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4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59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73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301篇
预防医学   255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90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分离株gzch770(SMgzch770)携带的喹诺酮耐药基因Smqnr进行扩增、测序及原核表达,为研究Smqnr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提取SMgzch770基因组染色体,PCR扩增Smqnr全基因并克隆入pMD18-T载体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将Smqnr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1,转化大肠杆菌BL21,SDS-PAGE分析融合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以染色体DNA为模板,成功扩增660bpSmqnr基因;序列比对分析显示其与相关报道序列核苷酸和氨基酸一致性达98%以上;SMgzch770Smqnr序列已登录GenBank(登录号:HQ315851);SDS-PAGE显示,融合基因表达的蛋白约为50kDa,其中Smqnr蛋白约为24kDa。结论:从SMgzch770中成功克隆及表达了Smqnr基因,为进一步进行Smqnr蛋白高级结构测定的结晶试验提供了必须材料。  相似文献   
32.
吴军 《海南医学》2012,23(16):146-147
右心室双出口(DORV)伴有肺动脉下室间隔缺损又称Taussig-Bing畸形,占总数的20%~30%[1].Taussig-Bing畸形是DORV预后相对较差的一种类型,而合并左室流出道梗阻(LVOTO)的DORV处理更为复杂.D.K.S (Damus-Kays-Stansel)手术适合DORV合并LVOTO的病例[2].施行D.K.S术难度较大,除了精湛的手术技巧外,术中的熟练配合也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我院心脏中心于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期间共完成改良D.K.S术矫治Taussig-Bing畸形的手术4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优化前后置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低剂量腹部CT扫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全模型实时迭代重建技术(ASiR-V)对腹部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优化ASiR-V前置联合后置百分比方案。方法 将160例接受上腹部CT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或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在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分别采用前置20% ASiR-V扫描联合后置20%、40%、60%、80% ASiR-V重建,前置40%联合后置40%、60%、80%,前置60%联合后置60%、80%及前置80%联合后置80%扫描及重建方法;对照组采用前置0% ASiR-V扫描,并分别采用FBP和后置20%、40%、60%和80% ASiR-V两种方式进行重建。对所有图像进行客观评价和主观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各期相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及有效剂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 0.001)。相同期相内,随后置迭代比例增加,SD值逐渐减小(P<0.01),而CNR值无变化或增加;试验组图像随后置ASiR-V(20%~60%)增高,图像主观评分增加,ASiR-V为80%时图像质量较差。试验组平扫前置20%联合后置40%、60%图像与对照组平扫ASiR-V重建图像、试验组动脉期前置40%联合后置60%图像与对照组动脉期ASiR-V重建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其余试验组图像质量评分均小于对照组ASiR-V图像。结论 一定比例ASiR-V重建可提高腹部CT图像质量,推荐使用ASiR-V前置40%联合后置60%扫描方案。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1例婴儿恶性石骨症患者的致病基因及其突变。TCIRG1和CLCN7是婴儿恶性石骨症最常见的致病基因。前者被认为是纯合性致病基因,国外只有6例其杂合性改变也致本病的报导,而我国无杂合性突变导致本病的报道。方法:通过骨组织X线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确诊1例散发性婴儿恶性石骨症患者。提取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TCIRG1和CLCN7基因外显子及其剪切位点序列,对PCR产物直接测序。用TCRIG1基因附近的微卫星标记和SNP构建患者及其父母的单倍型。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对患者及其母亲进行TCIRG1基因拷贝数目变异的检测。结果:患者TCIRG1基因第5号外显子内发现一个4个碱基的缺失突变c.449_452del AGAG(p.Gln149Glnfs16),该突变使得基因3’端编码的666个氨基酸被截断,失去了整个ATP酶V0复合结构域。患儿双亲TCIRG1和CLCN7基因的突变检测及单倍体构建证实该突变来源于患者父亲。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未发现患儿及其母亲携带有任何累及TCIRG1及CLCN7基因的拷贝数目变异。结论:本研究发现了1例TCIRG1基因新的杂合性突变所致的婴儿恶性石骨症。这是我国TCIRG1基因杂合性突变引起婴儿恶性石骨症的首例报道。这个发现可用于婴儿恶性石骨症的分子诊断。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软膏外涂减轻儿童1型糖尿病胰岛素泵置管疼痛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年龄>3岁的新诊断并首次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儿135例,采用自身对照法进行实验。穿刺前20min,实验组采用2.5%复方利多卡因软膏涂抹于穿刺部位,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涂抹于穿刺部位,比较2组患儿行胰岛素泵置管疼痛程度的评分。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不同年龄段患儿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软膏外涂能减轻1型糖尿病患儿胰岛素泵置管的穿刺操作性疼痛。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在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中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共收治77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在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本组患儿设为观察组;将2010年1月前常规治疗的5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愈45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为84.42%,患儿惊厥平均消失时间为(2.4±0.5)d,平均意识恢复时间为(4.5±1.2)d,平均肢体肌力恢复时间为(5.3±1.2)d,平均锥体束征消失时间(3.3±1.0)d。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77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3例轻微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0%,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有助于提高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缩短病程,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MatriXX 2D矩阵电离室和X线模拟定位机应用于挡铅射野质量保证的方法及可靠性.方法:用MatriXX 2D矩阵电离室测得挡铅射野的形状和大小,应用Matlab编程绘制出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TPS)中相对应的射野的形状和大小;利用X线模拟定位机拍摄出射野挡铅的验证片并通过计算机上的RT PACS获取保存,对尺寸较大的射野,使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合成出包含挡铅射野全部信息的验证片;从TPS调出相对应的包含挡铅射野信息的数字重建影像(digital reconstruction radiography,DRR).分别比较2对图片包含的射野信息.结果:对60个所测挡铅射野和计划射野进行比较,发现2种射野的形状总体上相符,3种方式的误差分别为(1.71±0.84)、(2.32±0.31)和(2.89±0.47)mm.结论:利用MatriXX 2D矩阵电离室和X线模拟定位机进行挡铅射野质量保证,简单易行、快速有效,能够满足放疗质控中对射野挡铅的要求.  相似文献   
38.
39.
于敏  刘志河  华兴  韦建瑞 《新医学》2021,52(2):77-81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类慢性血管疾病,局部胆固醇的大量蓄积和炎症的发生是其主要原因。现已证明许多细胞因子通过调节巨噬细胞向M1及M2型的转化,影响巨噬细胞对脂质的摄取及排出。该文将阐述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是否通过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而对巨噬细胞的脂质摄取及排出产生影响,从而为以IRF5为作用靶点治疗AS的可能性提供一些前期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超声多切面连续扫查诊断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3胎PLSVC的超声特点及其合并畸形等情况,观察PLSVC不同类型间和/或与超声表现类似的其他疾病的鉴别点。结果133胎中,单纯PLSVC 81胎,其中孤立性左上腔静脉1胎;52胎合并心内外结构畸形,合并心内畸形35胎、心外畸形11胎、同时合并心内外畸形6胎。合并心内畸形中,以室间隔缺损(VSD)、法洛四联症(TOF)和迷走右/左锁骨下动脉多见,合并心外畸形中以单脐动脉和鼻骨缺失多见。孕妇年龄≥35岁的PLSVC胎儿合并其他心内外畸形发生率明显高于<35岁者(P<0.05)。结论四腔心切面和三血管气管切面是发现PLSVC重要线索的常用且重要的诊断切面;结合PLSVC走行特点进行连续动态追踪扫查,可明显提高产前超声对于胎儿PLSVC及其合并心内外畸形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