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5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先天性心脏病(CHD)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IE)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3例CHD并发IE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超声心动图显示赘生物17例;其附着部位、大小等与手术结果相符,漏诊6例。超声心动图还可反映受累瓣膜的功能情况。结论超声心动图不仅可以发现赘生物,为诊断CHD合并IE提供客观依据,还可判断受累瓣膜的损毁程度,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椎动脉颅外段、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其超声表现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做束臂试验。结果30例患者中隐匿型6例(占20.O%)、部分型14例(占46.6%)、完全型10例(占33.3%),超声诊断符合28例(占93.3%),漏诊2例(占6.7%,均为隐匿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提示锁骨下动脉盗血的病变部位、程度及病因,同时有效评价血流动力学改变,是临床诊断SSS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3.
54.
徐瑞  胡元平  周平心  杨炜宇  黄俊 《浙江医学》2010,32(11):1714-1716
超声弹性成像的概念最早由Ophir等于1991年提出,它是对组织施加外力时,应用超声测量组织的形变从而评估其硬度的一种方法。目前它在乳腺及前列腺肿瘤的检测中已取得较好的成效。本文主要探讨其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分析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超声心动图(UCG)特征,探讨UCG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成人NVM患者的UCG表现,重点观察左、右心室壁的结构和运动,心功能的改变及各瓣膜的反流情况.结果 (1)25例NVM患者二维UCG表现为病变部位心肌见多发、过度隆突的肌小梁和深陷其间的隐窝,形成网状结构;彩色多普勒可探及小梁间深陷隐窝内有血流灌注并与心腔交通.(2)根据NVM累及部位,25例NVM患者中累及左心室23例,累及右心室2例,无一例累及双侧心室.(3)轻度NVM累及心室大小正常,收缩功能正常,中、重度NVM导致累及心室不同程度增大、收缩功能不同程度下降.(4)多数NVM合并病变侧房室瓣不同程度反流.(5)心功能不全20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34±4)%;心功能正常5例,LVEF为(65±5)%.结论 成人NVM的UCG具有特征性表现,可以将UCG检查作为NVM特异性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运用二维斑点成像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与健康人间各参数的差异,证实DCM患者心脏纵向扭转的存在.方法 搜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期间就诊的42例DCM患者作为DCM组和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过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及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应用GE Echopac软件测量得到DCM组和对照组患者心尖四腔心的左心室壁的径向应变、应变率,左心室侧壁、室间隔、心尖及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扭转角度,对比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1) DCM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l),过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舒张晚期血流峰速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DCM组患者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以及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径向峰值应变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3)对照组左心室侧壁的中间段、基底段以及心尖段呈逆时针扭转,而室间隔的基底段、中间段呈顺时针扭转,DCM组患者左心室侧壁的中间段呈逆时针扭转,而左心室侧壁基底段、心尖段、室间隔的基底段及中间段均呈顺时针扭转.DCM组患者左心室侧壁中间段和基底段、心尖段以及室间隔基底段的扭转角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对照组左心室呈较小角度的纵向逆时针扭转(0.76°±2.63°),而DCM组患者左心室呈纵向顺时针扭转(- 1.58°±3.42°),两组扭转角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DCM组患者左心室侧壁基底段、中间段与室间隔基底段扭转达峰时间差均与左心室的纵向峰值扭转角度具有相关性(r=0.409,P=0.007; r=0.396,P=0.009).结论 应用二维斑点成像技术,通过分析各节段应变、应变率及纵向扭转角度等参数,证实DCM患者心脏存在着一定角度的纵向顺时针扭转,DCM患者左心室侧壁基底段、中间段与室间隔基底段扭转达峰时间差可能是形成DCM患者心脏纵向扭转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57.
肝动脉阻力指数与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动脉阻力指数变化,评价其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107例肝移植患者术后肝脏血流变化,将肝动脉阻力指数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肝移植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者33例.出现低阻力指数者共44例,包括首次检查RI≤0.50、随访2次以上发现RI≤0.50及RI较首次检查降低>0.30者,其中30例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低阻力指数者胆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阻力指数正常者胆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低(P<0.01),高阻力指数者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与整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低阻力指数与胆道并发症有明显的相关性,超声可预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胆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赘生物的形态、大小、回声、分布及其瓣膜损害情况,对3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赘生物进行诊断。结果赘生物主要附着主动脉瓣10例,其次是二尖瓣8例,同时累及主动脉瓣和二尖瓣5例,三尖瓣1例,肺动脉瓣2例,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2例,室间隔缺损右室面2例。赘生物长径约3~27mm,呈低回声至强回声。超声心动图对心脏赘生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及数量的判断与手术所见基本相符,超声心动图还能对心脏基础病变及继发心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诊断。结论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能进行准确定位,并能确定其大小、形态、数目及评估心脏情况,对治疗决策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9.
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残角子宫妊娠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角子宫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和发育于残角子宫的一种异位妊娠,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残角子宫妊娠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图像结果,以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早期诊断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