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0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3篇
预防医学   232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有必要应用科技文献,不但可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增强其专业英语水平及初步培养其科研能力,而且能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选择贴近课程内容的文献,并注意选择综述类文献和英文文献。教学过程中,应以教材为主线,教师要控制文献讲解的数量和课时,并把握文献内容深度。为便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教师可充分利用文献中的相关图表作辅助讲授。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升高?超重肥胖及其交互作用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 400名40岁以上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基本信息?生活资料?疾病史?家族史等信息;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和血压;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CRP和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RP?超重肥胖水平与糖尿病的关系,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并分别利用乘法模型和加法模型计算交互作用?结果:实际参与调查人数为1 899例,应答率为79.13%,共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238例?与正常水平(CRP≤3 mg/L)相比,CRP升高者(CRP> 3 mg/L)调整OR值为1.74 (95%CI:1.24~2.45);WC升高?体质指数(BMI)达到超重与肥胖者,调整OR值分别为1.41 (95%CI:1.06~1.89)?1.70 (95%CI:1.12~2.44)和2.22 (95%CI:1.39~3.54)?同时具有CRP升高?BMI或腰围升高者2型糖尿病患病的风险最高,但没有发现明显的交互作用?结论:CRP升高?超重肥胖均可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干预降低CRP?BMI与WC水平将有助于延缓或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喉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111例经病理确诊的喉癌患者和34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选取IL-13基因3’-UTR的SNP位点rs1295685,采用TaqMan探针方法进行多态性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计算OR值及其95%CI,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喉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中rs1295685(IL-13C870T)位点基因型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在调整年龄?吸烟?饮酒及肿瘤家族史因素后发现,与CC基因型相比,携带TT/CT基因型者喉癌发病风险显著增高(调整OR值为2.00,95%CI为1.23~3.27,P值为0.005)?与CC基因型相比,携带TT/CT基因型在年龄≤62岁?吸烟?饮酒?无肿瘤家族史各亚组中表现出更高的喉癌患病风险(OR = 2.72,95%CI:1.40~5.28; OR = 2.07,95%CI:1.19~3.58;OR = 1.96,95%CI:1.03~3.73;OR = 2.01,95%CI:1.18~3.41)?吸烟?饮酒均与TT/CT基因型存在协同作用(OR = 6.48,95%CI:2.77~15.14和OR = 7.35,95%CI:3.15~17.12)?而基因型分布在肿瘤分期?分级中未见显著差异?结论:IL-13基因rs1295685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喉癌遗传易感性有关联?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Oatp3在PFOS诱导的支持细胞毒性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纯化原代大鼠支持细胞,通过细胞毒性实验,观察PFOS对原代支持细胞生长的影响;利用Oatp3 si RNA构建Oatp3基因敲减模型,观察Oatp3在PFOS诱导的支持细胞毒性中的作用,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FOS对Oatp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0~30μmol/L剂量的PFOS对大鼠支持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P>0.05);当PFOS剂量增至40μmol/L时,对支持细胞毒性作用明显(P<0.01),PFOS毒作用的IC50值约为45.6μmol/L。40μmol/L的PFOS可明显诱导Oatp3蛋白的表达(P<0.01),联合Oatp3 si RNA处理后,其诱导作用明显抑制(P<0.01)。与转染试剂对照组(Mock)相比,加入40μmol/L的PFOS后,支持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联合Oatp3 si RNA处理后,PFOS诱导的支持细胞毒性明显被抑制(P<0.05或P<0.01)。结论:Oatp3很可能参与PFOS诱导支持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45.
目的:了解南京市大学生生殖健康认知?现状和需求,提高大学生生殖健康水平?方法:2013年3月匿名问卷调查南京市某大学245名在校本科生?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生殖健康认知?生殖健康服务需求?性态度?性行为和性卫生以及情色物品接触情况等?结果:共调查本科生250名,回收有效问卷245份(98.00%),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为1.3∶1.0?大学生对于生殖健康的基本认知普遍较低;多数学生赞成学校开展性教育,而反对家庭性教育,忽视家庭性教育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的性观念比较开放,40.00%的学生认为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24.68%的学生表示有性经历,其中43.10%的学生在头半年里与第1位“性伴侣”采取避孕措施;有80%以上的学生曾经有看过或者听过色情物品?结论:大学本科生生殖健康认知与性态度?性行为以及性卫生之间存在差距,高校需积极?稳妥地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满足大学生生殖健康需要;同时应加大对家庭性教育的重视,从而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整体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6.
目的:了解南京市乡村医生的工作满意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南京市相关部门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对南京市各涉农区的乡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用Epidata3.1与SPSS22软件对问卷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结果:南京市乡村医生中,约46.5%对现有工作不满意;不满意原因中,收入低、工作压力大、社会保障水平低分别占到90.1%、87.6%、87.2%。结论:建议南京市相关部门对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工作以围绕解决乡村医生现有问题、提高乡村医生满意度为目的,改善其现有处境,保障其工作收入,完善其社会保障水平及养老机制等。  相似文献   
47.
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型冠状病毒可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是主要传染源,但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且引起社区传播的风险更大。目前,关于人群中无症状感染率及其传染性尚无定论。本研究设计选取COVID-19疫情高发与低发地区作为研究现场,对社区人群和重点人群(包括COVID-19治愈病例、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医护人员/CDC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发热门诊患者)开展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血清抗体和核酸检测,确定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和暴露风险人群的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率,及其流行病学特征;对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开展流行病学随访,分析血清抗体水平变化,评估传染性和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48.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的输入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估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对我国的输入风险。方法 基于收集的疫情数据(各国家每日累计确诊病例数、境外输入病例累计确诊病例数)、人口学数据(各国人口密度、人口数)、旅客潜在来源群体信息(华侨华人常住人口数、在外中国留学生数、海外务工人员数、来华留学生数、航班旅客数估计)和全球健康安全指数(GHS)等信息,进行近期(2月1日-4月25日)和未来(4月26日-)风险分析及预测,构建输入风险得分。结果 各国境外输入病例数、累计确诊数、罹患率、华侨华人数、境外留学生数、来华留学生数、航班乘客数和GHS变量间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近期风险分析中,俄罗斯输入病例明显较高,英国、美国、法国、西班牙次之。在未来风险预测中,通过各国罹患率指数和平均每日入境乘客数估计值两项信息,评估美国、新加坡等44个国家为未来潜在高风险国家。结论 通过COVID-19疫情各国家输入风险评估,可以识别近期及未来的高风险区域,为加强疫情防控,为最终战胜疫情提高帮助。  相似文献   
4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重症转归风险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转归为重症的预测模型,为早期、动态地监测患者转归提供更加全面、准确、及时的指标。方法 基于患者的入院检测指标和轻、重症分型,以及检测指标的动态改变(即入院后两次检测指标测量值差)等输入变量,使用XGBoost方法建立预测模型,评估患者在入院之后转归为重症的风险。然后将入选的患者从入院随访至出院,观察其病情转归情况,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在100例COVID-19患者的训练集中,筛选出具有较高评分的预测变量并建立模型,计算出预测变量取值的高风险范围:血氧饱和度<94%、外周血白细胞计数>8.0×109个、SBP变化<-2.5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90次/min、有多发小斑片影、年龄>30岁、心率变化<12.5次/min。训练集的模型预测结果的敏感率为61.7%,漏诊率为38.3%;使用模型对测试集进行预测的敏感性为75.0%,漏诊率为25.0%。结论 与传统的预测判断方法(即采用入院时第一次检测的指标和重症入选条件进行评估患者是否为轻、重症)相比,模型的预测考虑到了COVID-19患者的基线生理指标与病情变化指标,因此能够全面、准确地预测患者重症转归的风险,减少重症患者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蛹虫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20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蛹虫草0.13、0.27,0.80 g·kg-1·d-1三个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给药30 d后,测定各组小鼠免疫学指标.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蛹虫草0.80 g·kg-1·d-1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耳壳增重、血清半数溶血值及吞噬指数增加(P<0.05).蛹虫草0.27、0.80 g·kg-1·d-1组溶血空斑数多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蛹虫草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其中,浓度为0.80 g·kg-1·d-1时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