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47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1987~1989年,对鄱阳湖、洞庭湖地区急性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急血)进行了调查分析。 方法及诊断依据 共查5792例(鄱阳湖区4 063例,洞庭湖区1729例),均有疫水接触史和明显的症状、体征。其中75.1%的病人体温在38℃以上,74.4%嗜酸性细胞比例在11%以上,87.4%检出日本血吸虫卵,12.3%免疫诊断阳性。另鄱阳湖区1987年少数病人(0.3%)是以有疫水接触史和症状、体征阳性作为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2.
防蚴霜制备及效果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止血吸虫尾蚴感染的涂肤药,以往所用大多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液体剂型或油膏剂型,在使用、携带及群众接受等方面有所不便,为了寻求比较有效而又易于推广的防护药剂型,今试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霜剂—防蚴霜,并进行实验效果观察。 实验方法 一、防蚴霜的配制 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主药,配以白凡士林、  相似文献   
73.
自七十年代人们运用染色体技术发现卫氏并殖吸虫存在二倍体型和三倍体型以来,一些学者提出三倍体型能引起典型症状,而二倍体型则难以引起典型症状和亦可引起典型症状的不同看法。为进一步阐明卫氏并殖吸虫的致病机理,我们对桦甸地区松花江,金沙河、木其河三条河流的五个点进行了居民、哺乳动  相似文献   
74.
近几年来,我们对国内东北三省及江西、福建等省的卫氏并殖吸虫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形态学和地理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卫氏并殖吸虫亦存在两种类型,两型的染色体数目、生殖方式、囊蚴和虫卵的大小存在明显差异。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提示:两型对人的致病性亦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弓形虫感染与小儿疾病的关系. 方法以1 246例住院儿童为实验组,267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使用统一调查表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一步法检测血清弓形虫循环抗原. 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弓形虫循环抗原阳性率分别为3.53%和1.87%,两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早产儿、黄疸、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肺炎、癫痫组弓形虫循环抗原均为阴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腹泻病组弓形虫循环抗原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喉炎(包括喉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热性惊厥、哮喘(包括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组弓形虫循环抗原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5>P>0.01或P≤0.01). 结论虽然住院儿童与健康儿童血清弓形虫循环抗原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但某些疾病患儿弓形虫循环抗原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提示弓形虫急性感染可能是这些疾病的一种病因.  相似文献   
76.
应用视听手段、技能培训和提供防护药品对鄱阳湖重疫区成年男性居民进行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教育干预后,实验组血防知识及格率和对血吸虫病检查及化疗态度正确率分别由80.00%和67.06%提高到91.36%和97.53%,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5.7%和31.25%;查病和化疗依从率分别由71.91%和75.28%上升到85.23%和92.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0.76%和32.18%;游泳接触疫水率由10.05%下降到2.28%,比对照组下降了78.29%;但实验组捕鱼接触疫水率由25..06%上升到36.94%,总疫水接触率和血吸虫感染率未见下降。对照组查病和化疗依从率较上年显著下降,其余指标未见明显变化。对此目标人群,目前健康教育应以提高其血吸虫病检查和化疗的依从性为重点。  相似文献   
77.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与行为题库》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验《血吸虫病防治知识与行为题库》(《题库》)编写的科学性、严谨性、可行性、适用性和可理解性,并征求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的意见与建议。方法随机选择江西和四川两省93名血防专业人员、血吸虫病疫区121名学生和107名成年村民为预试验对象。采用“专题小组讨论”法对《题库》进行预试验。结果认为《题库》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可行性、适用性和可理解性的预试验对象分别占72.04%、92.47%、68.82%、81.14%和70.13%,同时对某些题项提出修改完善意见。结论《题库》经修改完善后可用于疫区现场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效果调查与评价。  相似文献   
78.
江西省蓼南试点防制血吸虫病效果观察李剑瑛1刘跃明1刘志德1徐晶1陶波2李奇仁2万根金2崔烈军2胡飞21江西省寄生虫病研究所(南昌330046)2江西省星子县血防站蓼南乡自1987年起被列为“江湖洲滩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与优化防治策略研究”攻关课题试点...  相似文献   
79.
钩虫“再感染”的现场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钩虫病防治工作中,反复感染钩虫是防治工作难以巩固和取得成效的原因。以往,钩虫的再感染归因于粪便管理不善,污染土壤。但实践证明粪便管理工作有一定难度,并且也不能在阻断钩虫病传播上起决定性作用。为了说明钩虫幼虫在人体内的滞留移行现象,我们于1987—1989年,在江西省  相似文献   
80.
目的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 (GIS)分析江苏、安徽、江西 3省血吸虫病疫情空间分布规律。 方法 收集 3省近 2 0年的血吸虫病流行病学数据 ,建立 GIS空间数据库。在 Arc View3.x,S- PL U S及 Spatial Statistics软件 (模块 )支持下对建立的血吸虫病 GIS数据库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结果 安徽及江西省血吸虫病患者总数及钉螺总面积不同代表年份中 ,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总体上钉螺分布的相关系数 (Moran′I )大于患者的相关系数 ,并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江苏省钉螺总面积具有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 ,其空间聚集性显著高于血吸虫病患者数 ,两者间缺乏空间聚集性。 结论 空间自相关分析可用于血吸虫病患者、钉螺分布的地域聚集性的研究 ,以揭示该病的分布规律和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