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5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付钢  任嫒姝  王璐  夏熹  黄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32(12):1288-1291,1300
目的:比较四种不同桩核材料的后牙核桩修复体,在有和无全冠保护条件下,其牙本质应力的大小和分布,从而指导临床合理地选用修复材料.方法:通过磨片法结合数码相机获取断层图片的建模方法,建立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腭尖缺损的桩核冠有限元模型,分别分析在有和无全冠保护条件下,中熔合金桩、复合树脂桩、汞合金桩,铸瓷桩修复后的牙本质应力大小及分布状况.结果:1有全冠保护的条件下的上颌第一磨牙桩核修复体的应力峰值均要明显低于无全冠保护者,且二者的应力分布方式也明显不同.2有全冠保护的条件下的上颌第一磨牙桩核冠修复体,其不同桩核材料的选择对牙本质应力峰值、剩余牙本质的应力大小、根管内的应力分布无明显影响.但高弹性模量的中熔合金桩核,汞合金桩核,铸瓷桩核改变了牙体正常的应力分布模式;复合树脂桩核对牙体正常的应力分布模式无明显改变.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的正常牙合力作用下,全冠的使用对死髓牙的保护至关重要,它是后牙桩核修复体成功与否的关键.同时,不同桩核材料的选取,对桩核加全冠修复的后牙发生牙折的影响无明显差别,且极少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不同基体烧结温度对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的基体烧结温度制备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测试其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扫描电镜观察其显微结构.结果 基体烧结温度采用1 250、1 300、1 350 ℃所得复合渗透陶瓷的3点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测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不同基体烧结温度下,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都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种植体-基桩界面结构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连接方式对种植体-基桩界面受力的影响。方法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比较Spline、外六边、内六边及莫氏锥度连接方式的种植体、基桩及中央螺钉在预负荷、垂直载荷200、500 N及斜向载荷100 N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中央螺钉的最大应力值位于螺钉头部与螺杆交接处;Spline种植体的最大应力值位于突起根部,该连接方式的中央螺钉的应力值高于种植体和基桩;侧向载荷使种植体-基桩连接各部件的应力明显增大。结论Spline连接方式的中央螺钉可以起到弱连接的作用;临床上应尽可能减小种植义齿受到的侧向力,以保证种植体-基桩界面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辜向东  张晓南  鲜苏琴  吴恙  廖运茂 《重庆医学》2009,38(23):2948-2950
目的 研究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低温补偿代型材料的适合性.方法 在一个标准代型基础上分别制备8个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底层冠,粘结后测定低温补偿代型材料的适合性.结果 采用低温补偿代型材料制作的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表现出良好的适合性,平均绝对边缘间隙量57.42μm,在120μm的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低温补偿代型材料具有良好的适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3种桩核系统修复根管治疗牙牙体组织的抗折强度.方法 将30颗离体上颌中切牙截冠后根管治疗,随机分成3个组,分别按镍铬合金桩核、玻璃纤维桩核、氧化锆瓷桩要求进行制备,自凝塑料包埋后,固定于万能试验机上测试实验牙的抗折强度并观察其折裂类型,应用SPSS13.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氧化锆瓷桩系统修复上颌中切牙后牙体抗折强度与镍铬合金铸造桩核系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二者明显高于玻璃纤维桩核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根管治疗的牙用以上3种桩核系统修复均能满足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16.
赵耀  童徐  刘嘉俊  成都  )  浩志超  成都  )  孟玉坤  成都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3,31(3):235-236
目的 探讨不同热处理对牙科银钯铸造合金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 自制牙科银钯铸造合金,用牙科标准铸造程序制作合金试件。试件加热到900 ℃后冰水中淬火作软化热处理,然后分组分别进行硬化热处理、深冷处理、硬化热处理并深冷处理,以软化热处理组作为对照组。测试经不同热处理后合金的显微硬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硬化热处理、深冷处理、硬化热处理并深冷处理均提高了合金的显微硬度,硬化热处理组提高了129%,深冷处理组提高了13%,硬化热处理并深冷处理组提高了141%。结论 硬化热处理和深冷处理均可以提高合金的显微硬度,而硬化热处理的提高更为明显;当硬化热处理和深冷处理联合应用时,二者对合金硬度的提高可产生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17.
邹蕊  牛林  赵志河  宋锦璘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1530-1533
目的:利用PLGA(poly lactide-co-glycolide)-胶原类细胞外基质复合支架构建大鼠成肌细胞体外三维力学加载模型并研究周期性机械张应力对不同方式培养的大鼠成肌细胞"整合素β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静电纺丝法制备PLGA-胶原类细胞外基质复合生物支架并将其粘接于加力板上,与体外培养的大鼠成肌细胞进行复合培养;使用"Forcel"四点弯曲细胞应变加载装置分别对三维培养和二维培养的大鼠成肌细胞进行生理限度内的力学加载;利用RT-PCR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整合素β1mRNA的表达;比较张应力作用下,三维PLGA-胶原复合支架上和二维平面培养细胞整合素β1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除加载15mi n外,相同强度张应力作用的各个时间点,三维支架上细胞整合素β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二维平层培养细胞;且三维支架上细胞整合素β1的表达水平更快达到峰值,而且峰值持续时间也显著增加。结论:周期性张应力刺激下,三维复合培养大鼠成肌细胞整合素β1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二维培养细胞,这表明培养方式及细胞外基质的三维空间结构对加载早期细胞的力学信号转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比较研究切口角度和深度对氧化锆陶瓷断裂过程中裂纹扩展的影响,本实验制做了尺寸为4.4mm×2.2mm×18mm的氧化锆陶瓷试样,将试样分成6组,每组10个。制备了与试样的长轴方向夹角分别为30°、60°及90°,且深度为1mm和2mm的切口。将试样置于万能力学测试机上加载至断裂后,观察各组试样的断裂曲线,并在体视显微镜下在试样断端的裂纹扩展路径上采点,标注坐标,用origin软件进行曲线拟合。结果显示:当切口角度β=90°时,试样裂纹扩展为纯Ⅰ型;当β=60°时,试样裂纹扩展以Ⅰ型为主;当β=30°时,试样裂纹扩展为Ⅰ-Ⅲ复合型。随着切口深度的增加,切口角度对裂纹扩展方向的影响增加。此外,切口方向对于裂纹的扩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断裂力学参数,随着切口深度的增加,切口角度对裂纹扩展方向的影响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壳聚糖/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作为骨引导再生膜,诱导羟基磷灰石仿生合成,研究低浓度多壁碳纳米管对复合膜仿生矿化的影响。方法壳聚糖/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在仿生溶液中仿生矿化,并用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复合膜表面的形态和结构进行表征,同时将复合膜分别与血清蛋白和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培养。结果壳聚糖/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表面矿化生成纳米羟基磷灰石,并且多壁碳纳米管的分散程度影响羟基磷灰石晶体的体积。当多壁碳纳米管的浓度为1%(质量分数)时,羟基磷灰石晶体的体积最小,约9.6 nm。多壁碳纳米管能够促进复合膜吸附蛋白(P<0.05),并且在实验早期(<2 h),1%浓度吸附量最高。同时,碳管的添加能够促进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1%浓度最为显著(P<0.05)。结论壳聚糖/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具有促进骨形成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背景:近年研究发现,高血压病患者中骨质疏松发病率较正常人群增高。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与颌骨及牙槽骨吸收的关系。方法:选用原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给药组,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均进食未添加降压药物的普通标准饲料颗粒,给药组进食添加有降压药物的标准饲料颗粒。结果与结论:模型组大鼠从10~22周龄收缩压逐渐上升,22周龄后血压趋于稳定。给药组和对照组血压较低且平稳。同一周龄大鼠血压值模型组〉给药组〉对照组(P〈0.01)。模型组和给药组大鼠下颌骨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骨皮质较薄,骨小梁稀疏、纤细、弯曲不整或断离,骨髓腔扩大,给药组骨质病理变化程度较模型组减轻。结果证实,血压升高可引起原发性高血压大鼠下颌骨骨量减少,使骨小梁变细、排列紊乱,从而增加牙槽骨吸收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