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 78‑year‑old female patient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developed tarry stools after regularly taking dronedarone, metoprolol, and rivaroxaban for 3 months. The patient stopped using rivaroxaban by herself for 7 days, and her black stools was gradually improved. After taking rivaroxaban again for 1 month, black stools appeared again, accompanied by fatigue, dizziness, and amaurosis fugax. Her blood pressure was 90/50 mmHg, heart rate was 80 beats/min, and hemoglobin was 55 g/L. Rivaroxaban was discontinued again and supportive treatments such as soft food, acid suppression, fluid replacement, and blood transfusion were given. After 3 days of treatments, the symptoms of fatigue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no amaurosis recurred when sitting up. Hemoglobin was 75 g/L. After 6 days of treatments, the patient discharged formed yellow soft stools. After excluding gastrointestinal tumors through gastroscopy and tumor marker examination, it was considered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dronedarone and rivaroxaban caused the increase of rivaroxaban plasma concentration, which resulted in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the patient. The patient′s anticoagulant medication was changed to dabigatran etexilate, and no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occurred. © 2023 Chinese Medical Journals Publishing House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北京社区超重及肥胖人群血脂异常患病及知晓情况.方法 对9786例"首都社区居民胆固醇教育及控制"项目受调查者资料进行分析.按体质指数将受调查者分为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3类人群.根据晨起空腹血浆化验结果,评价3类人群各型血脂指标水平及血脂异常患病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评价血脂异常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结果 (1)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与体质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7、0.18、-0.26和0.35(P均<0.01).(2)随体质指数增加,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逐渐上升.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人群标准化后,血脂异常患病率男性分别为23.9%、43.3%和65.4%,女性分别为17.9%、29.2%和42.3%.血脂异常患病率肥胖男性高于肥胖女性(65.4%比42.3%,P<0.01).患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以及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风险男性肥胖者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1.6、2.9、2.4及2.7倍,而女性肥胖者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1.3、1.9、1.7及2.1倍.(3)血脂异常患病知晓率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男性分别为20.8%、27.8%和25.2%(P>0.05),女性分别为34.6%、34.5%及29.4%(P>0.05).结论 肥胖者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正常体重人群,但其患病知晓率仍然较低.应将肥胖人群,尤其是年轻男性肥胖者作为降脂干预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3.
北京社区超重及肥胖人群血脂异常患病及知晓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北京社区超重及肥胖人群血脂异常患病及知晓情况.方法 对9786例"首都社区居民胆固醇教育及控制"项目受调查者资料进行分析.按体质指数将受调查者分为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3类人群.根据晨起空腹血浆化验结果,评价3类人群各型血脂指标水平及血脂异常患病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评价血脂异常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结果 (1)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与体质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7、0.18、-0.26和0.35(P均<0.01).(2)随体质指数增加,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逐渐上升.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人群标准化后,血脂异常患病率男性分别为23.9%、43.3%和65.4%,女性分别为17.9%、29.2%和42.3%.血脂异常患病率肥胖男性高于肥胖女性(65.4%比42.3%,P<0.01).患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以及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风险男性肥胖者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1.6、2.9、2.4及2.7倍,而女性肥胖者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1.3、1.9、1.7及2.1倍.(3)血脂异常患病知晓率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男性分别为20.8%、27.8%和25.2%(P>0.05),女性分别为34.6%、34.5%及29.4%(P>0.05).结论 肥胖者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正常体重人群,但其患病知晓率仍然较低.应将肥胖人群,尤其是年轻男性肥胖者作为降脂干预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中国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导致心房颤动复律后复发的因素,有利于在临床中恰当选择复律的适应证.方法2000~2002年住院诊断心房颤动,并进行药物或电转复律成功者,分析患者下列指标一般情况,合并疾病,体检及辅助检查,用药情况,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律的方法即药物复律或电复律.转复窦性心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种类和剂量.随访1年比较心房颤动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利用SPSS10.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预测心房颤动复律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入选386例,患者平均年龄(62.99±12.39)岁,男性241(62.5%),复律前房颤持续时间平均(21.5±7.4)天.电复律51例,药物复律335.随访1年后,251例(65%)仍然维持窦性心律,135例(35%)复发,半数以上(53%)心房颤动复发出现在复律后1周内.药物复律与电转复的复发率相似分别为36.69%和37.21%.1年后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的比例最高121例(74.8%),P=0.008).复发与未复发组在年龄、复律方法、基础心脏疾病、复律后是否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单因素分析影响复发的因素为左房内径≥50mm、心房颤动病程、复律前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及β-受体阻断剂和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左房内径≥50mm(OR=1.86,P=0.0472),复律前心房颤动持续≥7天(OR=2.08,P=0.01)和心房颤动病程≥3个月(OR=1.77,P=0.0456)为预测心房颤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转复窦性心律后,除非有可逆原因,心房颤动复发率相当高.复律后不同时间段的复发有不同的机制,即刻复发与心房的易损性高有关,而亚急性期复发与电重塑的逆转中造成的暂时性的复极不均一有关.但目前关于复律后复发的机制研究还较少.本研究发现预测心房颤动复律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左房内径≥50mm、心房颤动病程≥3个月和复律前心房颤动持续≥7天.心房颤动病程和心房大小是相互关联的,二者即是电重塑和解剖重塑的原因,也是结果.房颤持续的时间越长,有效不应期进行性缩短,心房扩大允许存在大量折返环.心房颤动一旦发生,电重塑和解剖重塑即启动,是造成心房颤动持续和复发的主要机制.虽然合并用药可能影响心房颤动患者远期效果,但左房大小和心房颤动持续时间是主要的决定因素,应根据患者的症状等因素综合评价,采取恰当的治疗策略,如房颤病程较短首次发生房颤的患者,还应该至少给予一次复律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心脏康复应用与发展60多年来,大量临床研究支持心脏病患者从心脏康复治疗中获益。首先,心脏康复能降低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和再住院率,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年内猝死风险降低45%;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全因死亡率8%~37%,降低心血管病死率7%~38%;其次,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心脏瓣膜置换或修复术后以及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均可从心脏康复运动训练程序中获益,并降低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北京市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急救医疗服务(EMS)应用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多中心现况调查.入选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北京市19所医院的789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病人.入院1周内,通过与病人进行结构式访谈及查阅病例记录收集资料.根据到达首诊医院的转运方式将病人分为EMS组和自行转运组,对比分析两组资料.结果 仅260例(33.0%)通过EMS转运到达首诊医院,其余529例(77.0%)通过自行转运到达.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 1.530,95%CI 1.050~2.230,P=0.027)、大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OR 2.032,95%CI,1.257~3.284,P=0.004)、冠心病史(OR 0.474,95%CI 1.049~2.458,P=0.029)、症状不能耐受(OR 0.592,95%CI 1.090~2.520,P=0.008)、焦虑(OR 0.760,95%CI 1.238~3.695,P=0.006)以及将症状归于心脏病(OR 0.402,95%CI 1.020~2.171,P=0.041)是应用EMS的独立预测因素.而梗死前心绞痛显著较少了EMS应用(OR 0.626,95% CI 0.431~0.907,P=0.013).结论 北京市仅1/3的STEMI病人发病后选择EMS转运.社会人口学、冠心病史、症状特点和认知因素等影响了病人对EMS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9.
长期需要口服抗凝治疗的患者中约30%合并缺血性心脏病,当这些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往往需要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此后长期抗栓治疗策略的安全性一直存在质疑和争议.从冠心病防治角度,双联抗血小板十分重要,而口服抗凝药物已经成为心房颤动预防卒中最重要的治疗措施.现有国际指南和华法林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均建议给予口服抗凝药物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所谓"三联"抗栓治疗[1-2],遗憾的是,此建议并无前瞻性临床研究证据.而且,毫无疑问这种治疗将大大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而严重出血增加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心脏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冠心病是全世界范围内第一位的心血管疾病。在中国,由于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盛行,使得冠心病发病率迅速上升。20年前,心脏内科医生仅能检测心肌坏死的酶学标志物,如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来辅助诊断心肌梗死。20世纪90年代以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