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6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4 毫秒
231.
目的:探讨基于熵权的等效数值法在促透剂促透效果综合评价中的运用。方法:以扑热息痛为模型药物,利用离体透皮吸收装置,研究氮酮、薄荷醇、樟脑、油酸、丁香油、荆芥油、藿香油促透剂在离体兔背部皮肤上的透皮行为,计算渗透系数、稳态流量、滞后时间、增渗倍数,运用基于熵权的等效数值法对促透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丁香和2%樟脑对扑热息痛的促透效果最好,1%氮酮、2%荆芥油、2%薄荷醇、2%油酸次之,2%广藿香最差。结论:基于熵权的等效数值评价法可客观地、公正地评价促透剂的促透效果。  相似文献   
232.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预防和治疗宫颈尖锐湿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4例女性宫颈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组第一次先行CO2激光治疗,然后外敷10%5-氨基酮戊酸(ALA)于宫颈处;3h后照光。每周1次,共3次。另一组只进行CO2激光治疗,不进行光动力治疗。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ALA-PDT组患者经过3次治疗后,未复发率达81.8%;对照组未复发率为40%,ALA-PDT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ALA-PDT是一种简单,高效,不良反应轻微的治疗宫颈尖锐湿疣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233.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糖尿病大鼠心肌PAI-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的影响,分析运动防治糖尿病并发心肌病的生物学机制。方法:81只6周龄雄性SD大鼠经6周高脂高糖膳食喂养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后,随机挑选43只分为糖尿病安静对照组(DMC)10只,糖尿病运动1组(DME1)、2组(DME2)和3组(DME3)各11只,3个运动组每天分别进行1 h速度为10 m/min(相当于30%VO2max)、15 m/min(相当于50%VO2max)、20 m/min(相当于70%VO2max)低、中、高三种强度跑台运动,5d/w,实验6周末检测存活的39只大鼠的血糖(FBG)、糖化血清蛋白(GSP)与胰岛素(FINS)等糖代谢相关指标和心肌纤溶系统指标心肌PAI-1,血清NO、eNOS、T-NOS。结果:与糖尿病安静对照组比较,3个运动组大鼠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均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水平均升高,其中三运动组FBG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中强度运动组GSP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强度组FINS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安静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强度运动组大鼠心肌PAI-1均显著降低(P<0.05,P<0.01,P<0.01),血清NO显著升高(P<0.05,P<0.01,P<0.05),eNOS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P<0.01)。低强度运动组T-NOS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中强度运动能较好控制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不同强度有氧运动能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PAI-1及血清NO、eNOS、T-NOS水平,对预防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34.
叶红  曾卿 《海南医学》2012,23(11):85-87
目的分析宫颈癌的MRI表现,探讨宫颈癌的MRI诊断及在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我院53例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患者在术前或治疗前后行MRI检查,通过观察肿瘤的位置、信号及侵犯范围,将宫颈癌MRI的影像学分期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癌T2WI较易发现病变,呈稍高或高信号,与低信号的宫颈基质和高信号的子宫内膜、宫旁组织形成良好的对比,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增强T1WI压脂扫描可见轻度强化。定位诊断的准确率达94.3%,分期准确度达成88.7%。结论 MRI在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中起着重要作用,能为宫颈癌提供客观、准确的判断,有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235.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在慢性荨麻疹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在慢性荨麻疹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对12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和16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检验。结果: 12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自体血清皮肤试验有41例阳性,阳性率为33.9%,而健康对照组全部阴性,两组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是否存在自身抗体的初筛检查中,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6.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依复方氧化锌搽剂中依沙吖啶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kmaDiamonsidC18柱,甲醇-乙腈-水(60:3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69nm,柱温为30℃。结果:依沙吖啶的线性范围为4.14~16.54μg·ml-1,r=O.9997;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1.3%。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复方氧化锌搽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37.
4种商品化支原体液体培养试剂盒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比较4种商品化支原体液体培养鉴定检测试剂盒,评价不同厂家支原体试剂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相同条件下,选择4种支原体液体培养鉴定试剂和固体培养法对90例保存的临床标本分别进行检测。结果以固体培养法结果为“金标准”,按试剂说明要求,4种支原体液体培养试剂24小时对解脲支原体(Uu)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进口试剂IST为96%和100%、国产试剂1为44%和100%、国产试剂2为68%和100%、国产试剂3为18%和100%;48小时对人型支原体(M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进口试剂IST为95%和100%、国产试剂1为65%和100%、国产试剂2为2.5%和100%和国产试剂3为0%和100%。固体培养结果与进口IST支原体液体培养试剂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国产的3种试剂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进口IST支原体液体试剂培养鉴定结果与固体培养结果符合率最高,其他3种试剂与固体培养结果符合率较差,结果提示临床检测时,选用支原体液体培养鉴定试剂应慎重。  相似文献   
238.
目的观察1-磷酸鞘氨醇受体1(S1PR1)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葡萄糖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孵育法获得AGE-BSA,分为对照组、BSA组和AGE-BSA组,采用CCK-8实验检测平滑肌细胞增殖能力,采用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平滑肌细胞迁移能力,并进一步观察BSA和AGE-BSA在有或无S1PR1拮抗剂VPC23019/激动剂SEW2871预处理后的细胞增殖和迁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SA和AGE-BSA均能诱导HUASMC增殖和迁移,AGE-BSA的作用比BSA更加显著(P0.05);S1PR1拮抗剂VPC23019可以明显抑制BSA和AGE-BSA诱导的HUASMC增殖和迁移;S1PR1激动剂SEW2871本身就可以促进HUASMC增殖和迁移,并且进一步促进BSA诱导的HUASMC增殖和迁移,而对AGE-BSA诱导的HUASMC增殖和迁移没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结论血浆白蛋白本身对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糖基化修饰的白蛋白这一作用更加明显;S1PR1的激活参与了BSA和AGE-BSA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AGE-BSA对S1PR1的激活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39.
Graphical abstract
  1. Download : Download high-res image (146KB)
  2. Download : Download full-size image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