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6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54篇
预防医学   10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15篇
  1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41.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对小鼠肝细胞癌的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 用液闪仪测定肿瘤细胞摄入3H-TdR的方法 来检测生长抑素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肿瘤细胞的周期和增殖指数,以了解生长抑素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生长抑素能使肿瘤细胞对3H-TdR的摄入显著减少,使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细胞增殖指数下降,其作用随生长抑素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生长抑素能抑制体外培养的小鼠肝细胞癌H22的生长。生长抑素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核酸合成,阻止G0/G1期细胞进入细胞增殖周期有关。生长抑素的运用有可能成为治疗肝细胞癌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2.
目的:对不同产地蛇床子的成分分析与比较。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ODS2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柱温为22℃,流速0.8mL/m in,检测波长为322nm。结果:蛇床子素在0.14~1.43μg/mL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1.7%(n=6)。不同产地的蛇床子中的蛇床子素的含量在1.67%~2.88%之间,以河北产的蛇床子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最高。结论:本法简便快捷,回收率及重现性良好,适用于蛇床子素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3.
胰胆管合流异常及其相关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风  汪健 《医学综述》2006,12(3):179-180
胰胆管合流异常是一种胆管和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汇合的先天性畸形。由于失去了Oddi括约肌的控制,胆汁和胰液可以相互返流从而引起胆总管扩张症,胆道结石,胆道肿瘤及其胆源性胰腺炎等疾病。  相似文献   
44.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方法3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V26max肺功能仪分别进行潮气呼吸和被动呼气测试,并记录参数。结果该组患儿肺功能通气指标VT/kg、TI/TE、TPTEF/TE、%V-PF、TEF25/PF都有明显下降,RrsSO增加,与正常学龄前儿童有显著性差异(P〈0.05)。R-int、CrsSO、Palv与正常学龄前儿童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P肺炎患儿通气功能障碍,气道黏膜受到损害,V26max肺功能仪能用来判断严重程度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实验室特点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实验特点与临床诊断、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对57例ITP患儿和15例健康儿童进行血小板计数(B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测定;对57例ITP患儿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VB19、EBV、CMV;42例患儿接受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①治疗前,ITP组的BPC、PCT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ITP(AITP)的PDW、MPV明显增加(P<0.05),慢性ITP(CITP)组PDW、MPV无明显变化(P>0.05)。②治疗后,AITP组PDW、MPV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CITP组BPC、PCT仍明显减少,MPV呈明显增大(P<0.05),PDW呈分布宽度差异性变大。③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与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的表达有统计学意(X2值分别为5.03、3.96,P<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可作为ITP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别指标;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和PAIgM的表达对于指导丙种球蛋白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观察脐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低剂量辐射 (LDR)效应。方法 对脐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分离、培养 ,LDR后用3 H 胸腺嘧啶核苷 (3 H TdR)掺入法观察其DNA合成和抗肿瘤细胞K562 活性 ,集落培养观察脐血干细胞造血能力。结果 脐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4、CD8、CD19细胞经 2、5、10、2 0cGy的LDR与 0cGy(对照组 )比较 ,3 H TdR掺入明显增加 ,5cGy的LDR与 0cGy比较 ,3 H TdR掺入分别为 14 3 2 %、14 6 8%、14 5 4 %、15 7 9%。对K562 细胞杀伤作用经 2、5、10、2 0cGy的LDR均有明显增高 ,5cGy的LDR与 0cGy比较杀伤率和NK相对活性分别为 38 3%和 172 0 %。造血干细胞集落数无差别 ,5cGy的LDR与 0cGy比较分别为 12 2和 12 1个。结论 适宜的LDR对脐血T淋巴细胞和亚群的DNA合成有刺激作用 ,能增加体外抗肿瘤细胞K562活性 ,并保持脐血干细胞造血能力  相似文献   
47.
婴幼儿肺炎链球菌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炎链球菌(SP)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变化.方法 应用V26max肺功能仪测定35例0~3岁SP肺炎患儿的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和肺功能各项指标,以36名同龄健康体检儿童作对照,并和37例同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患儿作对比.结果 SP肺炎组患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呼吸频率(RR)增快,呼气峰流速/呼气达峰时间(PTEF/tPTEF)升高,每公斤潮气量(VT/kg)、达峰时间比(tPTEF/tE)、剩余2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TEF25%)、达峰容积比(%V-PF)、剩余2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呼气峰流速(25/PF)、平均呼气流速(MEF)、平均吸气流速(MIF)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肺炎组与RSV肺炎组相比,RR增快,MEF、MIF及TEF25%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P肺炎患儿大小气道均有损害,通气功能障碍,肺功能下降,且较RSV肺炎患儿为重.使用V26max肺功能仪来测定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和肺功能各项指标,可用来判断患儿支气管肺炎的严重程度,并为各种病原感染提供诊断及治疗帮助.  相似文献   
48.
目的对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苏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7种病毒进行流行病学监测。方法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17715份鼻咽分泌物标本进行RSV等7种病毒抗原检测。结果(1)7年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以RSV为发病首位,7年平均年阳性检出率为23.42%。流行高峰季节在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3月份,5月份至9月份是低谷期;流感病毒(IV)平均年检出率为6.17%,以流感病毒A型(IVA)优势流行,但每年3月份流感病毒B型(IVB)检出率有所上升;副流感病毒(PIV 1-3型)平均年检出率为3.84%,PIV流行呈常年性,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为PIV3、PIV1、PIV2;腺病毒(ADV)平均年检出率为1.32%,以春、夏两季相对较高。(2)RSV感染以1岁以内婴幼儿(尤为男性)多见(P〈0.01);IV与ADV感染以3岁以上儿童多见(P〈0.01);PIV3感染以2岁以内婴幼儿多见(P〈0.01)。结论RSV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1岁以内婴幼儿是其主要感染源;IV与ADV以冬春、夏季检出率较高,偏向3岁以上儿童;PIV流行无明显季节性,各亚型检出率及年龄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单侧输尿管完全梗阻(CUUO)模型中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TC)损伤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建立SD大鼠CUUO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C的密度,TUNEL法对PTC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原位凋亡测定,透射电镜显示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梗阻第1周,Flk-1阳性PTC数量变化不显著,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很少见.第2、4周,Flk-1阳性的PTC数量减少,肾小管扩张或萎缩明显.电镜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PTC内皮细胞的死亡形式主要为凋亡;TUNEL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在第14 d达到高峰,然后迅速下降.在梗阻第2周时,PTC密度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负相关(r=-0.863,P<0.01).结论 PTC损伤是以内皮细胞凋亡为主要特征,PTC减少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海人酸(KA)诱导的实验性癫癎(EP)大鼠发作后海马γ-氨基丁酸B受体(GABABR)亚单位mRNA表达及其激动剂巴氯芬的影响。方法运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各实验组大鼠EP发作后及巴氯芬干预后海马区GABABR亚单位GAR1a及GAR2 mRNA表达。结果KA致癎早期(6~12h)2种亚单位mRNA表达水平广泛下降,至1d仍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齿状回(DG)区mRNA表达开始回升,3d后表达水平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A1与CA3区表达仍维持低水平(均P<0.05),但其表达水平渐向对照组水平恢复。巴氯芬干预后亚单位表达明显下降的时间点延迟,且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干预的致癎组(P<0.05~0.01)。结论致癎鼠2种亚单位表达下降后又上调为颞叶EP的内源性自我保护机制;巴氯芬促进2种亚单位表达,增强GABA抑制作用,有利于控制EP,为筛选针对GABABR亚单位的抗癎药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