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7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09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472篇
预防医学   65篇
药学   88篇
  2篇
中国医学   157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1.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创伤性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多表现为损伤节段以下肢体的运动、感觉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现代医学表明,针刺方法可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出现的组织水肿、炎性反应、缺血缺氧以及电解质紊乱等继发性损伤。本研究将从促进神经营养因子分泌、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改善微环境抑制因素与重建神经传导通路等多方面进行阐述。针刺方法对于脊髓损伤治疗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自噬是机体内一种自我防御机制,是细胞维持生存、分化所必需的过程,但是过度自噬会启动细胞自噬性死亡,研究显示针刺不仅可以直接调控自噬体的数量,调控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淋巴细胞瘤基因2同源结构域蛋白和自噬底物蛋白p62的表达,还可以通过调控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mTOR)及同源性磷酸酯酶张力蛋白(PTEN)-蛋白激酶B-mTOR相关通路来激活或抑制自噬,最终改善脊髓损伤(SCI)。通过总结近年来针刺调控自噬防治SCI的研究,探求针刺对SCI进程中细胞自噬的影响,归纳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及途径,为临床推广运用针刺治疗SCI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观察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对血小板(PLT)的影响,分析影响PLT的临床因素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等19个分中心的AA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基础治疗,连用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观察患者PLT变化情况,分析PLT较基线值增长且恢复正常、较基线值增长未恢复正常的AA患者的临床因素特征。结果:AA患者接受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4个月后,PLT较基线值增长且恢复正常的有13例,PLT较基线值增长未恢复正常的有66例。对一般资料分析显示,中医证候积分越低,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PLT越容易恢复正常(P<0.05)。对治疗前血常规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红蛋白≥60 g/L时、中性粒细胞数值越高时、网织红细胞比率<0.5%时,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PLT越容易恢复正常(P<0.05)。对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分析显示,CD3+CD19-<60%时,以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PLT更容易恢复正常(P<0.05)。结论:当AA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越低、血红蛋白≥60 g/L、中性粒细胞数值越高、网织红细胞比率<0.5%、CD3+CD19-<60%且越低时,以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AA患者的PLT更容易增加并恢复正常(P<0.05)。  相似文献   
25.
目的:通过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挖掘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的组方用药规律,并对高频药物、用药模式及治疗思路进行探讨。方法:搜集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2000—2021年应用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的相关文献,经过筛选后建立方药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与无监督熵聚类等算法对药物频次、性味归经、用药模式、规则分析及新处方等结果进行输出,并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示。结果:纳入处方200首,共涉及206味中药,高频药物包括甘草、白鲜皮、薏苡仁、茯苓、生地黄、金银花、蝉蜕、地肤子、防风、牡丹皮等,药性以寒性(52.76%)居多,药味以甘(38.89%)、苦(33.37%)、辛(21.96%)味为主,归经以胃经(1 138次)、脾经(1 088次)、肝经(1 061次)居多,并且得到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以及新处方6个。结论:小儿湿疹用药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清热解毒药、解表药为主,治疗以疏风清热,燥湿健脾,养血活血为主要大法,分析结果与本病诊疗指南较为吻合,可为小儿湿疹的临床治疗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杨乾方  王帆  叶婷  潘立民 《中草药》2023,54(12):4069-4081
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是黄芪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随着黄芪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学者对APS的提取工艺、化学结构及药理作用的研究也愈来愈深入。不同的提取工艺对APS的含量和纯度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对其药理作用的发挥也会有所影响。APS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降血糖、抗衰老和抗炎等药理作用。在全面查阅并梳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APS的提取工艺、化学结构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并对APS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对APS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7.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常见病。临床上激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大大增加。手术治疗是股骨头坏死后期不可避免的,而中医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并且中医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具有经济实惠、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但西医对该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也有着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本文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广大医学人士提供思路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8.
29.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与中枢系统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常伴认知困难、焦虑抑郁及痛觉改变等,目前尚无特异性诊断方法。PET可为研究CFS中枢系统异常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就PET研究CFS中枢机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孙申田头针、腹针联合治疗方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认知功能下降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5),分别给予基础治疗+孙申田头针、腹针联合治疗方案和基础治疗+常规电针治疗,2组患者均每日1次针刺治疗,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疗效、疲劳量表-14(FS-14)积分、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得分、完成MoCA评测耗时,并在治疗结束后6月进行随访。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FS-14积分、MoCA评分、完成MoCA量表耗时均优于对照组(P<0.05);6月后随访,治疗组的FS-14积分、MoCA评分、完成MoCA量表耗时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孙申田头针、腹针联合治疗方案对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认知能力和反应速度临床效果更好,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