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124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31篇
综合类   248篇
预防医学   61篇
药学   55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6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RNAi 抑制胰腺癌细胞株VEGF 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体内一种内皮细胞特有的有丝分裂原,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水解基膜和血管构建,诱发血管期的启动。RNA干扰(RNAi)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本实验拟构建以VEGF基因为靶向的RNA干扰质粒,沉默胰腺癌Panc-1细胞株中VEGF基因的表达,为抑制胰腺癌血管生成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2.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与肝癌瘤内微循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旭东  陈卫昌  张素青 《肿瘤》2007,27(11):894-898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的关系,并探讨它们在HC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过碘酸雪夫反应(PAS)与CD34复合染色检测34对手术切除HCC和癌旁组织标本的PPARγ、MV和VM表达,结合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PPARγ在24/34例HCC中高表达,与肿瘤>5 cm(P=0.027)、包膜不完整(P=0.014)、转移复发倾向(P=0.001)相关;癌组织中MVD高于对应癌旁组织(P<0.05);高MVD与肿瘤>5 cm(P=0.010)、有无包膜(P=0.001)、转移复发倾向(P=0.004)、随访有无转移(P=0.008)和分化程度(P=0.001)有关;7/34例HCC中发现VM存在,VM阳性组MVD高(P<0.05);VM阳性与临床分期(P=0.001)、复发倾向(P=0.029)和分化程度(P=0.004)相关。PPARγ阳性表达与高MVD成正相关(r=0.519);PPARγ阳性、高MVD和VM阳性可判断患者生存率,log-rank检验P值分别为0.013,0.036和0.022。COX风险模型分析PPARγ阳性和高MVD均是独立预测HCC预后的因子。结论:PPARγ与肝癌瘤内微循环形成有关,PPARγ可作为评估肝癌患者预后的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甲状腺腺瘤采用内镜下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腺叶切除及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结果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90~200分钟,平均119分钟,出血量极少。无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损伤表现。住院4~6天,平均5天。结论由于内窥镜的放大作用,术野结构清晰,可避免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损伤。且手术创口小而隐蔽,具有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对小鼠肝细胞癌的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 用液闪仪测定肿瘤细胞摄入3H-TdR的方法 来检测生长抑素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肿瘤细胞的周期和增殖指数,以了解生长抑素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生长抑素能使肿瘤细胞对3H-TdR的摄入显著减少,使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细胞增殖指数下降,其作用随生长抑素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生长抑素能抑制体外培养的小鼠肝细胞癌H22的生长。生长抑素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核酸合成,阻止G0/G1期细胞进入细胞增殖周期有关。生长抑素的运用有可能成为治疗肝细胞癌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失血性休克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腹外侧区的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方法 取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假手术组)、休克时组、休克45 min组和休克90 min组。对照组仅进行左股动脉插管而不放血;其他各组经左股动脉插管放血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在休克时、休克45 min和休克90 min灌注固定后取脑干进行冰冻切片,行NADPH-d组化染色观察,并对各组PAG腹外侧区尾段的NOS阳性神经元和其背内侧NOS阳性突起密度进行比较。结果 PAG腹外侧区尾段的NOS阳性神经元密度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失血性休克后NOS阳性神经元染色明显加深,其背内侧突起增密,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鼠PAG腹外侧区的NOS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了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发展,并且发挥着影响。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P)对大鼠原位肝脏移植中移植肝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80只Wistar大鼠随机配成40对,平均分成两组,每组20对。对照组:获取供肝前仅以肝素生理盐水经腹主动脉灌注;IP组:灌注前阻断肝门血供10 min,再开放10 min。每组受体中,10只观测1周生存率,另10只检测再灌注2 h后的各项相关指标。结果IP组受体肝功能、生存率明显好于对照组;IP组肝脏组织标本中TNF-α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虽然各组肝脏组织都出现了凋亡细胞,但IP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IP对移植肝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TNF-α表达减少、肝窦状内皮细胞凋亡减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7.
青年人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青年人胃癌的发病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2月间手术治疗的36例青年人胃癌(≤35岁)的临床资料。结果:35岁以下青年人胃癌占同期胃癌的2.4%,男女比例1:1.12,临床首发症状以上腹部疼痛、上腹部饱胀、消瘦乏力、反酸嗳气等为主,胃窦部癌多发,占61.1%,病程多在3~6个月,病理类型以Borrmann III型和低分化腺癌多见,病灶多在4cm以上,手术治疗方式上与中老年无显著性差异,5年生存率仅6.1%。结论:青年人胃癌首发临床症状隐匿,误诊率高,病程短,进展速度快,恶性程度高,手术根治率低,预后差,早期发现、尽早实施根治手术切除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8.
腹主动脉瘤破裂7例的诊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手术方法及术中注意点。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5月~2003年3月间7例腹主动脉瘤破裂病例,总结其治疗过程。结果:7例腹主动脉瘤破裂病例,均采用急诊经腹腹主动脉瘤切除加人工血管移植术治疗,其中1例术中死亡,2例术后出现消化不良,1例出现切口疝。结论:腹主动脉瘤破裂病例一经确诊,应争取尽早手术治疗,行腹主动脉瘤切除加人工血管移植术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9.
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技术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手术技术及其改进方法。方法在Kamada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良,供体取肝前应用经腹主动脉双灌注法,肝上下腔静脉用缝合法吻合,受体门静脉及肝下下腔静脉采用袖套吻合法,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结果行大鼠原位肝移植术160次,供体手术时间35 min,受体手术时间45min,无肝期12 min;2天存活率97%,1周存活率95%。结论改良的双袖套法技术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无肝期短的优点,可以显著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及成功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大鼠腹腔感染后组织中TNF-α和IL-6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60只SD大白鼠建立正常对照、免疫抑制两组动物模型,用盲肠结扎加穿刺法(CLP)形成腹腔感染,分别测定术后不同时段肝、肺组织中TNF-αmRNA和IL-6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加以比较。结果(1)CLP前,免疫抑制大鼠肝、肺组织内TNF-αmRNA和IL-6mRNA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2)CLP后,两组大鼠肝、肺组织内TNF-αmRNA,IL-6mRNA的变化基本一致,于CLP后3h升高,而后平稳上升,24h达最大值;免疫抑制大鼠肝、肺组织内TNF-αmRNA和IL-6mRNA的表达始终低于对照组。(3)IL-6mRNA在CLP后24h平均升高8.97倍,TNF-αmRNA则为3.96倍。结论(1)免疫抑制大鼠腹腔感染后发生MODS可能系机体处于CARS状态的结果,这种状态下细胞因子基因变化的规律类似于因SIRS导致MODS时的变化。(2)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可能发生于细胞因子转录水平,IL-6mRNA可作为严重感染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