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0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161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1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668篇
内科学   172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223篇
综合类   549篇
预防医学   674篇
眼科学   61篇
药学   203篇
中国医学   123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263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比较基于超声(ultrasound,US)、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和MRI的BI?RADS分类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钙化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60例乳腺钙化性病变患者行US、CEUS和MRI检查,分析US及MRI图像特征并根据第五版BI?RADS标准进行相应分类得到US?BI?RADS和MRI?BI?RADS,根据乳腺病变的US?BI?RADS分类结合CEUS图像特征重新分类得到CEUS?BI?RADS分类。将3种技术的3、4A类病变判定为良性,4B类及以上病变判定为恶性,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比较3种影像学方法对乳腺良恶性钙化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在60例乳腺钙化性病变中,良性37例(61.67%),恶性23例(38.33%)。US?BI?RADS、MRI?US?RADS和CEUS?BI?RADS的误诊率分别为18.3%、15.0%和8.3%。CEUS?BI?RADS对4A和4B病变的诊断准确性高于US?BI?RADS和MRI?BI?RADS。CEUS?BI?RADS在鉴别乳腺良恶性钙化性病变的诊断性能方面显示:灵敏度和AUC(91.3%、0.915)高于US?BI?RADS(87.0%、0.819)和MRI?BI?RADS(87.0%、0.85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EUS?BI?RADS的特异度和约登指数(91.9%、0.832)高于US?BI?RADS(78.4%、0.654)和MRI?BI?RADS(83.8%、0.7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CEUS和MRI对乳腺良恶性钙化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均有重要价值,CEUS的诊断效能优于MRI。  相似文献   
92.
龚玉华 《北方药学》2014,(8):181-181
癌症疼痛使患者感觉不适,影响患者活动、情绪、睡眠和生活质量,降低治疗的依从性。WHO 在1986年就向世界推行三阶梯止痛疗法。并于2000年就提出癌症无痛的口号。因此,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被提到了重要和优先解决的地位。2014年2月我科收治了1例对盐酸吗啡缓释片产生严重副作用的重度癌症患者,我科采用微量注射泵24h 静脉持续推注盐酸吗啡注射液治疗癌痛,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红细胞参数、血浆D-二聚体(D-dimer,DD)、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对儿童脓毒症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无锡市儿童医院173例脓毒症患儿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DD、SF、危重程度及预后,并探讨相互关系和相关机制。结果脓毒症患儿非危重组82例,危重组64例,极危重组27例;随危重程度增加,Hb逐渐降低,RDW、DD、SF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与RDW、DD、SF均呈负相关(r=-0.527、-0.629、-7.324,P<0.05),RDW与DD正相关(r=0.587,P<0.05),SF与RDW、DD均正相关(r=0.513、0.697,P<0.05)。脓毒症患儿死亡21例,存活152例;死亡组Hb较存活组低,RDW、DD、SF较存活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脓毒症组124例,脓毒性休克组49例;脓毒症组Hb较脓毒性休克组高,RDW、DD、SF较脓毒性休克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RDW、DD、SF对儿童脓毒症的病情及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微循环障碍损伤的红细胞是儿童脓毒症SF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4.
杨洁  徐文燕  贺晴 《中国药房》2014,(41):3860-3862
目的:构建临床试验用药品集中管理模式,加强试验用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方法:分别从标准操作规程的内容及相关管理措施、工作体会等方面介绍我院建立的以机构专用药库为平台的临床试验用药品集中管理模式。结果与结论:我院建立了试验用药品的接收、保管、发放及回收的标准操作规程,并通过改进试验用药品信息化管理功能模块、药库配备温湿度监控系统、对试验用药品有效期实行色标管理等举措,实现了试验用药品机构内流转各环节的全程规范化管理及药物管理员、研究者、质控人员等的信息共享,保证了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该模式具有药物管理员可随时掌控项目研究进展等优点,但不适用于所有的临床试验流程。  相似文献   
95.
郑康  ;张家明 《中国药房》2014,(44):4184-4186
目的:比较盐酸纳洛酮与盐酸纳美芬用于急性酒精中毒催醒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昏睡者给予盐酸纳洛酮0.4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静脉推注,浅昏迷者给予盐酸纳洛酮0.8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静脉推注,所有患者再给予盐酸纳洛酮20μg/kg(剂量范围1.2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中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纳美芬0.1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 ml中静脉推注后,浅昏迷者给予盐酸纳美芬0.2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中静脉滴注,昏睡者给予盐酸纳美芬0.1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中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治疗3 h后评价疗效,观察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用药剂量、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用药剂量、平均住院时间、主治药费、总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用于急性酒精中毒催醒较盐酸纳洛酮疗效更显著,且治疗费用较低,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6.
潘慧 《哈尔滨医药》2014,34(2):147-147
CCU病房作为监护病房,护理对象多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脏重症患者.其免疫防御功能低下,加之呼吸机、主动脉内气囊反搏、PICCO等各种有创监测技术的应用,如果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不得力,易引起医院感染.我院对预防医院感染的问题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近年来我科室无医院感染和职业暴露发生,现介绍如下.1 引起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1.1 医院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对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不力.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8131(2014)02-0147-01  相似文献   
97.
98.
正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因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肠道的炎症性水肿、溃疡以及出血病变。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为主,粘液便、便秘或腹泻交替。病情轻重不一,呈反复发作。20%~30%重症慢性结肠炎患者最终需行手术治疗。目前大多接受4种手术:①结直肠全切除、回肠造口术;②结肠全切除、回直肠吻合术;③控制性回肠造口术;④结直肠全切除、回肠袋肛管吻合术[1]。目前结直肠全切除、回肠造口术是国内急重症结肠炎患者外科治疗的标准术式,是手术效果较为  相似文献   
99.
目的了解无锡市肠道线虫发病特点,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3年肠道线虫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3年无锡市肠道线虫累积患病率为0.13%,且从0.30%降到0.14%,各年、各虫种患病率均1%。结论 2007-2013年间无锡市肠道线虫病处于较低流行水平,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观察比较鼻内或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Dex)对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30例),术毕前10 min静脉组单次静脉给予Dex 0.5μg/kg(0.9%氯化钠稀释至10ml,缓慢静注,≥30 s)、鼻内1组鼻内滴入Dex 0.5μg/kg,鼻内2组鼻内滴入Dex 0.8μg/kg,对照组静脉给予相同容量的0.9%氯化钠.观察和记录四组不同时间点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记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期咳嗽发生率及咳嗽严重程度等.结果 静脉组、鼻内1组拔管时收缩压、MAP、心率均明显高于基础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2组各时间点收缩压、MAP、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拔管前1 min至拔管后5 min收缩压、MAP、心率均明显高于基础状态,拔管时至拔管后3 min明显高于同期静脉组、鼻内1组和鼻内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鼻内1组和鼻内2组拔管前咳嗽和躁动发生率、拔管时咳嗽程度评分3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3%(13/30),50%(15/30),47% (14/30)比70% (21/30); 17% (5/30),23% (7/30),20% (6/30)比43% (13/30); 53%(16/30),60%(18/30),50%(15/30)比8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论鼻内或静脉给予Dex均可有效预防苏醒拔管期应激反应;降低术后躁动、咳嗽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鼻内滴入Dex 0.8 μg/kg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