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5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35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1101篇
内科学   211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80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科学   268篇
综合类   1185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79篇
眼科学   165篇
药学   503篇
  1篇
中国医学   607篇
肿瘤学   7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652篇
  2011年   599篇
  2010年   479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 毫秒
11.
目的:观察改良松解术式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2005年采用肛门后横切口耻骨直肠肌全束部分切断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31例。结果:手术总有效率为96·8%。平均住院时间(10·58±2·35)d,平均切口愈合时间(12·16±2·08)d。结论:采用肛门后横切口耻骨直肠肌全束部分切断术的方法疗效确切,具有并发症少、切口愈合时间快和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卒中急性期病人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卒中急性期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9月-2006年9月在3家协作医院住院的卒中急性期238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实验组按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卒中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对入选的病人在入院第1周内和4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及ADL的评定。[结果]4周后实验组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ADL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可促进肢体的功能恢复,提高病人的ADL。  相似文献   
13.
皮肤病患者焦虑水平评估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霞  代喆  江雪梅  蒲晓英 《西部医学》2009,21(7):1230-1231
目的正确评估皮肤疾病患者的焦虑水平,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36例皮肤病患者采用状态-特质量表(STAI-FormY)进行心理状态评估。结果133例患者状态焦虑阳性47例,总阳性率35%,其中神经性皮炎阳性数23例,阳性率59%(23/39),天疤疮阳性数7例,阳性率58%(7/12),慢性荨麻疹阳性数8例,阳性率53%(8/15),湿疹阳性数2例,阳性率20%(2/10),带状疱疹阳性数5例,阳性率14%(5/36),过敏性紫癜阳性数2例,阳性率12%(2/16)。患者总体状态与特质焦虑评分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81,P〈0.001)。结论住院皮肤疾病患者存在较多的焦虑状态,通过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能较准确的找出焦虑者。  相似文献   
14.
近存活期分娩(PVB)儿各组织系统发育极不成熟,易发生各种器官功能损害和并发症,预后常不佳。目前关于PVB儿出生后早期管理的报道不多,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仍是围产医学所面临的挑战。经有效的新生儿复苏和呼吸循环支持、积极的营养支持和喂养、防治感染、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管理、积极处理早产儿相关并发症,以及发育支持护理、家庭参与式护理等一系列个体化管理和精细化护理,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功救治了1例胎龄23周,出生体质量(BW)为450 g的PVB儿。本文通过总结1例PVB儿的出生后早期管理,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提高BW<500 g的PVB儿存活率并获得良好预后提供经验及借鉴。  相似文献   
15.
背景 小儿遗尿症是儿科常见病之一,有效的小儿遗尿症诊疗指南有助于症状的规范化控制和缓解,而制定高质量的临床实践指南是提高小儿遗尿症诊疗水平的重要方式。目的 基于AGREEⅡ和RIGHT工具,评价2010年以来国内外发布的小儿遗尿症指南和专家共识的质量,以期为临床实践及后续指南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PubMed(补充检索医脉通、世界卫生组织以及英国国家临床示范研究所等数据库)2010-01-01至2022-01-31公开发表的小儿遗尿症相关的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采用AGREEⅡ和RIGHT工具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和报告质量。根据AGREE Ⅱ工具评价结果,将各指南/共识推荐等级评定为“推荐(A级)”“更新后推荐(B级)”和“不推荐(C级)”。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 纳入8部指南和5部专家共识。共形成推荐意见185条,其中44条为诊断评估方面的意见,140条为治疗方面的推荐意见,1条为随访推荐意见。AGREEⅡ工具评价结果显示,范围和目的、参与人员、严谨性、清晰性、应用性和独立性6个领域的总得分(报...  相似文献   
16.
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功能测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高敏度的脑成像技术如CT、MRI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发现了许多临床上无明显症状、体征或症状、体征与既往卒中史不相关的梗死灶 ,称之为无症状性脑梗死 (asymptomaticinfarct)或静止性脑梗死(silentcerebralinfarction ,SCI)。虽然这些病人经传统的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明显的异常 ,但有学者认为他们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精细运动障碍及情感障碍等。本文对 38例SCI及 30例对照组进行了认知功能、记忆、精细运动、感知觉及情感等方面的评价 ,有利于SCI以及血管性痴呆的早期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b值条件下心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相关参数的一致性。方法对30名健康志愿者行左心室中间部IVIM扫描,以双指数模型获取IVIM参数值慢速表观弥散系数(ADCslow)、快速ADC(ADCfast)及灌注分数f。比较9个b值(0、20、50、80、100、120、200、300、500 s/mm^2)与7个b值(0、20、80、100、200、300、500 s/mm^2)条件下所测参数值的差异,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2名医师测量参数结果的一致性,以Bland-Altman检验分析不同b值条件下所测参数的一致性。结果9个与7个b值条件下ADCslow、ADCfast及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2名医师测量IVIM参数的组内及组间一致性均较好(ICC均≥0.66,P均<0.05)。Bland-Altman图显示,9个与7个b值时ADCslow的平均偏差为-0.07×10-3 mm^2/s,一致性界限(-1.87,1.73);ADCfast的平均偏差1.57×10-3 mm^2/s,一致性界限(-72.64,75.77);f的平均偏差1.17%,一致性界限(-13.45,15.79)。结论9个与7个b值条件下心脏IVIM成像各参数值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介绍立体一定向微电极导向射叔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 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微电极细胞电生理记录技术进行术中靶点监测,对108例帕金森病人的苍白球和(或)丘脑腹外侧核进行射频毁损术治疗。结果 手术效果优良,原有症状术后改善率98.1%,无永久并发症。结论 立体定向微电极导向射频毁损术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现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 ,研究十二指肠液反流对食管上皮的损伤及评价铝碳酸镁对食管粘黏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16 0只SD大鼠 ,♂ ,2 0只为正常空白对照 (C组 ) ,14 0只行全胃切除 +食管空肠吻合术 ,术后 2周存活的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予以铝碳酸镁管喂 ,B组管喂等量的生理盐水 ,术后 10周处死所有的大鼠 ,对食管上皮进行大体形态、病理学及电镜观察。结果 A、B两组的食管有程度不同的反流性食管炎 ,组织学表现为炎症、糜烂、溃疡、鳞状上皮增生、Barrett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B组的炎症程度重于A组 (P <0 .0 1) ,Barrett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 (P <0 .0 5 )。B组有 1例食管微灶腺癌形成。扫描及透射电镜发现B组有Barrett化生的食管上皮典型分泌型肠上皮的特征。结论 铝碳酸镁能有效保护十二指肠液反流的食管粘黏 ,预防及治疗因其所致的多种病理学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脑出血机理。方法 将54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针刺组。采用脑内注血法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兔脑出血模型。选水沟、风府、曲泽、内关、三阴交、血海、太溪穴。观察针刺对急性脑出血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脂质(LPO)影响。结果 模型组和针刺组SOD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并以模型组降低最为明显。脑出血后24h、72h针刺组SOD均明显高于模型组。脑出血后72h,模型组SOD较24h进一步降低;针刺组较24h明显升高。脑出血后1星期,模型组SOD较72h有所升高,但仍显著低于针刺组;针刺组SOD明显高于24h。模型组、针刺组LPO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并以模型组升高最为明显。脑出血后24h和72h,针刺组LPO均明显低于模型组。脑出血后72h,模型组、针刺组LPO较24h升高。脑出血1星期,针刺组和模型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模型组、针刺组LPO较24h均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72h水平。结论 在脑出血急性期,针刺可显著增强脑SOD活性,显著降低LPO含量,能稳定地增强脑出血兔抗自由基酶活性并降低脑出血后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