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靶蛋白(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路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自体吞噬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作用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雷帕霉素作用前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的mTOR、LC3及Beclin 1 mRNA表达情况。结果:雷帕霉素能抑制mTOR表达且呈现量效依赖关系,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分别对SH-SY5Y细胞作用72h后,mTOR mR-NA的表达随浓度增加逐渐下降。而LC3及Beclin 1 mRNA的表达随浓度增加逐渐上升,神经母细胞瘤中mTOR与LC3及Beclin 1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雷帕霉素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促进神经母细胞瘤的自体吞噬作用,动态观察mTOR可作为神经母细胞瘤治疗效果监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2.
硼替佐米是新型靶向治疗的抗肿瘤药物,于2003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周围神经病变(peripheral neuropathy,PN)是硼替佐米主要的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疗效.在硼替佐米治疗的最大群体研究中,SUMMIT和CREST的Ⅱ期临床试验及APEX和VISTA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接受剂量为1.3 mg/m2硼替佐米者PN发生率为36%~44%(PN≥3级发生率为8% ~ 14%),接受剂量为1.0 mg/m2硼替佐米者的发生率为23%(PN≥3级发生率为8%)[1].  相似文献   
43.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美国Norland XR-36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53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40例正常人(对照组)腰椎(L2~4)的BMD,同时分析其与患者性别、体质量指数(BM 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绝经年限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BM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MD与年龄、HbA1c水平及绝经年限呈负相关,与BM I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BMD有不同程度减低,以女性及低BM I患者降低更明显;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定期测定BMD。  相似文献   
44.
徐盈  李晓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702-2702
目的探讨急诊清醒患者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的护理配合。方法从气管插管物品准备、患者监护及准备、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间与麻醉医生的护理配合等方面,总结了62例急诊清醒患者麻醉诱导气管插管的护理和体会。结果采取相应护理配合,62例气管插管均插管成功。结论在急诊清醒患者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护理配合应做到物品准备齐全,监测完善,与麻醉医生密切合作。  相似文献   
45.

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drug induced autoimmune hepatitis,DIAIH)是由药物触发自身免疫系统导致的肝损伤,近年来临床报道明显增多。DIAIH的临床特征不典型,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亦无特异性的诊断标准,临床诊断困难,治疗和预后仍存在争议。文章对DIAIH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进行了阐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DIAIH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46.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lymphocyte subsets and regulatory T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PITP). Methods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subsets and regulatory T cells of 40 ITP patients and 40 normal controls were measured with flow cytometry.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the percentage of CD3+ T lymphocyte,CD4+T lymphocyte and CD16+ /56+ NK cell and ratio of CD4+ /CD8+ decreased markedly in ITP group (P < 0.01),while the percentage of CD8+T lymphocyte increased slightly(P > 0.05)and CD19+B lymphocyt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 < 0.01). In ITP patients,the proportion of CD4+ CD25+ T cells in CD4+T cell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and the proportion of CD4+CD25high T cells was slightly higher(P > 0.05),while the proportion of CD4+ CD25+ Foxp3+ regulatory T cells was lower(P < 0.05). Con-clusion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ITP is obviously abnormal and the decreased proportion of CD4+CD25+ Foxp3+ regulatory T cells may be related to the immune pathogenesis of ITP. Detection of lymphocyte subsets and regulatory T cells is of some clinical value in evalu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rognosis of ITP.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以同伴互助教学(peer-assisted learning,PAL)为基础的静脉穿刺培训方法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在神经内科病房实习的120名新入科护士随机分为PAL组和对照组。PAL组将同伴互助教学应用于静脉穿刺培训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穿刺培训方式。一个月后进行实际操作实践能力考核,包括静脉穿刺能力、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及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并开展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 PAL组和对照组静脉穿刺能力得分分别为(64.9±3.7)和(62.8±4.7);沟通能力得分分别为(8.6±1.3)和(8.0±1.4);人文关怀能力得分分别为(8.8±1.2)和(8.2±1.1);患者满意度得分分别为(8.8±1.2)和(8.3±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显示,新入科护士对PAL培训方法更加满意,其学习效率、学习积极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PAL教学可作为新入科护士静脉穿刺培训的重要教学方法,能提高新入科护士的综合实践操作能力,有助于提高培训效率,提高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48.
目的:提高对膀胱绒毛管状腺瘤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至2017年4例膀胱绒毛管状腺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其临床表现、病理、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4例患者(3男1女)膀胱镜检查提示肿瘤位于膀胱后顶壁(3例)、前壁(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石蜡病理均确诊为“膀胱绒毛管状腺瘤,恶变”,术后均进行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规律治疗两年,并要求患者前两年每3~6个月复查膀胱镜,第3年后每半年到1年复查,随访6~50个月,2例患者无复发,1例患者复发,1例患者失访,失访前无复发(50个月)。结论:绒毛管状腺瘤累及泌尿系统较少见,临床表现常为膀胱内占位性病变的相关症状或体征,常伴发恶变,因此临床上遇此种类似病例应尽早行病理活检,尽早手术,术后规律进行膀胱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NRS2002在预估老年肿瘤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潜在作用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潜在的化疗不良事件的干预措施。方法: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选择在我院肿瘤内科就诊的149例老年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24 h内完善NRS2002评分及相关病史采集,评估化疗不良反应分级。结果:149例患者中,有营养不良风险(NRS2002评分≥3分)的老年肿瘤患者占43.6%,无营养风险占56.4%,其中年龄、肿瘤类别分布、化疗不良反应分级、WBC、Hb、Scr、UA及血清K+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良反应分级与NRS2002评分呈正相关性,与WBC、Hb、SCr、UA及K+、Ca2+呈负相关性。线性回归分析提示NRS2002评分的高低与老年肿瘤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分级显著正相关,而SCr则是一个负性预测因子。结论:NRS2002可准确预估老年肿瘤化疗患者面临的潜在化疗风险,早期纠正贫血或可缩小老年肿瘤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风险;肾功不全不再是化疗的绝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miRNA-302d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4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iRNA-302d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miRNA-302d在不同临床病理参数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结果:miRNA-302d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其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20<0.05)。手术分期为Ⅰ期与Ⅱ、Ⅲ、Ⅳ期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NA-302d的表达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4<0.05);在不同的肌层浸润深度(深度<1/2肌层、深度≥1/2肌层)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NA-302d的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6<0.05);而miRNA-302d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及脉管浸润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关系(P>0.05)。结论:miRNA-302d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且与不同手术病理分期(Ⅰ、Ⅱ、Ⅲ、Ⅳ期)、肌层浸润深度(深度<1/2肌层、深度≥1/2肌层)有关;提示其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