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8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91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15篇
口腔科学   105篇
临床医学   266篇
内科学   143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1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70篇
综合类   383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41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306篇
  3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Lugol液染色对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5例食管黏膜可疑病变经内镜以2%Lugol液喷洒染色,观察黏膜染色情况,并取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45例食管病变染色后,39例呈浅染色或不染色,其中食管癌8例(食管早期癌5例,进展期癌3例),Barrett食管5例,轻至中度不典型增生1l例。本组Lugol液染色对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达46.7%。结论 内镜下应用Lugol液染色结合活检有助于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且操作简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脑创伤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而继发性脑损伤是影响脑创伤发展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当的治疗可以减轻或避免某些继发性损伤的病理变化,提高患者的疗效,改善预后。近年来,随着对基质金属蛋白基质系(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的不断深入研究,金属蛋白酶系在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基质金属蛋白酶系在脑创伤方面的研究概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螺旋CT重建技术在颌面外科及正畸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螺旋CT重建技术在颌面外科及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颌面部外伤 2 3例 ,口腔畸形 15例。外伤患者行矢状面、冠状面二维重建及骨表面三维重建 ;口腔畸形患者行上、下颌骨三维骨透明重建及口腔曲面重建 ,分析对比轴位图像和重建图像的表现。结果 :① 2 3例颌面骨折经重建后清楚显示骨折线及对位对线情况 ,尤其对于多发的复杂骨折的骨折线全貌、累及范围、颌面部凹陷情况一目了然 ,立体感强。② 15例口腔畸形经重建后清晰显示多生牙、阻生牙的位置、深度 ,及与周围牙齿的关系 ,明确牙弓畸形程度及牙齿拥挤、不齐程度。结论 :颌面部骨折及口腔畸形螺旋CT重建图像对于手术计划制定与实施、牙的矫形前设计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完全失去肝动脉血液供应后,大鼠肝门部胆管周围血管丛(PBP)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游离胆总管、门静脉、腔静脉和肝总动脉,不做切断;实验组结扎肝动脉,并切断肝十二指肠韧带除门静脉以外的其它组织,阻断其它侧支血管对肝门部胆管的血液供应。术后应用计算机对大鼠肝门部组织切片进行PBP三维可视化构建,并对PBP内层微血管进行定量分析,对胆管壁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肝门部胆管分叉部位PBP平面结构显示胆管扩张,胆管壁明显增厚,壁内微血管尖细,排列紊乱,内层微血管密度减低;PBP立体构像显示空间结构紊乱,不规则,微血管细小,管壁不均匀增厚。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肝门部PBP内层微血管总数明显减少(P〈0.01),肝门部PBP内层微动脉数也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肝门部胆管壁呈慢性增生性炎症改变。结论 失去含氧量高的动脉血液供应时,PBP形态结构将会发生一系列改变,胆管壁组织也将发生相应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5.
吸毒人群口腔黏膜疾病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吸毒人群口腔卫生习惯、个人嗜好,以及口腔黏膜病的患病情况,以期对此类人群进行早期口腔黏膜病的防治。方法 1999~2000年对厦门戒毒所200名吸毒人员进行口腔健康调查,通过询问及口腔检查了解此类人群口腔黏膜患病情况及与不良嗜好的关系。结果 200人中有125人患有9种口腔黏膜病,患病率最高为尼古丁口炎(27.5%),其次为口干症(26.6%),白色水肿(22.5%)。有口腔梅毒病史4例。200人均有吸烟嗜好,饮酒者190人,嗜酒者32人,占16%。结论 吸毒人群是不良嗜好的高发人群,是口腔黏膜病的高发人群,是性病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6.
超液化碘油混合抗癌药物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超液化碘油混合抗癌药物经皮肝动脉栓塞治疗51例中晚期肝癌。术后50例临床病情改善,治疗2次后肿瘤显著缩小(>50%)16例,中度缩小(20~50%)21例,轻度缩小(<20%)7例;5例为弥漫型难以判定肿块大小,另2例未复查。所有肿瘤缩小的病例均可见肿瘤血管减少。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为100%、82.4%、59.8%和23.5%,其中生存期大于9个月者均为团块型或多结节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陆军第73集团军医院进行治疗的133例恶性肿瘤患者,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恶性肿瘤组患者及恶性肿瘤合并VTE组患者一般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恶性肿瘤合并VTE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1年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肿瘤分期、冠心病、化疗、合并感染、激素治疗、中心静脉置管构成比及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分期Ⅲ~Ⅳ期、有冠心病、有化疗、有感染、有激素治疗及有中心静脉置管、血浆D–D水平高为恶性肿瘤合并VTE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分期Ⅲ~Ⅳ期、有冠心病、有化疗、有感染、有激素治疗及有中心静脉置管、血浆D–D水平高为恶性肿瘤合并VTE危险因素(P <0.05);恶性肿瘤合并VTE组患者1年死亡率明显高于恶性肿瘤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厦门市 5岁以下儿童死因变化及生存水平 ,提高儿童的生命质量及医疗保健服务水平。方法 通过市、区、街道 (乡 )妇幼保健三级网及儿童生命监测系统收集资料 ,对 1993~ 2 0 0 0年厦门市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情况统计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1993年为 2 7 88‰ ,2 0 0 0年为 11 6 6‰ ,(X2 =80 0 0 ,P <0 0 1)。厦门市 1993~ 2 0 0 0年 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先天畸形、腹泻 ,肺炎和腹泻呈下降趋势 ,早产、出生窒息、先天畸形呈上升趋势 ,其中先天畸形上升较明显。儿童死前均得到相应的医疗保健服务 ,死前就医、死前明确诊断、死于医疗保健机构者均达 90 %以上。结论 厦门市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 ,已达到《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提高医疗保健机构的诊治水平和服务水平是社会的需求 ,也是提高儿童生存水平的措施之一 ,全社会都应重视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9.
陈一霞  卢美观 《医疗装备》2021,(5):165-166,16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椎管占位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116例行椎管占位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5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椎管占位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术后患者,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探讨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结果:行乳房肿瘤扩大切除术9例,乳房切除术4例,乳房改良根治术2例,行乳房肿瘤局部切除术7例,4例乳房肿瘤局部切除术后出现复发,局部复发率19%,结论:乳腺叶状肿瘤术前确诊较困难,其局部复发与是否手术彻底切除密切相关,对病理诊断为巨纤维腺瘤者,局部切除术后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