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96篇
  免费   1681篇
  国内免费   1066篇
耳鼻咽喉   304篇
儿科学   210篇
妇产科学   233篇
基础医学   1990篇
口腔科学   678篇
临床医学   2940篇
内科学   2129篇
皮肤病学   155篇
神经病学   1076篇
特种医学   5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527篇
综合类   5240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1828篇
眼科学   400篇
药学   2150篇
  33篇
中国医学   2179篇
肿瘤学   103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332篇
  2022年   755篇
  2021年   1051篇
  2020年   1087篇
  2019年   768篇
  2018年   816篇
  2017年   679篇
  2016年   756篇
  2015年   872篇
  2014年   1625篇
  2013年   1412篇
  2012年   1849篇
  2011年   1956篇
  2010年   1600篇
  2009年   1313篇
  2008年   944篇
  2007年   1380篇
  2006年   1320篇
  2005年   870篇
  2004年   657篇
  2003年   368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187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91.
92.
目的 分析主观症状及实验检查对早期干眼症患者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55例(109眼)已确诊的早期干眼症患者(无或仅伴有轻微体征)的临床症状及实验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比较。结果 患者中主观症状所占比率:干涩感94%,视疲劳感82%,异物感74%,明显高于其他症状(P〈0.05)。实验检查的阳性率: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35%,泪膜破裂时间检查(break-up time,BUT)85%,角结膜荧光素(fluorescent,FL)染色60%,其中BUT阳性率明显高于SIt和FL(P〈0.05)。结论 主观症状及实验检查可为早期干眼症诊断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93.
Human lymphocytes pre-exposed to 10 mGy or 50mGy of X-rays become less sensitive to subsequent large dose irradiation,exhibited lower rate of chromosome aberration than expected.This adaptive response could be inhibited by cycloheximide,a protein synthesis inhibitor for successive 2h period ranging from 0.5h before to 4h after the low dose exposure,indicating that the adaptive response was directly related with the protein synthesis.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Creutzfeldt—Jakob病(CJD)脑组织内14-3-3蛋白表达及其诊断意义。方法实验组为5例cJD额叶组织,对照组为4例非CJD额叶组织。采用14-3-3B和s抗体,通过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检测。并参照K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Pr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129基因型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5例脑组织14—3-3蛋白有较多地表达,其中3例灰质与星形胶质细胞尤著。其表达程度与PrP沉积类型有关,而与PrP129基因型无关。对照组4例中除2例急性脑挫伤仅个别神经细胞有表达外,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与额颞叶痴呆灰质和白质均无表达。结论14-3.3蛋白在脑内较多地表达,有利于CJD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95.
研究发现,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的生成,如果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就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以血管相关抗原为靶点的疫苗可以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或体液免疫反应,抑制血管的形成,从而起到阻止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作用.目前,针对肿瘤血管生成的疫苗治疗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及肿瘤治疗的新策略.本文就目前所进行的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疫苗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6.
大鼠臂丛神经根吻合后脊髓病理改变和轴突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臂丛神经根椎孔外断裂后神经根直接吻合的可行性.方法 取4~6月龄SD大鼠48只,雌雄不限,体重250~300 g.手术分离左侧C5~7神经根至臂丛神经干部,于椎孔外根干交界部位切断C5~7神经根,切断后即刻吻合(实验侧);右侧不作处理(对照侧).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于术后3周,3、6个月取材,行大体、组织学观察及BDA神经示踪技术,观察肱二头肌湿重变化,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和神经元内尼氏体数目及形态的改变,周围神经纤维再生数目、距离,轴索和髓鞘发育情况.结果 大鼠术后存活良好.实验侧术后呈跛行步态,出现展爪反射;3个月后展爪反射消失;对照侧正常.大体观察,实验侧术后6个月内神经粘连加重,吻合口两侧神经干干瘪,无光泽;对照侧正常.术后3周和3个月实验侧及对照侧肱二头肌湿重分别为(0.28±012)、(1.37±0.33)g和(0.58±0.10)、(1.36±0.35)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分别为(1.39±0.31)、(1.37±0.38)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侧脊髓和上干改良Marsland与LFB双重染色后观察脊髓内神经元数目减少,胞体由肿大到皱缩,细胞核和尼氏体减少;上干内染色完整的神经纤维逐渐增多,神经轴索较细,髓鞘淡染.术后3周、3个月、6个月实验侧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数目分别为对照侧的84.5%±3.2%、74.4%±4.5%、73.7%±3.8%.实验侧肱二头肌HE染色观察术后3个月内变性明显,之后逐渐恢复;对照侧无明显变性.术后6个月神经纤维BDA染色观察:神经越靠近近端,髓鞘着色越明显,轴突越粗大:越靠近远端时情况相反,并可见到轴突中断.肌皮神经入肌点处偶见阳性标记的神经髓鞘和轴突.结论 臂丛神经根椎孔外断裂即刻吻合后,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坏死比率为20%~30%,残存神经元多为受损神经元,再生神经纤维表现为动力不足和发育不全,对终末器官功能恢复无意义.肱二头肌恢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7.
目的通过对CJD病人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与总tau蛋白比值的研究,探讨其对散发性CJ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3例散发性CJD、11例其它痴呆及29例非痴呆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同时测定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与总tau蛋白的比值。结果1.CJD组与其它两组相比,p-tau/t-tau的比值有明显差异(P<0.05)。2.在CJD组高浓度的磷酸化tau蛋白与进展快,病程短有关(P<0.01)。结论测定p-tau/t-tau的比值有助于CJD与AD等痴呆类疾病的鉴别,对判定预后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174G/C、-572C/G及-597G/A的多态性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及非EM育龄女性(对照组)中的分布.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选取98例EM患者,其中轻、中、重型(即Ⅱ、Ⅲ、Ⅳ期)分别为22、35、41例,以99名非EM育龄女性外周血白细胞为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IL-6基因启动子-174、-572及-597的多态性,比较两组IL-6启动子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对两组间基因多态性存在明显差异的基因位点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IL-6基因启动子-174位点的GG、CG和CC基因型在EM组中分别为100%、0%、0%,在对照组中分别为98.99%、1.01%、0%,两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572位点的CC、CG和GG基因型在EM组中分别为55.10%、42.86%、2.04%,在对照组中分别为70.71%、28.28%、1.01%,两组的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所有实验对象-597位点的基因型均为GG型,两组均无GA及AA基因型存在;-572位点的CC、CG和GG基因型在轻型EM组中分别为59.09%、40.90%、0%,在中型EM组中分别为54.29%、42.86%、2.85%,在重型EM组中分别为53.66%、43.90%、2.44%,轻、中、重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IL-6基因启动子的-174位点变异率极低,-597位点末发现变异,以上两位点基因变异与EM的发病无明显相关性;而启动子-572位点的多态性分布与EM的发病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99.
穿蛭膏治疗骨质增生性疾病13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穿蛭膏对中老年骨质增生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0例骨质增生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两组均给予口服乐力钙常规补钙治疗。此外,治疗组使用穿蛭膏贴敷,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使用天和骨通贴膏,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及疗效调查追踪。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6%;对照组治总有效率为81.82%。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穿蛭膏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骨质增生性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0.
鹿茸有效成分对小鼠肝脏RNA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本祥  陈晓光  张伟 《药学学报》1990,25(5):321-325
多次给小鼠po鹿茸多胺30mg/kg,对[3H]leucine和[3H]uridine掺入肝组织蛋白和RNA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庸茸非多胺则无此作用;当腐胺剂量为21mg/kg时,不仅促进[3H]leucine和[3H]uridiae掺入肝组织蛋白和RNA,也促进[3H]uridine掺入肝细胞核的RNA中,并增强RNA聚合酶的活性;精脒在剂量为8mg/kg时,仅对[3H]leucine掺入肝组织蛋白有促进;而精胺在1mg/kg时,没有观察到上述各种现象。此结果提示,鹿茸多胺类物质是鹿茸中刺激小鼠肝组织蛋白和RNA合成的主要活性物质,这 种刺激小鼠肝组织蛋白和RNA合成效应是由于鹿茸多胺能够显著地增强RNA聚合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