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47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63篇
预防医学   79篇
药学   77篇
  22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我有一过性脑缺血(随函寄上冠脉造影和磁共振报告单),服什么药比较好,生活上应注意什么问题? 湖南 李干桢 李干桢读者:根据您提供的资料,对来信中提到的问题答复如下:1,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您心脏的几根主要动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脉)均存在中度狭窄,并且您有胸部不适的症状,所以可诊断为冠心病。2.头颅核磁共振显示,您有“多发腔隙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52.
1人作为有机整体需要整体服务 21世纪的医学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科技的进步带来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过去让医生束手无策的顽疾绝症得到根治成为可能。同时,随着预防医学和循证医学的发展,人们的医疗观念在不断深入,对于疾病不单是早期救治,而是要早期预防;对于患,不单是要医病,而是要医人。社会的发展要以人为本,而人的发展是以健康为本。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所需要的卫生服务是一种整体性的服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53.
目的:调查北京市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布、控制和知晓情况,以及影响危险因素认知的因素。方法:入选北京市19家二级和三级医院在2006年1—7月期间在发病后24小时内到达医院的430例STEMI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资料、危险因素和控制情况、病史和临床情况。在入院后72小时内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知晓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心血管危险因素知晓的因素。结果:430例患者的年龄中位数为62岁(53—72岁),早发心肌梗死(男性〈55岁,女性〈65岁)的比例为34%,存在的危险因素个数平均为(3.0±1.4)个,≥3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占64.4%。在可纠正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最高(47.9%,95%CI43.2%-52.6%),其次为吸烟(46.5%,95%CI41.8%-51.2%)和缺乏运动(40%,95%CI35.4%-44.6%),患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比例分别为20.7%和17.7%。75.2%的高血压患者正在服药治疗,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治疗率仅为10%和40.8%。在问卷调查的9种危险因素中,患者乎均知晓(3.0±3.0)种。男性(OR=2.2,95%CI:1.6—3.1,P〈0.001)、高血压(OR=1.5,95%cI,1.1—1.9,P=0.05)和存在多种危险因素(OR=1.3,95%CI,0.9—2.1,P=0.004)的患者对危险因素的认识较好。结论:北京市2/3的STEMI患者有≥3种的危险因素;对危险因素的知晓率较低;性别、是否存在高血压和存在危险因素的个数对患者的危险因素知晓情况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调查北京社区人群甘油三酯(TG)水平现状.方法 于2007年6月至8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对北京10 054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检测空腹血浆TG.结果 10 054名被调查者TG平均水平1.17(0.81~1.78)mmol/L,TG边缘升高者1234人(12.27%);高TG血症者1512人(15.04%).男性TG平均水平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7),分别为1.16(0.80~1.84)mmol/L和1.18(0.81~1.75)mmol/L.经年龄标化后的男性TG边缘升高患病率、高TG血症患病率(分别为11.60%、20.32%)均高于女性(分别为10.90%、10.88%).50岁前男性TG水平及异常率高于女性,50岁后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城市人群TG平均水平高于农村,分别为1.31(0.89~1.95)mmoVL和1.05(0.73~1.58)rumor/L(P<0.01);异常率也高于农村.TG异常者的知晓率、药物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13.95%、35.92%、38.51%.标化后的冠心病组TG边缘升高患病率和高TG血症患病率(分别为24.79%、25.31%)高于非冠心病组(分别为11.22%、15.35%).结论 北京社区居民TG升高者比例较大,而TG升高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相对较低,应加强对城市男性、50岁后女性及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的教育和监测.  相似文献   
55.
目前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各径线和心功能的研究在成人和儿童方面较多,有关新生儿早期超声心动图参数的正常参考值报道较少,而且新生儿早期的心脏功能既不同于胎儿,也不同于婴幼儿.本研究的目的是提供正常新生儿早期超声心动图各径线以及心功能参数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评估社会经济状况对北京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布和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 数据来源于前瞻性、多中心、注册研究.包括2005年11月至2006年12月连续入选自北京市19家医院因患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于24 h2:内到达上述医院且住院接受治疗的800名患者.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包括:自述个人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以及医疗保险情况.按照受教育程度,将患者分为社会经济状况较差和较好两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布和住院期间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患者中糖尿病和高血脂症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P<0.05,P<0.01).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中吸烟患者的比例较高(P<0.05).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接受冠脉造影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比例明显低于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患者.医疗保险与经济收入是决定进行PTCA的最重要的两个社会经济因素.结论 与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冠心病患者相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患者其危险因素中,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比例较高,而吸烟率较低;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接受介入性检查和治疗手段的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57.
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sy,ACC)第57届年度学术大会2008年3月29日~4月1日在风域(windy city)芝加哥召开,到会人数超过3万。本次大会组织结构上的重大变化是ACC和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Angiography and Interventions,SCAI)&i2(intervention and innovation)峰会联手,有合有分,合作双赢,  相似文献   
58.
2006年公布的OAT试验的成本效益评估显示,在心肌梗死后3~28天稳定患者行PCI与单独理想的药物相比,不但成本明显增高,而且临床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59.
Li CL  Hu DY  Shi XB  Yang H  Wang JY  Mei YQ  Liu WL  Li L  Xu YY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1):2192-2195
目的探讨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LCSD)降低长QT综合征(LQTS)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的机制。方法观察12例LQTS患者在运动试验过程中模拟交感神经活性增高的情况,总结其变化特征,比较LCSD手术前后这些特征的改变情况。结果手术使静息时的心率校正QT间期(QTc)缩短(0.54s±0.04s到0.50s±0.04s,P=0.026),使运动时所达到的最大心率降低(141次/min±18次/min到124次/min±14次/min,P=0.003)。运动过程中LQTS患者表现为运动中的QTc有所缩短,在运动末和/或恢复早期显著延长(运动前:0.54s±0.02s,运动10min:0.46s±0.02s,恢复4min:0.55s±0.03s);手术使恢复早期QT间期骤然升降的程度明显减小(术后运动前:0.53s±0.03s,运动10min:0.48s±0.03s,恢复4min:0.53s±0.05s)。代表QT间期对心率适应性反应的参数———QT对RR间期的斜率,运动后与运动前相比,变得明显陡峭,从运动前的0.61±0.06升高到运动后的0.71±0.07,P<0.01。手术使运动前的斜率变得明显平缓(术前0.61±0.06,术后0.55±0.07,P=0.013);同时使运动后的斜率也变得明显平缓(术前0.71±0.07,术后0.66±0.06,P=0.018)。手术前有7例患者在运动末和/或恢复早期有顿挫T波的形态变化,手术使其中的4例变化消失。结论LCSD手术可使LQTS患者运动前后的QT/RR间期斜率都变平缓,从而降低了运动引起的QT间期过度延长,这可能是其有效治疗LQTS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0.
Xie WL  Liu WL  Hu DY  Cui W  Zhu TG  Li CL  Sun YH  Li L  Bian H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4):963-966
目的研究中国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CM)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相互关系。方法对5个经过MYH7基因扫描未发现异常的家族性HCM的先证者进行肌球连接蛋白-C基因(MYBPC3)扫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区外显子片断,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对阳性结果者进行家系中其他成员筛查,并分析患者临床表型特点。结果在1个家系中发现MYBPC3基因的13号外显子的Arg346fs突变,而正常对照组同一位置未见异常,Arg346fs突变为我国患者中首次发现。结论MYBPC3基因为我国家族性HCM的的致病基因之一。其临床表型的异质性提示多因素参与了HCM的发生及外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