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总结比较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护理经验,从中选择更好的方法用于对患者的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20例喉癌术后患者的气道护理资料,比较不同的护理方法及结果.结果 20例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有18例在护理过程中未发生并发症,出院时气道通畅者100%.结论 喉癌术后气管切开的患者必须给予全面细致的观察和科学、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充分氧疗,及时、正确的吸痰方法,合适的气道湿化等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以保持患者气道通畅舒适,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对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 8分并伴有颅内出血的sTBI患者进行分析统计,将接受ICP监测的患者与未接受ICP监测的患者进行比较,主要观察指标是院内病死率。结果:在符合纳入标准的92例sTBI患者中,47例(51.1%)接受了ICP监测,经统计学分析,发现ICP监测与病死率降低相关(P=0.041)。结论:行持续ICP监测的sTBI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小剂量托烷司琼、氟哌利多、甲氧氯普胺及甲泼尼龙联合用药预防术后静脉镇痛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62例肱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托烷司琼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小剂量托烷司琼、氟哌利多、甲氧氯普胺及甲泼尼龙...  相似文献   
34.
家庭自我血压监测的优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的发现仅仅通过血压的测量就可以达到.临床测量血压水平的方法有3种:诊室血压,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诊室血压由医生用柯氏音技术和汞柱血压计测量,是诊断高血压,进行分级和治疗高血压的金标准方法.它有3个主要的原因使其测量变得不可信:常因操作不规范,使所测血压值误差很大;血压本身具有变异性和"白大衣效应".许多研究证据说明,这种测量方法导致病人误诊为高血压或者造成药物治疗过量.因此准确的血压测量极端重要,本文仅就合理使用家庭自测血压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5.
测量血压是临床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但也是最不精确的方法之一.目前,诊室血压值仍然是判断个体血压的基本方法,但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诊室血压与其他场合测量的血压相关性很差,专家们推荐患者在家中自测血压和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200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在更新的血压测量建议中也肯定了这两种检测方法的意义(Hypertension,2005:142-161).ABPM可用于:1)诊断.(1)检测是否存在"白大衣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WCH)或假性高血压.WCH的概念是指诊室血压高而清醒时平均血压<135/85mm Hg,且没有靶器官损害的证据.ABPM可测定被测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血压水平,与诊室血压比较即可明确.诊室血压反映的是某一"点"的血压值,AB-PM反映的是一天中血压的全貌.WCH是一种中间病理状态,往往存在其他危险因素,部分WCH可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报道采用长柄全干式或半干式多孔表涂股骨头假体加自体植骨行无骨水泥翻修术(RTHA)20例20髋的中期疗效。方法 均为首次RTHA的20例中诊断股骨头假体骨水泥固定后松动11髋,无骨水泥固定后松动9髋,其中3例伴假体干端骨折。骨缺损(Mulliken 分类):Ⅱ期8例,Ⅲ期12例。手术采用国产仿AML长柄半干式表涂和进口长柄全干式表涂股骨头假体各10例,后者包括Bi-Metric(Biomet.uSA)3例、AML(Depuy,uSA)4例,REF(Lima,Italy)3例,并取自体髂骨剪成火柴梗状植入假体周围间隙。结果 平均随访7年,功能优13例(65%),良6例(30%),尚可l例(5%)。X线表现:所有病例股骨近段骨缺损植骨区修复良好,表现为骨皮质增厚,致密。假体呈骨性固定16例,纤维性稳定4例,无1例松动,至今无1例再翻修。术后第1年内,骨性固定组假体下沉均<3mm,纤维性稳定组假体下沉均>3mm,下沉最多达6mm.以后未继续下沉。远段假体髓内充填率在骨性固定组均>90%,而纤维性稳定组均<80%。结论 采用植骨修复结构性骨缺损,并选用长柄多孔表涂全髋股骨头假体施行翻修术,是获得显著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7.
戴振华(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科,江苏南京210029) 女性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较男性更复杂,主要为月经因素和生育因素等。初潮年龄越早,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越大。肥胖者一般初潮较早,易患高血压病。生育次数多的妇女,比生育次数少的妇女患高血压的危险性高;初产年龄越小,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也越大。服用避孕药可引起血压升高,妇女服用复方雌孕激素避孕药2年以上,血压升高比不服药者高2 .6 ~5倍。一般认为,肥胖、有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压家族史的妇女,服避孕药后易出现高血压。因此,一旦发现有高血压应停服避孕药,改用其他避孕…  相似文献   
38.
正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原因不明确的非传染性皮肤病,其特殊性损害为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这些斑块是皮肤炎症和过度增生引起,皮肤在这些部位迅速累积,形成银白色的外表~([1])。临床上将银屑病分为寻常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及关节病型4种类型。其中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是一种病情重、死亡率高、临床少见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头直径对髋关节脱位的影响,为临床选择理想直径的股骨头假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自1990年3月~2008年8月期间,采用不同直径的股骨头假体行初次全髋置换术706例(762髋)的病案资料。男性301例,女性405例;年龄21~78岁,平均57岁。术前诊断:股骨头坏死203例,先髋继发骨性关节炎129例(其中Crowe Ⅳ型15例),股骨颈骨折190例,创伤后骨关节炎112例,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58例,结核继发骨性关节炎13例,化脓性髋关节炎融合术后1例。股骨头假体采用22 mm直径者220髋,26 mm直径83髋,28 mm直径459髋。95%手术入路为改良Hard ing入路,5%手术入路为后外侧入路。[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至少6个月的随访,762髋中术后发生脱位28髋,总体脱位率为3.7%。其中股骨头假体直径为22 mm的220髋中,发生脱位者16髋,脱位率为7.3%,股骨头假体直径为26 mm的83髋中,发生脱位4例,脱位率为4.8%,而股骨头假体直径为28 mm的459髋中,发生脱位者8例,脱位率为1.7%。将假体头直径在22、26和28 mm三组脱位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有统计学差异(x2=13.193,P=0.001;R=0.131,P=0(0.01)。[结论]股骨头直径是影响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主要因素之一,直径越大,脱位率越低,反之则脱位率越高。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大脑状态指数(CSI)对监测全麻苏醒期意识恢复变化的敏感性.方法 选择30例全麻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术毕采用CSI监测麻醉深度.采用镇静/警觉(OAA/S)评分评估患者全麻后意识恢复程度,并记录不同OAA/S评分时所对应的CSI值.结果 CSI值与OAA/S评分显著相关(P<0.01).结论 CSI可敏感地反映全麻苏醒期患者意识状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