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6篇
  免费   631篇
  国内免费   251篇
耳鼻咽喉   51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78篇
基础医学   412篇
口腔科学   78篇
临床医学   788篇
内科学   504篇
皮肤病学   55篇
神经病学   208篇
特种医学   1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816篇
综合类   2162篇
预防医学   588篇
眼科学   147篇
药学   685篇
  6篇
中国医学   389篇
肿瘤学   19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289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500篇
  2013年   435篇
  2012年   773篇
  2011年   783篇
  2010年   613篇
  2009年   496篇
  2008年   444篇
  2007年   482篇
  2006年   310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5 毫秒
61.
在我国历史上的明末清初时期,文人结社和戏曲都很繁盛,并且出现了二者的融合。由于以往的研究者大多将文人结社视为一种纯政治或文学运动.因此对于结社活动的娱乐性关注不够。本文即由此入手,描述了这一时期内结社过程中的演剧活动,阐述二者结合的必然性,进而揭示它们对明清戏曲繁荣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2.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erulic acid, a natural compound, on pancreatic beta cell viability, Ca2+ channels, and insulin secretion.Methods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ferulic acid on rat insulinoma cell line viability using the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viability assay. The whole-cell patch-clamp technique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were also used to examine the action of ferulic acid on Ca2+ channels and insulin secretion, respectively.ResultsFerulic acid did not affect cell viability during exposures up to 72 h.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ferulic acid rapidly and concentration-dependently increased L-type Ca2+ channel current, shifting its activation curve in the hyperpolarizing direction with a decreased slope factor, while the voltage dependence of inactivation was not affected. On the other hand, ferulic acid have no effect on T-type Ca2+ channels. Furthermore, ferulic aci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sulin secretion, an effect inhibited by nifedipine and Ca2+-free extracellular fluid, confirming that ferulic acid-induced insulin secretion in these cells was mediated by augmenting Ca2+ influx through L-type Ca2+ channel. Our data also suggest that this may be a direct, nongenomic action.ConclusionThis is the first electrophysiological demonstration that acute ferulic acid treatment could increase L-type Ca2+ channel current in pancreatic β cells by enhancing its voltage dependence of activation, leading to insulin secretion.  相似文献   
63.
尤炯鸣  吴银生  王锋  李峰  王勇 《中国骨伤》2021,34(9):794-800
目的:比较经跗骨窦入路使用微创锁定钢板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采用跗骨窦入路治疗的48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微创锁定钢板组和解剖型锁定钢板组,每组24例。微创锁定钢板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27~46(38.70±5.58)岁;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18例,Ⅲ型6例。解剖型锁定钢板组,男17例,女7例;年龄26~46(37.10±6.44)岁;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16例,Ⅲ型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ague scale,VAS),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B?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和高度变化情况,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18(14.10±1.94)个月。48例患者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6(10.60±2.25)周。微创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VAS评分、并发症分别为(69.50±7.51) min、(2.80±1.07)分、2例,解剖型锁定钢板组分别为(77.50±7.15) min、(3.80±1.09)分、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B?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经跗骨窦入路使用微创锁定钢板治疗可以达到与解剖型锁定钢板相似的牢靠固定及功能恢复,其操作更简便,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早期疼痛更轻,术后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措施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总结在ERAS指导下的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营养干预、呼吸道管理、血栓预防等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5月到2020年7月肝胆外科收治的4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围手术期采用传统管理模式21例(传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27例(ERAS组),护理上传统组采用普外科常规护理方法,ERAS组患者实施护患共享决策健康教育、围手术期营养管理、多模式镇痛、制定呼吸功能锻炼及早期活动计划等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ERAS组相比传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3.3±1.4)d vs(6.3±2.4)d,P<0.05]、胃管拔除时间[(4.3±1.2)d vs(10.6±4.9)d,P<0.05]、第一次肠内营养时间[(3.8±1.0)d vs(10.0±4.7)d,P<0.05]更早,术后发热时间[(4.5±2.2)d vs(7.9±4.8)d,P<0.05]、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10.6±3.3)d vs(20.0±6.6)d,P<0.05]、住院时间[(18.4±2.0)d vs(31.1±3.7)d,P<0.05]更短,住院费用更低[(9.57±1.47)万元 vs(15.12±2.83)万元,P<0.05]。ERAS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7.4%(2/27)vs 33.3%(7/21),P<0.05]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7%(1/27)vs 23.8%(5/21),P<0.05]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显著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降低了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围手术期营养管理、疼痛管理、呼吸功能锻炼、深静脉血栓预防等护理措施,并促进了护患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胆道镜联合术中胆道造影(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IOC)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符合困难LC诊断的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LC术,观察组采用胆道镜联合IOC的LC术。比较两组患者胆管损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及术后3个月并发症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36.38±4.16)min vs(52.24±8.46)min]、术中出血量[(67.35±6.22)mL vs(86.64±7.69)mL]、住院时间[(5.72±0.36)d vs(8.45±1.42)d]、中转开腹率[0 vs 8.60%(8/93)]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4.30%(4/93)vs 15.05%(14/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年龄>60岁(OR 2.128,95%CI 1.395~2.902)、合并糖尿病(OR 2.526,95%CI 1.682~3.427)、手术时间≥40 min(OR 2.318,95%CI 1.879~2.836)、术中出血量≥70 mL(OR 2.418,95%CI 1.389~3.523)、术中无胆道造影(OR 3.967,95%CI 2.184~4.853)是LC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胆道镜联合IOC在困难LC治疗中可降低患者胆管损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中转开腹率,且术后并发症少。困难LC术后并发症与患者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有无胆道造影有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建立可有效预测小肝癌患者远处转移风险的列线图。方法 从SEER(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数据库提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断的5 595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随机数字法按7:3分为训练组(n=3 915)和验证组(n=1 680)。对训练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小肝癌患者远处转移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正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准确性,采用决策曲线评价列线图的临床效用。结果 训练组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婚姻状况(HR 1.541,95%CI 1.182~2.010,P=0.001)、癌结节数目(HR 2.005,95%CI 1.483~2.710,P<0.001)、T分期(HR 2.076,95%CI 1.176~3.664,P=0.012)、N分期(HR 7.753,95%CI 5.349~11.238,P<0.001)、病理分化程度(HR 1.706,95%CI 1.098~2.652,P=0.018)、甲胎蛋白(HR 1.830,95%CI 1.313~2.550,P<0.001)是小肝癌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训练组、验证组中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05(95%CI 0.778~0.832)和0.829(95%CI 0.791~0.868),校准曲线表明预测值与实际值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模型有良好的临床效用。结论 基于SEER数据库建立小肝癌患者远处转移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准度,有助于外科医师评估患者远处转移风险,从而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诊疗。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分叶指背五边形皮瓣应用于并指分指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手外整形科应用分叶指背五边形皮瓣手术治疗的单侧单纯皮肤并指患儿1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术后皮瓣坏死和创口感染等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指蹼爬移Withey评分和瘢痕温哥华评分对患指术后外观进行评价;记录因手术并发症而需行再次手术情况;测量指蹼深度并与健侧进行比较;利用调查问卷评估患儿家长对术后效果满意度。结果15例患儿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12~20)个月。全部皮瓣均一期成活,术后未见皮瓣坏死和感染等并发症。无患儿因指蹼爬移或屈指挛缩需行再次手术。术后指蹼外形宽大,患侧指蹼深度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儿家长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应用分叶指背五边形皮瓣手术治疗并指畸形,可避免指蹼和指体掌侧线性瘢痕的形成,减少指蹼爬移和屈指挛缩的发生,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卵巢病变患者血清卵巢癌发病风险(ROMA)值测定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卵巢病变患者186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卵巢良性病变组117例,卵巢癌组69例,根据血清ROMA值进一步将卵巢癌患者分为高风险组、低风险组。对比各组血清卵巢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病灶组织中促凋亡基因及凋亡抑制基因表达量的差异。结果卵巢癌组的ROMA值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组(P <0.05);血清中CA125、HE4、CA19-9、CA15-3、LDH的水平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组患者(P <0.05);卵巢癌组病灶组织中Bax、Bad、puma、Nix mRNA的表达量低于卵巢良性病变组,Bcl-2、Survivin、NF-κB mRNA的表达量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组(P <0.05)。高风险组病灶组织中上述指标变化幅度高于低风险组(P <0.05)。结论卵巢癌患者的血清ROMA值与肿瘤标志物水平、凋亡基因表达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9.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程发展以及不同抗病毒治疗的关系.方法:采集71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静脉血,抗凝,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进行体外诱导培养,使之发育成DC,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其中57例HBV-DNA阳性患者,分别采用拉米夫定或α-干扰素治疗,1个疗程后,再次检测DC表面分子的表达,并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慢性肝炎和慢性病毒携带者DC上CD1a(13.97±5.22和11.28±5.70 vs 27.25±4.32)%以及CD86(57.27±12.57和32.94±11.37 vs 82.12±13.54)%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比较血清HBV-DNA载量与DC表面分子的表达,发现DNA阴性组DC上CD1a、CD40、CD80和CD86的表达均比DNA阳性组高,但只有CD86的表达量有明显差别(P<0.05).此外,57例抗病毒治疗后,拉米夫定治疗组CD40的表达(66.40±7.85 vs 43.48±7.93)%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而α-干扰素治疗组,CD40的表达(78.71±6.31)%高于治疗前水平外,CD86的表达(87.47±16.07 vs 44.18±10.07)%也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DC功能缺陷密切相关,血清中HBV-DNA载量越高,DC功能的缺陷越明显.拉米夫定和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均能使患者外周血来源的D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促使DC成熟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0.
利多卡因联合普鲁卡因治疗痒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痒疹的理想治疗方案。方法:40例痒疹采用2%利多卡因加2%普鲁卡因联合治疗。同时与2%利多卡因加维生素B12针剂及2%普鲁卡因加维生素B12针剂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联合治疗痒疹疗效显著,使用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