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10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MSCT容积扫描在诊断腰椎弓峡部裂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MSCT容积扫描在诊断腰椎弓峡部裂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腰椎弓峡部裂的52例患者行容积CT扫描,所得数据传入工作站,再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等图像重组。并比较普通X线平片、MPR图像及VR图像。结果:52例患者共检出83处腰椎弓峡部裂。轴面图像能清楚显示环裂征。MPR图像能清楚地显示椎弓峡部裂,其中经过椎弓峡部的斜矢状面MPR图像能直观地显示峡部裂的直接征象——猎狗项圈征,对峡部裂检出率最高。VR图像接近真实解剖结构,能立体显示峡部裂。结论:MSCT容积扫描及其重组图像能直观显示椎弓峡部裂的影像特征,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02.
睾丸精原细胞瘤的MSCT诊断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的MS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CT平扫及增强资料、经病理证实的9例睾丸精原细胞瘤的MSCT表现。结果:9例中5例为腹部隐睾肿瘤、4例为阴囊上方肿瘤。主要CT表现为:肿瘤有完整或不完整包膜,增强后有8例呈轻~中度分隔样强化,腹部5例腹股沟管内精索缺失,4例阴囊上方肿瘤,精索伴行血管增粗,血管成像显示5例腹部及3例阴囊内肿瘤显示为同侧睾丸动脉供血。伴同侧肾脏、精索及精囊腺缺如1例,伴两侧输尿管下端囊肿1例,伴子宫样结构(假二性体)1例,睾丸下降固定术后两年恶变1例。结论:睾丸精原细胞瘤有一定影像学特征性,结合MSCT血管成像所示睾丸动脉供血及伴随泌尿生殖系其它发育异常可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对41例原发性肝癌(其中单发肝右叶病变21例,肝左、右叶同时受累20例),肝动脉造影片的肝固有动脉(PHA)、肝左动脉(LHA)、肝右动脉(RHA)的直径进行了测量,并计算了LHA/PHA、RHA/PHA、LHA/RHA的比值。研究结果表明LHA/RHA与LHA/PHA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肝内瘤体所在部位不同存在肝动脉血流分配上的差异,尤其位于左叶时更为明显。提供了统计学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104.
多层螺旋CT牙体表面成像在诊断上颌埋伏牙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牙体表面成像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2例临床怀疑上颌埋伏牙患者行上颌牙轴位螺旋CT容积扫描,应用多层螺旋CT的图像后处理技术作多层面重建(mu ltip la-nar reform ation,MPR)和三维重建(3-d im ensional reconstruction,3D),获得单纯牙体的任意方向的三维立体图像或任意曲面的断层像。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能立体全方位地显示上颌埋伏牙的形态、位置、萌出方向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立体、直观地提供临床医师所需信息,在上颌埋伏牙的正畸治疗中有重要的诊断和指导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5.
鼻内镜下蝶腭动脉阻断对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蝶腭动脉阻断对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4月至2009年7月间在本科治疗的45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采取鼻内镜下电凝治疗的常规治疗组23例,以及鼻内镜下电凝联合蝶腭动脉阻断的联合治疗组22例,了解两组的治愈率,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常规治疗组治愈率为65%,联合治疗组为95%.应用卡方检验,P = 0.03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电凝联合蝶腭动脉阻断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疗效可靠,术式简易微创,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掌握蝶腭孔周围的解剖学特征对开展这项手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6.
107.
卵泡膜纤维瘤是起源于原始性腺中的性索及间质组织的良性肿瘤,含卵泡膜细胞和纤维细胞两种成份,是较少见的卵巢良性肿瘤.MRI对盆腔肿瘤的诊断有较高价值,笔者搜集经MRI检查的27例卵泡膜纤维瘤作一回顾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比较碘化铯和硫氧化钆2种闪烁体材料平板探测器的DR系统在不同成像剂量条件下图像质量的差别.方法 以碘化铯为闪烁体材料的平板探测器系统和以硫氧化钆为闪烁体材料的平板探测器系统分别摄取对比度-细节体模(CDRAD 2.0)在相近成像剂量条件下的X射线图像,计算所对应的成像剂量下图像质量因子反数值(image quality figure inverse,IQFinv),应用ANOVA 分析2平板探测器对比度及细节检测能力,应用Wilcoxon检验分析、比较2种平板探测器的图像信息检测能力的差别.结果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2种平板探测器的图像质量均随着成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01).在管电流量不同mAs时,2种非晶硅DR平板探测器的IQFin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像剂量相同时,2种非晶硅平板探测器具有近似的图像质量,图像质量的提高与成像剂量的增加并不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CT测量腰椎间盘突出物面积占椎管面积比值在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患者90例,通过CT测量腰椎间盘突出物面积占椎管面积比值,根据比值不同分为一度、二度、三度。采用不同干预手段,综合分析治疗后效果。结果治疗后一度改善指数明显高于二度〔(6.8±2.6)vs(2.4±1.2),P<0.05〕和三度〔(6.8±2.6)vs(1.8±0.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虽然二度改善指数高于三度,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1.2)vs(1.8±0.6),P>0.05〕;此外,治疗后一度有效改善率明显高于二度〔96.7%vs 70.0%,P<0.05)〕和三度〔96.7%vs(23.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二度有效改善率明显高于三度有效改善率〔70.0%vs2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测量腰椎间盘突出物面积占椎管面积比值可以为患者接受各种治疗提供很好的参考,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0.
2D TOF与3D CE MRV在3.0T磁共振脑静脉窦成像应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2D TOF与3D CE MRV在3.0T磁共振脑静脉窦成像中应用价值。方法:45例患者在3.0T磁共振行颅脑常规MRI、2D TOF及3D CE MRV,由两名高年资神经放射学医生评价两种MRV序列对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横窦及乙状窦的解剖结构及病变的显示能力。结果:10例(22.2%)患者在2D和3D CE MRV上均清晰显示各静脉窦的正常解剖形态及信号;2例(4.4%)患者在3D CE MRV上静脉窦增强信号较差而在2D TOF MRV上显示良好;33例(73.3%)患者在2D TOF MRV上静脉窦解剖结构及病变的显示差于3D CE MRV,包括10例正常静脉窦、3例一侧横窦发育不良、1例一侧横窦闭锁、16例静脉窦血栓、3例颅内脑膜瘤。结论:在3.0T磁共振,2D TOF可作为MRV首选序列,但是,当2D TOF MRV上见到静脉窦信号或管径大小异常时,应增加3D CE MRV序列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