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韩晗  李孟荣  郭伟  黄敏 《医学研究杂志》2012,41(11):123-127
目的探讨CpG寡脱氧核苷酸(CpGODN)对尘螨哮喘小鼠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雌性C57BL/6J小鼠建立尘螨哮喘小鼠模型,在抗原致敏阶段加入CpGODN进行干预,并设立GpCODN治疗对照组及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数量的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BALF中IL-4、IL-5、IFN-γ的含量变化;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T-bet和GATA-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哮喘模型组及GpCODN治疗对照组比较,CpGODN治疗组的BALF中炎症细胞明显减少,IL-4、IL-5的浓度降低,IFN-γ浓度升高,肺组织中GATA-3蛋白表达降低,T-bet表达增高;与布地奈德治疗组比较,CpGODN治疗组的BALF中IFN-γ浓度升高。相关分析显示肺组织中T-bet/GATA-3比值与BALF中IFN-γ/IL-4比值呈正相关。结论 CpGODN可通过诱导T-bet表达、抑制GATA-3表达以恢复Th1/Th2平衡,从而减轻尘螨过敏性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孕期打鼾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2月在笔者医院产科门诊建卡登记并分娩的孕妇601例,在妊娠第13周、28周及分娩前调查孕妇睡眠打鼾情况、测量孕妇生理生化指标、监测各孕期胎儿生长发育,并追踪至产后记录新生儿资料。根据孕妇打鼾情况,分为孕早期打鼾组、孕中期打鼾组、孕晚期打鼾组和非打鼾组。结果与非打鼾组比较,打鼾组孕妇BMI、腹围在孕早、中、晚期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收缩压在孕早期无变化,孕中、晚期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在孕早、中期无变化(P>0.05)。孕晚期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打鼾组间孕妇不同孕期BMI、腹围、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化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孕早、中期打鼾组早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打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打鼾组与非打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打鼾组间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中期打鼾组剖宫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打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打鼾组和非打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和孕中期打鼾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均高于孕晚期打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R分析,孕早期、中期打鼾是早产和剖宫产的危险因素。胎儿生长发育及新生儿相关疾病发生率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打鼾使孕妇BMI、腹围增加,血压升高,增加胎儿早产、剖宫产的发生率,应加强打鼾孕妇的围生期保健,早期干预、预防胎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慢性间歇低氧对幼鼠认知及相关脑区CREB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慢性间歇低氧(CIH)对幼鼠认知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取八臂迷宫训练成功的SPF级健康雄性SD幼鼠40只,随机分为:间歇低氧2周(2IH)、4周组(4IH),对照2周(2C)、4周组(4C),建立IH幼鼠模型,低氧结束后进行八臂迷宫测试,观察海马和前额叶皮层超微结构变化及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mRNA和磷酸化CREB蛋白的表达。结果:4组幼鼠的记忆错误次数比较均有显著差别(均P0.05);IH各组海马及前额叶皮层神经元均出现早期凋亡和变性,尤以4IH组最为明显,对照组则基本正常;与相应对照组相比,2IH、4IH组幼鼠海马和前额叶皮层CREB mRNA和p-CREB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且以4IH组最低(均P0.01),差异显著,两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间歇低氧诱导海马和前额叶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还下调CREB的基因转录和抑制CREB蛋白磷酸化,抑制记忆相关蛋白的合成,这可能是引起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对鼻咽分泌物(NPS)中MCP-4、MDC水平的影响,探讨布地奈德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的机制。方法收集RSV检测阳性的毛支住院患儿57例,分成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组(激素组29例)和非激素组(28例)。急性期、恢复期分别抽取NP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RSV毛支患儿NPS中MOP-4、MDC水平。结果在急性期,RSV毛支患儿激素组NPS中MCP-4、MDC含量与非激素组比较均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恢复期激素组NPS中MCP-4含量与非激素组比较有显著下降(P〈0.01),而MDC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可以改善RSV毛支患儿临床症状,但不能缩短住院时间。在急性期,中、重度患儿组NPS中MCP-4、MDC含量均显著高于轻度组。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能明显改善RSV毛支患儿的症状,其治疗作用可能与减少NPS中MCP-4水平有关。NPS中的MCP-4、MDC水平可反映毛支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患儿,男,3岁,因"发现左腋下肿块2个月"于2008年7月29日拟诊"淋巴结炎、Kimura病?"收住我院儿科.入院2个月前患儿父母无意间发现患儿左腋下肿物,为黄豆大小,局部皮肤颜色正常,无疼痛,无流脓,不伴发热,来我院门诊拟"淋巴结炎"予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口服,肿块进行性增大至鸽子蛋大小,头颈及双下肢出现红色斑疹块,伴皮肤瘙痒,无疼痛,无皮肤色素沉着,无皮肤瘀点、瘀斑,无发热,无消瘦,无关节肿痛.查体:直肠温度37.6℃,呼吸30次/min,心率124次/min,神志清,精神可,发育中等,营养欠佳,头颈及双下肢可见少许红色斑疹块,最大约2 cm×2 cm,压之褪色.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儿的胃电图异常与胃排空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Polygraf ID 四导胃电分析系统和核素法固体胃排空测定51例FD患儿和25例健康体检儿童的胃电活动和胃排空情况.结果①FD组与对照组相比,正常慢波百分比(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FD组患儿有较高的胃电异常发生率,主要表现为餐前餐后混合性胃电节律紊乱,共32例,占62.7%.②FD组与对照组相比,4个导联餐后/餐前功率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FD组餐后主功率不增加.③FD组患儿餐前主频不稳定系数,餐前与餐后主功率不稳定系数增高;FD组患儿餐前、餐后慢波耦联率(%)分别为26.95±13.69,26.93±12.63,对照组为69.02±5.15,70.18±4.68,FD组慢波耦联率低于对照组(P<0.01).④FD组患儿胃排空延迟占23.5%,经Logistic多因素相关分析胃排空延迟与餐前、餐后慢波耦联率存在负相关(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513,-0.296).结论 FD患儿有较高的胃电异常发生率,主要表现为胃电节律紊乱和餐后主功率不增加,餐前主频不稳定系数,餐前与餐后主功率不稳定系数增高,慢波耦联率降低;胃排空延迟与慢波耦联率存在负相关.提示胃电异常在FD的发病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患儿,男,3岁,因"发现左腋下肿块2个月"于2008年7月29日拟诊"淋巴结炎、Kimura病?"收住我院儿科.入院2个月前患儿父母无意间发现患儿左腋下肿物,为黄豆大小,局部皮肤颜色正常,无疼痛,无流脓,不伴发热,来我院门诊拟"淋巴结炎"予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口服,肿块进行性增大至鸽子蛋大小,头颈及双下肢出现红色斑疹块,伴皮肤瘙痒,无疼痛,无皮肤色素沉着,无皮肤瘀点、瘀斑,无发热,无消瘦,无关节肿痛.查体:直肠温度37.6℃,呼吸30次/min,心率124次/min,神志清,精神可,发育中等,营养欠佳,头颈及双下肢可见少许红色斑疹块,最大约2 cm×2 cm,压之褪色.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同一地区不同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医院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药敏结果。结果两所医院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均主要分离自重症监护病房,分别占49.4%、62.5%,临床标本分布均以痰液为主,占91.0%、90.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均对亚胺培南完全耐药,对头孢吡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耐药率>80.0%;两所医院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均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最低,分别为6.7%和5.8%。结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多发生在基础疾病重的患者,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同一地区不同医院耐药性总体上相同,但是也存在一定差异,临床治疗应根据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