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522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6篇
  2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超长宽比岛状皮瓣血液灌注和氧代谢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超长宽比岛状皮瓣的成活机理和血液灌注及氧代谢变化,以期掌握其成活规律。方法 以大白兔为实验动物模型,形成超长、宽比例的岛状皮瓣,分段测定血流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以反映组织氧代谢过程。结果 血流量下降,MDA含量同步上升并呈渐进性,但皮瓣仍能较好的成活。只是达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皮瓣坏死。结论 皮瓣从近端到端血流量逐步减少和组织缺氧,并呈现渐进的过程,组织缺血和缺氧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影响皮瓣的成活。所以掌握影响皮瓣成活的组织缺血和缺氧程度阈值,是安全形成超长宽比岛状皮瓣的关键。  相似文献   
62.
ICU患者家属焦虑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左晓霞  李峥 《现代护理》2006,12(25):2364-2366
目的 对ICU患者家属的焦虑状况进行调查,以了解ICU患者家属的心理焦虑水平,提高ICU护理人员对加强患者家属心理支持的认识,为ICU护理人员对患者家属这个特殊群体进行心理支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应用Zung(1971)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制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70例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所调查的70例患者家属中,有焦虑情绪者70例,达到100%。其中男性26例,女性44例。结果显示,性别、自己负担医药费用金额承受能力不同的患者家属之间焦虑程度有差异性,而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家属之间焦虑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重症患者家属在亲人入住ICU后,普遍存在较重的焦虑情绪,从事ICU工作的医护人员在临床护理患者的同时.必须兼顾ICU患者家属,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帮助,增强他们的信心,加强重症患者的家庭支持能力,体现以人为本、全面护理的理念。  相似文献   
63.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玉莲  张滨  樊文鑫  韩可为 《现代护理》2006,12(26):2473-2474
目的评价在6 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相关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8 5 0例行6 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进行严格的护理操作和指导,并对相关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 5 0例6 4排CT冠脉检查患者无一例渗漏,成功率(图像优良)达到9 5.6 3%。结论严格的护理操作和心理、生理干预是6 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9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洗脱2周后,随机口服富马酸美托洛尔缓释片(95 mg.d-1,qd)或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100 mg.d-1,qd)8周。服药前和药后8周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各1次,分析2组及全部患者的24 h时域和5 min频域指标。结果:2组患者药前、药后的长程时域指标和短程频域指标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94例全部患者药前/药后24 h平均心率为(76.27±8.18)/(69.29±6.48)次.min-1(P<0.000 1),药后长程时域指标PNN50显著增加(5.6±4.8)ms vs(8.5±7.2)ms(P<0.000 1);短程频域指标HF增加(88.8±92.8)Hz vs(127.3±127.1)Hz(P=0.007),LF/HF明显下降(2.9±2.0)vs(2.1±2.1)(P=0.002)。结论:美托洛尔缓释片有益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恢复,2种不同酸根美托洛尔缓释片的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制备分枝杆菌多糖并考察其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苏通培养基培养分枝杆菌,菌体脱脂后,用5种方法提取,比较多糖得率,并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提取工艺,再用稀碱提取残渣,粗多糖经Sevag法除蛋白、DEAE-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柱纯化后得到分枝杆菌多糖;用MTT法检测分枝杆菌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超声后热水提取多糖得率最高,超声提取的优化工艺是提取时间40 min,固液比为1∶150,超声功率600 W;单因素试验优化的Sevag法除蛋白条件为体积比1∶5,萃取时间为20 min,萃取6次;提取得到的4种多糖组分在6.25~50 mg.L-1范围内均能显著促进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用本实验工艺成功制备了分枝杆菌多糖,制备物具有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重睑成形术后睑粘连畸形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临床上常见的由于重睑成形术失误所遗留的严重畸形,尤其表现为重睑线异常宽阔,上睑凹陷粘连并伴有眼轮匝肌下脂肪垫不足者,探索一种能有效改善外观畸形的简便方法。方法在原畸形的重睑切口线痕迹下设计新的重睑线,去除其间的多余皮肤,彻底松解眼睑内组织粘连,切除异常的瘢痕组织,将移位的眼睑结构彻底复位,分离眼轮匝肌下脂肪垫并将其形成蒂在上方的脂肪瓣,在不影响此脂肪瓣血运的前提下,将其向内下旋转达睑板上缘的合适位置固定,充填上睑的腔隙,若仍有残余空间,可以在进行确定重睑皱襞外形及缝合上下缘皮肤的操作后,行自体游离颗粒脂肪进行最后的补充。结果2年中对42例(共80只眼)重睑成形术后上睑粘连畸形进行治疗,其中32例为只应用眼轮匝肌下脂肪垫形成脂肪瓣充填矫正,10例另加颗粒脂肪注射补充,随访30例(共60只眼),外观改善显著,多数受术者十分满意。结论此方法简单易行,效果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虽然胚胎中脑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的疗效已得到广泛证实,但在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之前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其中主要是移植物存活率低和宿主纹状体神经支配恢复有限.迄今为止,人们尝试了很多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包括神经营养因子的广泛应用,以及神经和(或)非神经来源组织的联合移植.本文将对目前的胚胎中脑细胞移植术中所用的神经保护手段及其局限性进行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68.
背景:由于动物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本身易受干扰,信号微弱,在其特征提取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传统的平均叠加技术仅依靠增加叠加次数,对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提取效果不明显。 目的:验证小波分析在慢性高眼压模型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特征提取中的可靠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自身对照实验,于2008-11/2009-03在首都医科大学动物科学部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选用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造模6,8周组,每组10只。 方法:大鼠单眼建立慢性高眼压模型;对侧眼不处理,作为自身对照眼。分别于造模后6,8周时进行双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测量。利用离散Meyer小波对原始信号进行7层小波分解,提取单一尺度小波系数,比较与原信号时域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对小波变换后的信号进行时域统计学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小波变换后信号的 P1,N2,P2潜时,N1P1,P1N2幅值。 结果:闪光视觉诱发电位主要成分为N1P1N2P2N3五波。第四五层细节系数和(D4+D5)突出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局部快速变化的特点,波形规整,主要波形成分识别度高。对(D4+D5)进行统计学分析,造模后6周组造模眼与正常眼N1P1和P1N2眼间幅值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造模组8周组各观察指标造模眼与正常眼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小波分析可作为提取正常和模型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特征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69.
Background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changes in the masseter muscle after curved osteotomy of the prominent mandibular angle and to supply guidance for resection of the mandibular angle. Methods Ultrasonography was used to assess changes in the thickness of the masseter muscle after curved osteotomy for 10 patients (20 hemimandibles) at the 6-month following-up assessment. The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under both relaxing and maximal clenching positions through three cross sections of the masseter muscle (planes A, B, and C). Plane A contains the line from the mouth angle to the ipsilateral ear lobe. Planes B and C are parallel planes above and below plane A with a distance of 1 cm between them.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thicknesses of the masseter muscle for planes A and B (p > 0.05) was found, bu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for plane C. The postoperative thickness of the masseter muscle in plane C was reduced by 0.244 ± 0.121 cm in the relaxing position and by 0.244 ± 0.142 cm in the clenching position, which were respectively 19.22% ± 7.785% and 15.404% ± 7.648% of its original thicknes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ntraction amplitude of the masseter muscle under maximal clenching (p > 0.05) for any of the three cross sections postoperatively. Conclusions The masseter muscle around the mandibular angle becomes atrophied but without functional defect after curved osteotomy. Patients with prominent mandibular angles can be treated simply with curved osteotomy instead of masseter excision.  相似文献   
70.

Background  

Skin-sparing mastectomy (SSM) with immediate breast reconstruction (IBR)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a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requiring mastectomy.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IBR using permanent gel breast implants and Becker expandable breast implants after S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