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HIV母婴传播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0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共对8 621 554名孕产妇进行了HIV抗体检测,发现阳性孕产妇共2 264人,检测阳性率0.03%,孕产妇HIV检测阳性率呈现逐年递减趋势(χ2=4.871,P=0.027)。所分娩的1 530名婴儿中,有1 384人存活且满18月龄,已死亡婴儿92人,失访54人。已经检测的满18月龄的1 384名婴儿中阳性60人,阴性1 324人,存活婴儿累计母婴传播率4.34%,校正累计母婴传播率6.33%。产妇孕早期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OR=0.26,95% CI:0.09~0.77),产妇及婴儿进行抗病毒药物阻断(OR=0.42,95% CI:0.21~0.82),婴儿采取人工喂养(OR=0.06,95% CI:0.02~0.21)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保护因素,产妇分娩过程采取侧切操作(OR=3.91,95% CI:1.74~8.80)是其危险因素。结论 河南省孕产妇HIV检测阳性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并呈现逐年递减趋势,HIV的母婴传播率较高,应进一步加强并完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河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2014-2016年河南省SFTS疫情监测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SFTS病例分布特征,采用公共卫生地理信息系统(PHGIS)1.7.0软件绘制SFTS空间分布图。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014-2016年河南省共报告SFTS病例2 781例,死亡34例,平均病死率为1.22%。不同年份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FTS病例主要集中在4-10月,占病例总数的96.66%,5月为发病高峰。春、夏、秋季发病多于冬季。病例分布在8个地市26个县(区)。病例主要集中在豫南地区,信阳市发病最多,占全省病例总数的97.59%,其年均发病率为17.22/10万,高于全省平均发病率(0.98/10万)水平(P<0.01)。6个县(区)有死亡病例报告,占病例报告县(区)总数的23.08%。河南省SFTS存在局部空间区域高度聚集和个别县(区)散在发生两种发病模式。河南省报告SFTS病例的县(区)数逐年增多,疫区范围不断扩大,呈现由南向北逐渐扩散趋势。结论 河南省SFTS发病具有时间上的季节性和空间上的高度聚集性特征,应针对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发病趋势,制定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建立以三门峡市手足口病发病数据为基础的整合滑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 ARIMA),并利用该模型对三门峡市手足口病的发病数进行预测。 方法 以三门峡市2008年1月—2017年12月的手足口病月发病数据为基础差分平稳化后经过文献查阅和验证建立最优ARIMA,并对2018年1月—12月的手足口病发病数进行预测,通过与实际值的比较评价预测效果。 结果 三门峡市手足口病发病预测模型为ARIMA(1,1,1)×(0,1,1)12 ,模型各项参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拟合优度检验BIC=0.287,残差序列为白噪声序列(P=0.10),拟合效果较好。预测了三门峡市2018年1—12月的手足口发病数,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1—2月预测值与实际值符合度较高。 结论 拟合的三门峡市手足口病发病序列模型ARIMA(1,1,1)×(0,1,1)12效果较好,可用于对三门峡市手足口病发病趋势进行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50.
袁鹏  李蕊  杨瑞春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9):1092-1095
目的 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保健食品中8种糖的含量。 方法 超声辅助加热溶剂萃取保健食品样品中的8种糖(木糖、果糖、山梨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和棉籽糖);采用NH2P-50-4E色谱柱,以乙腈-0.1%三乙胺水溶液为流动相,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保健食品中8种糖。 结果 在5.0~400.0 mg/L范围内,色谱峰面积的对数与8种糖质量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最低检测质量浓度范围为5.0~20 mg/L,检测精密度<1.5%,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6.7%~104.5%。 结论 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适用于保健食品中多种糖的含量测定,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和准确灵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