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1篇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报道,在1992-1993年间新生儿死亡率为5.3/1000活产儿.而新生儿感染是导致其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连年来稳定的居于新生儿死因的第6~10位,在黑人新生儿中还有上升趋势.在某些医疗中心,感染居于新生儿死因的第5位,甚至于第3位.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400万新生儿死亡,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估计每年有30万死于新生儿破伤风,有46万以上的新生儿死于其他细菌感染.在住院的新生儿中感染性疾病有非常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2.
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一大突破,但脑组织结构的特殊性限制了移植方式,无论是脑组织原位移植还是脑室内注射干细胞都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性和局限性,经外周血管输注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血脑屏障并向病变组织定向迁移,本文从特异性粘附分子的表达、血脑屏障固有薄弱环节、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及病变组织的趋化作用等方面阐述了间充质干细胞进入脑实质的机制,为干细胞移植方法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患儿,男,因发绀、呻吟、反应差3h入院.系G1P1、38 4周孕,无宫内窘迫和胎膜早破、羊水清亮、无脐带绕颈,胎盘正常,生后1、5、10min Apgar评分分别为8分、8分、9分.生后患儿即哭声无力,数分钟后出现唇周发绀、低声呻吟、无口吐白沫和气促.立即清理呼吸道予以面罩给氧后,面色稍好转,反应仍差,刺激不哭,呼吸、心率减慢,予以1/10 000肾上腺素1ml肌注后稍好转(具体不详),遂急送入我科.入院查体:T37℃,R 28次/min,P 93次/min,体重3 250g,成熟儿貌,呻吟、反应差、哭声弱、面色发绀,头部4cm×10cm大小包块,有波动感,过骨缝,压之凹陷.前囟2.5cm×2.5cm,张力不高.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0.3cm,对光反射迟钝;可见吸气性三凹征.双肺呼吸音减弱,双肺呼吸音对称;心音低钝,未闻杂音;腹软,肝肋下2.0cm,剑下2.0cm ,质中边锐.四肢肌张力弱,甲床发绀,原始反射消失.入院诊断:(1)新生儿窒息(轻度);(2)吸入性肺炎;(3)呼吸衰竭;(4)HIE;(5)NRDS[1].  相似文献   
24.
<正>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NT)是接生断脐时,消毒不严,致破伤风杆菌通过脐部进入机体,产生痉挛毒素可沿淋巴液、神经干等传至脊髓和脑干,与中枢神经组织中神经节苷脂结合,使后者不能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从而引起牙关紧闭及全身肌肉强烈持续收缩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1]。通常在生后的4~7 d发病,故又称为"四六风""七日风"或"脐风"[1]。NT是严重威胁新生儿生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新生儿留置胃管意外脱管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严格按照PDCA的步骤,通过确立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把握现况,设定目标,分析原因,进行对策的拟定实施及检讨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新生儿留置胃管意外脱管率由改善前的82.50%降至改善后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活动后每个患儿在胃管使用方面成本节约了3.36元。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留置胃管的意外脱管率,减轻患儿痛苦,并能有效节约成本,避免浪费。  相似文献   
26.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新生儿急性肾损伤专家共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急性肾损伤(AKI)是常见的新生儿危重临床综合征之一。为进一步规范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在新生儿AKI的应用,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基于国内外临床证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主要从CBP治疗新生儿AKI的原理、方法与技术、应用条件与禁忌证、时机与终止指征、CBP治疗过程中监测与并发症的处理等方面,制定专家共识,以期规范CBP技术,为新生儿科医生在临床应用该技术治疗新生儿AKI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7.
背景: 对于有血便、腹胀等表现且腹部超声门静脉积气征(PVG)阳性的新生儿,临床上仍存在将食物蛋白过敏性直肠结肠炎(FPIPC)误诊为NEC的情况。 目的: 比较NEC和FPIPC的临床资料及腹部超声表现,并分析NEC的相关因素。 设计: 病例对照研究。 方法: 纳入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至少1次腹部超声检查显示PVG阳性的新生儿,根据出院时第一诊断分为NEC组和FPIPC组。从电子病历中截取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腹部超声报告等,行影响因素分析。 主要结局指标: 腹部超声检查PVG阳性的新生儿中确诊为NEC的影响因素。 结果: NEC组68例,FPIPC组42例。NEC组胎龄、入院日龄小于FPIPC组,出生体重和入院体重低于FPIPC组,腹胀、反应低下、肠鸣音减弱的百分比高于FPIPC组,N%高于FPIPC组,CRP升高和PCT异常的百分比高于FPIPC组;FPIPC组腹泻的百分比高于NE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腹部超声检查:NEC组肠蠕动减慢、腹腔积液的比例高于FPIP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VG阳性检出日龄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部超声复查(NEC组67例,FPIPC组37例)3 d内PVG未消失的比例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发现,腹部肠鸣音减弱(OR=14.7,95%CI:2.6~82.2,P=0.002)、CRP>10 mg·L-1(OR=24.7,95%CI:1.4~431.7,P=0.028)、超声示肠蠕动减慢(OR=26.9,95%CI:1.8~389.9,P=0.016)与NEC相关。 结论: 新生儿腹部超声PVG阳性时,需结合胎龄、出生体重、临床表现、炎症指标、腹部超声特点等进行鉴别诊断,当腹部肠鸣音减弱、CRP增高、腹部超声示肠蠕动减慢时,需警惕NEC。  相似文献   
28.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败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并发败血症的发病率、相关高危因素及病原菌。方法:对2000年7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确诊的277例新生儿NE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对并发败血症群体和其血/腹腔液培养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我院新生儿NEC并发败血症的发病率为28.5%(79/277)。79例患儿中,平均胎龄(36.62±3.26)周,早产儿32例(40.5%),早产儿的发生率更高(P=0.049);平均出生体质量(2 551.06±737.90) g;平均发病日龄(10.30±12.18) d,早产儿平均发病日龄(12.90±16.23) d,胎龄越小,发病时间越晚;母亲围产期因素以感染性疾病史、胎膜早破及羊水异常居多;临床表现以腹胀、呕吐、少吃少哭少动和高胆红素血症为主;其他主要合并或并发症为肺炎、肠穿孔和腹膜炎;血液分析符合临床诊断标准72例(91.1%);治愈19例(24.1%),好转28例(35.4%),放弃23例(29.1%),死亡9例(11.4%)。临床分期以Ⅲ期为主(49例,62.2%)。培养结果:72份标本共分离病原菌13种38株,血培养阳性率46.9%,腹腔液培养阳性率66.7%,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29.1%)和大肠埃希菌(29.1%)。结论:Ⅱ期以上NEC易并发败血症,病原菌以肠杆菌科为主。确诊NEC时,应常规做血培养,重视厌氧菌培养,并定期监测实验室指标,注意监控疾病发展,以便能切断或减少肠源性败血症发生的机会。  相似文献   
29.
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负荷增加与撤机失败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通气在危重症抢救中已广泛应用,何时撤机是困扰医师的重要问题。能否成功撤机归根取决于影响撤机失败的因素是否得以去除或纠正。大量实验和临床观察认为撤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呼吸负荷和呼吸肌作功能力的失衡。本文就呼吸负荷增加导致撤机失败的众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移植治疗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最佳时间点.方法 体外培养rMSCs传代至4~5代,同时建立新生鼠HIBD模型,分别在HIBD后2、24、72、144 h进行腹腔注射移植,5周后行水迷宫行为学检测.结果 水迷宫实验中,HIBD后2 h移植组(A组)、HIBD后24 h移植组(B组)、HIBD后72 h移植组(C组)、HIBD后144 h移植组(D组)、假手术组(E组)、HIBD PBS对照组(F组)逃避潜伏时间组间比较,E组及各移植组逃避潜伏时间均明显低于F组(P<0.05),A组低于B、C、D组(P<0.05),D组低于B组、C组(P<0.05).各组平台象限泳距占总泳距的比例组间比较,E组及各移植组均明显高于F组(P<0.05),D组低于E组(P<0.05)、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rMSCs移植可明显改善HIBD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在HIBD后2 h进行移植效果较其他时间点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