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8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89篇
特种医学   24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3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随机聚合酶链反应的病原细菌基因芯片筛查检测技术。方法用生物学软件分析7种病原菌特异性基因序列的保守性区域,利用Oligo 6.0软件设计针对靶细菌的一系列探针,制备检测用基因芯片。细菌基因组DNA在随机引物扩增中掺入氨基丙烯-dUTP,产物偶联荧光染料后与芯片上探针杂交,通过芯片扫描仪和图像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判断。选取19种病原菌基因组DNA进行芯片特异性验证和灵敏度评价,使用问号钩端螺旋体对应靶探针进行基因芯片检测方法重复性验证,并制备问号钩端螺旋体模拟水污染样本进行芯片检测。结果在均一的杂交条件下4种靶细菌均能得到相应特异性杂交图谱,其他非目的细菌均为阴性结果,3种靶细菌基因组DNA最低检测浓度为14.43~363.4 pg/μl,芯片重复性变异系数CV值〈15%,最低可检测含问号钩端螺旋体7×105条/ml模拟水污染样本。结论初步建立的随机聚合酶链反应结合芯片技术的检测方法可用于多种病原菌筛查检测,为细菌高通量筛查与鉴定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研究副溶血弧菌(VP)在不同盐分浓度下毒力表型的变化。方法利用小鼠致死性实验、兔回肠袢实验、Raw264细胞毒性实验和兔红细胞溶血活性实验比较标准强毒株RIMD2210633株在高盐(2%NaCl)和低盐(0.5%NaCl)条件下毒力表型的变化。结果 0.5%NaCl试验组副溶血弧菌的生长速度较2%NaCl试验组有所减慢,而产生的肠积液量、对Raw264细胞的细胞毒性及对兔红细胞的相对溶血活性却显著高于2%NaCl试验组(P<0.05);然而0.5%NaCl试验组菌体的小鼠致死率却低于2%NaCl试验组,两组小鼠存活率分别为80.0%和53.3%。结论在低盐条件下,VP的生长速度下降,肠毒性、Raw264细胞毒性和溶血活性均增强,而小鼠致死毒性反而减弱。  相似文献   
24.
目的建立针对扎伊尔型(ZEBOV)及苏丹型埃博拉病毒(SEBOV)特异、灵敏和快速的Taq 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核酸检测方法。方法选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参比实验室所使用的引物和探针序列,建立针对扎伊尔型及苏丹型埃博拉病毒的NP基因序列保守区的Taq 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核酸检测方法,验证检测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和稳定性,并与常规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所建立的实时定量PCR方法可用于ZEBOV及SEBOV的特异性检测,较传统PCR方法反应快捷、灵敏,分别可达:ZEBOV 34拷贝/反应、SEBOV 24拷贝/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结论建立了ZEBOV及SEBOV Taq 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核酸检测方法,该方法可有望用于埃博拉病毒(EBOV)的实验室、临床及现场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25.
埃博拉病毒(EBOV)能够引起人类高致死性埃博拉出血热,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和药物,但已经提出了一些对EBOV感染有显著疗效的候选治疗方法,包括混合单克隆抗体鸡尾酒疗法、多酶抑制剂和脂质纳米颗粒/小干扰RNA等。本文总结了在非人灵长类等动物模型上针对EBOV感染的治疗新策略和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6.
该文报道了云南省毛蠓属名录和毛蠓属一新种。云南省的毛蠓属已知20种,其中包括1新种:尖锥毛蠓(Dasyhelea oxyria Yu,Wang et Deng sp.nov.)。该新种的体色和尾器形态与D.kyrenica Remm,1972及D.arenosa Kieffer,1925相近似,但该新种阳基侧突愈合,中突短,而且阳茎中叶2侧突及内中突端部钝圆弯曲可资鉴别。模式标本收藏于医学昆虫标本馆(北京市丰台区东大街20号,100071)。  相似文献   
27.
由于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高度变异性以及缺乏高效率的细胞培养体系,人们对HCV生活史的认识、对相关疫苗和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缓慢.寻找高效率的HCV体外细胞培养体系一直是HCV研究的重点,现就近年来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8.
刘曜宁  朱林  王丹丹  高婷  曹诚 《军事医学》2021,45(10):786-792
淋巴细胞抗原6E(LY6E)是LY6/uPAR超家族成员之一,通过其C端的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在细胞膜表面.LY6E在T细胞发育和活化、肿瘤细胞生长和迁移以及病毒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LY6E广泛表达于人的多种组织器官中,但与正常细胞相比,其在多种癌细胞中的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因此,LY6E被视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潜在靶点,目前靶向LY6E的抗体药物偶联物DLYE5953A已完成临床I期试验.此外,LY6E能影响冠状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登革热病毒等多种病毒感染,其第36位的亮氨酸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LY6E的深入研究,可为人类应对恶性肿瘤和病毒感染治疗提供新的策略.该文将对LY6E的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建立均相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AlphaLISA)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方法 采用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偶联发光微球,生物素标记另一抗体,以及链霉亲和素偶联感光微球构建新型冠状病毒AlphaLISA检测体系.采用SARS-CoV-2真核表达抗原和灭活病毒对AlphaLISA方法进行评价,并与商业化ELISA试剂盒进行比对.结果 确定单抗1#与多抗组别作为新型冠状病毒AlphaLISA检测的抗体对,AlphaLISA对新型冠状病毒抗原的检出限为0.39 ng/ml,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批内差1.90%~8.93%,批间差1.75%~9.04%,对不同临床样本的检测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与ELISA试剂盒相比对灭活病毒的检测敏感性更高.结论 AlphaLISA可实现对SARS-CoV-2的高效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0.
中国蛙蠓新种——飞鹏蛙蠓的描述(双翅目:蛙蠓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6月,在福建武夷山进行医学昆虫调查中发现蛙蠓1新种,命名为飞鹏蛙蠓Corethrella feipengi Yu,Huang et Zhang sp.nov.,此为我国蛙蠓科首次的新种描述。模式标本收藏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