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13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30篇
预防医学   107篇
药学   125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探讨临床干预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率的临床意义.对6236例阴道分娩产妇实施产后出血临床干预措施应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专用表,对每位入院孕妇评估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针对孕妇存在的不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在产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及相应处理,及时纠正并发症;在产时严密观察和处理三个产程,产妇宫口开全时常规给予建立静脉通路;对潜在产后宫缩乏力者,在其胎儿娩出后应用缩宫素及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产后2h内准确测量出血量,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量等.实施临床干预措施前后比较,产后出血率明显降低(P<0.01).结果表明,根据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表对入院孕妇进行高危因素评估,并积极采用临床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52.
超声导向介入治疗异位妊娠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8-08~2003-08对明确诊断未破裂型异位妊娠36例行彩超介导异位妊娠包块穿刺并注入无水乙醇固化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宫内缺氧对仔鼠内耳听力损伤影响及内耳缝隙连接蛋白26(Cx26)和缝隙连接蛋白30(Cx30)蛋白的表达影响。方法建立宫内慢性缺氧(CIH)孕鼠模型,16只SD孕大鼠分为正常组和缺氧组,每组8只。仔鼠出生后8周,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后再分2个亚组:正常仔鼠组、缺氧耳聋仔鼠组(各12只)。动脉血气分析各组孕鼠和仔鼠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血氧饱和度(SaO_2),免疫荧光染色、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仔鼠内耳Cx26和Cx3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缺氧组孕鼠与正常组比较,PaO_2和SaO_2均显著下降(P0.05),但比较两组孕鼠的PaCO_2、pH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耳聋仔鼠组内耳组织Cx26和Cx30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仔鼠组(P0.01)。结论缺氧耳聋仔鼠耳蜗组织Cx26和Cx30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仔鼠,提示CIH致聋可能与Cx26和Cx30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54.
宫颈癌血管生成与癌细胞增殖及浸润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宫颈癌血管生成与癌细胞增殖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75例早期宫颈癌、1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和 15例癌旁正常宫颈上皮中微血管密度 (MVD,CD34 标记 )及 Ki- 6 7抗原的表达情况 ,探讨宫颈癌血管生成与癌细胞增殖及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  CD34 主要表达于宫颈癌巢间质血管内皮细胞 ,而 Ki- 6 7主要表达于宫颈癌细胞核。从正常宫颈上皮→ CIN→宫颈浸润癌 ,MVD和 Ki- 6 7表达均显著升高 (P<0 .0 5 )。宫颈癌 MVD与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间质浸润和 Ki- 6 7表达有关 (P<0 .0 5 ) ;而与年龄、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和组织学类型无关 (P>0 .0 5 )。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深层间质浸润及 Ki- 6 7呈高度表达者 ,其 MVD分别显著高于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无脉管浸润、<深层间质浸润及 Ki- 6 7<高度表达者 (P<0 .0 5 )。结论 肿瘤血管生成可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癌细胞增殖和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宫颈癌伴 MVD显著升高者 ,其癌细胞增殖活跃 ,易发生浸润转移 ,但并非唯一决定因素。检测宫颈癌 MVD对进一步了解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块4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的盆腔包块在临床并非罕见,其诊治难度大于初发的盆腔包块。对子宫切除术后出现盆腔包块的性质、处理方式等一直以来为妇科医师所关注。笔者回顾性分析40例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块的特点和诊治情况,以期对其临床诊治提供有益的资料和借鉴。  相似文献   
56.
细胞自噬对紫杉醇诱导宫颈癌CaSki细胞死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自噬基因Beclin1的表达调节来观察细胞自噬对紫杉醇诱导人宫颈癌CaSki细胞株死亡的影响,并探讨在该过程中自噬与凋亡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关系。方法:利用脂质体法将Beclin1的过表达质粒pcDNA3.1-Beclin1和RNA干扰质粒pSUPER-Beclin1分别体外转染CaSki细胞并筛选稳定表达株后,电镜下观察细胞内自噬囊泡的形成,Western 印迹检测转染前后Beclin1与LC3蛋白的表达变化。上述细胞株经紫杉醇作用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自噬细胞与凋亡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在Beclin1基因过度表达的CaSki细胞株中,电镜观察到细胞内存在大量的自噬囊泡;Beclin1与LC3蛋白的表达在pcDNA3.1-Beclin1转染细胞株中被上调。MTT法检测提示Beclin1过表达细胞株存活细胞明显少于未转染对照细胞株。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经紫杉醇作用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Beclin1过表达组自噬细胞与凋亡细胞百分率均有明显增加,其中凋亡增加尤其明显;而Beclin1干扰组自噬细胞与凋亡细胞百分率均有所减少。结论:在紫杉醇对宫颈癌CaSki细胞株的杀伤过程中细胞自噬与凋亡均发挥了作用,在Beclin1基因过度表达的CaSki细胞株中可通过增加紫杉醇诱导的细胞凋亡来增强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LCAM/CD166)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观察48例卵巢上皮性良恶性肿瘤组织中ALCAM、ER的表达情况。结果 ALCAM在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中低表达(20%),在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中高表达(91.3%),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ER在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内膜样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和82.6%,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ALCAM、ER表达与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远处转移等无关。ALCAM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阳性表达与ER的阳性表达有相关性。结论 ALCAM参与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发展,对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宫颈鳞癌,SCC)组织替拿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8例正常宫颈上皮(NCE)、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68例宫颈鳞癌组织替拿素的表达情况,并检测Ki-67标记的增殖指数(PI)和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替拿素从NCE、CIN到宫颈鳞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8.33%和52.94%,替拿素阳性率有显著升高趋势(P〈0.01)。替拿素在宫颈鳞癌中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间质浸润深度及脉管浸润无关(P〉0.05)。无盆腔淋巴结转移者替拿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者(P〈0.05)。替拿素在宫颈鳞癌中表达与MVD正相关(P〈0.05),而与PI无相关性(P〉0.05)。宫颈鳞癌组织替拿素阳性表达者生存率与阴性表达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鳞癌组织替拿素过度表达可能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并抑制盆腔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普贝生(缓释性前列腺素E栓)用于足月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对照观察研究,取120例足月单胎的初产妇阴道内使用普贝生栓剂为观察组,同样条件120例静脉点滴催产缩宫素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宫颈Bishop评分、产程情况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给药后Bishop评分100%提高≥2分,95%提高≥3分。新生儿Apgar评分全部10分,观察组24h临产率(79%)明显高于对照组(21.66%),P〈0.01;阴道分娩率(70.8%)高于对照组(59.2%),P〈0.05;两组新生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贝生经证实为安全、有效的引产药物,使用普贝生可以有效促进宫颈成熟,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60.
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真正病因,以宫颈涂片结果为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不典型腺细胞(AGCUS)的女性较常见。通过检测HPV可以区分其发展成宫颈癌的危险性高低,以便在癌前病变时即予合理干预。为了解HPV检测对宫颈涂片结果为ASCUS/AGCUS的妇女的心理影响,笔者对1790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