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337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阑尾炎分型诊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3月在华西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各型阑尾炎(包括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高频超声根据60例各型阑尾炎,在各个发病阶段显示阑尾的声像图特征分型诊断-单纯性阑尾炎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0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8例,阑尾周围脓肿4例。结论:高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分型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并能对临床诊断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囊性肾细胞癌的声像图表现.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8例肾脏恶性肿瘤的超声表现.结果 18例中超声诊断15例,误诊3例,诊断正确率83.33%.其中透明细胞癌囊性变7例,囊性肾细胞癌(透明细胞型)5例,多房性肾细胞癌3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囊性壁上见透明细胞癌1例,肾母细胞瘤1例.结论 囊性肾细胞癌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点,了解其声像图特点能明显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3.
孕早期超声筛查胎儿结构畸形的循证病案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循证探讨1例孕早期(孕11~14周)超声筛查胎儿结构畸形是否有效。方法针对孕早期是否可进行超声筛查胎儿结构畸形的问题,全面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8年第4期)、MEDLINE(1981~2008)、OVID ACP Journal Club(1991~2008)、BMJ Clinical Evidence(1999~2008),获取并评价相关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对照试验证据,并将最佳证据用于临床实践。结果从Cochrane图书馆检索到系统评价3篇、随机对照试验5篇、队列研究9篇。结果显示:产前各孕期的超声检查能够发现不同类型的胎儿结构畸形,但不能发现所有胎儿结构畸形;在孕11~14周超声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可显示胎儿主要的系统器官结构,从而探查部分胎儿结构畸形和筛查胎儿染色体畸形高危人群,尽早临床决策;孕早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不能取代孕中期筛查,两者联合可较好地筛查胎儿畸形。目前并无证据表明孕早期超声筛查会影响胎儿发育及出生后生长发育。结论对孕11~14周孕妇进行超声筛查胎儿结构畸形有效。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测量肝脾指数(HSI),探讨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分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全国5所医院共233例肝脏疾病患者,均经手术或肝脏穿刺获得脂肪肝病理学分级,并根据病理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27例、轻度组77例、中度组83例、重度组46例。所有患者均于获得病理结果前14 d内进行超声检查,获得肝脏与脾脏平均灰度值比值即为HSI;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SI与各临床资料及脂肪变性程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SI对不同程度肝脏脂肪变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轻度、中度、重度组与正常组年龄、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HSI分别为1.04±0.09、1.11±0.14、1.22±0.13、1.33±0.17,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组HSI最高,中度组、轻度组次之,正常组最低,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SI与脂肪变性程度呈线性正相关(β=0.115,t=22.824,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HSI诊断有无肝脏脂肪变性、中度以上肝脏脂肪变性、重度肝脏脂肪变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95%可信区间: 0.76~0.91)、0.86(95%可信区间:0.81~0.91)、0.80(95%可信区间:0.72~0.88),截断值分别为1.13、1.16、1.2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2%和92.3%、82.0%和92.4%、78.3%和86.6%。结论 高频超声所测HSI在NAFLD分级诊断中有重要的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5.
106.
美国癌症协会公布的2016年最新数据显示:在美国的大多数种族中乳腺癌的发病率保持平稳或降低^([1-2]),而亚洲人种的乳腺癌发病率却以每年1.1%的速率增长^([3]),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仍是当前国际的迫切需要。随着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准确地评估疗效及预测病理反应性对于指导个体化的术前治疗、提高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张琼  马步云  彭玉兰  赵海娜  骆洪浩 《西部医学》2017,29(11):1577-1581+1586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细针穿刺(US FNAB)无效的相关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2年5月行US FNAB的200例甲状腺结节,参照细胞病理学Bethesda标准,将穿刺结果分为穿刺无效和穿刺有效两类,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与穿刺无效的关系。结果〓影响甲状腺结节US FNAB穿刺无效率的超声特征包括:伴有粗大钙化的结节(P=0018)、血流丰富的结节(P=0029)、血流环绕结节的外周分布(P=0004)、位置较深的结节(P=0038)、结节邻近重要结构(P<0001)、穿刺前超声诊断良性的结节(P=004)、伴有亚急性甲状腺炎背景的结节(P=0029)和最大径线<10mm的结节(P=0013)。结论〓了解容易导致甲状腺结节US FNAB穿刺无效的超声图像特征,是加强针对性训练和提高穿刺水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小儿淋巴管瘤超声表现与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纳入经病理确诊为淋巴管瘤,具有完整超声检查及临床病理资料,年龄≤18岁的患儿,分析并总结小儿淋巴管瘤的超声及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符合条件患儿179例,其中男97例,女82例(男∶女=1.18),年龄(3.98±4.19)岁。≤3岁患儿约65.9%;病灶最大径1.5~21.0(6.8±4.4) cm。病灶分布:颈部37.4%(67/179),躯干31.8%(57/179),四肢14.0%(25/179),腹内16.8%(30/179)。就诊原因:肿块81.6%(146/179),肿块突然肿大或突然出现的肿块12.8%(23/179),腹胀2.2%(4/179),呼吸困难2.2%(4/179),腹痛1.1%(2/179)。病理结果:病灶伴出血17.9%(32/179),伴固醇性肉芽肿12.3%(22/179),伴感染5.0%(9/179),伴钙化1.1%(2/179)。超声显示病灶边界清楚(172例,96.1%)、呈囊性(171例,95.5%)、形态不规则(167例,93.3%)、伴分隔(165例,92.2%)、低张力(152例,84.9%)、分隔上有点线状血流信号(113例,63.1%)为常见表现。单房囊性(9例,5.0%)及实性(5例,2.8%)少见。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超声诊断病灶内出血敏感性88.9%,特异性89.5%,阳性及阴性预测值为68.1%及97.0%。结论 小儿淋巴管瘤临床及超声表现形式多变,具有一定年龄及部位分布特点,超声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此病。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恶性皮肤实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皮肤实性肿瘤患者的资料,分析良、恶性组肿瘤的临床及超声图像特征的差异。结果 共512例患者,527个病灶,超声发现率99.43%,定位准确率99.02%;良性及恶性组肿瘤在平均年龄、多发病变比例、分布部位、累及皮肤层次、皮肤层情况、平均最大径线、内部回声、钙化比例、血流情况、后方及周围回声、是否提出病理诊断和定性诊断准确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高频超声对于皮肤实性肿瘤具有极高的发现率,能准确定位累及皮肤层次,良性及恶性皮肤肿瘤在多项临床及超声表现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分析肢端肥大症合并甲状腺结节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5月至2018年1月,患肢端肥大症且进行了甲状腺彩超检查的患者。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甲状腺体积和甲状腺结节大小的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肢端肥大症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在240例肢端肥大症患者中,仅70例(29.17%)完成了甲状腺彩超检查。这70例中,合并甲状腺结节组56例,平均年龄(48.48±12.73)岁,女性37例,男性19例,中位病程8.0年;未合并甲状腺结节组14例,平均年龄(40.97±12.34)岁,女性7例,男性7例,中位病程3.0年,病程短于合并甲状腺结节组(P<0.05),年龄、性别比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表明,病程越长的肢端肥大症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风险越高[比值比1.306,95%可信区间(1.010,1.688),P=0.035]。生长激素随机值与甲状腺体积呈线性相关(P<0.05)。未发现性别、年龄、生长激素水平等与肢端肥大症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相关。  结论  肢端肥大症病程长是合并甲状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