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16篇
内科学   24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72.
目的 探讨和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eystcine,Hcy),Hs-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D-二聚体 (D-dimer,D-D)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轻度缺损(≤15分)18例,中度缺损(15~30分)12例,重度缺损(〉30分)8例;另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正常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的Hcy、Hs-CRP、D-D的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的Hcy、Hs-CRP、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脑梗死患者的Hcy、Hs-CRP、D-D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中度,中度脑梗死患者的Hcy、Hs-CRP、D-D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差异存在显著性或者极其显著性(P 〈 0.05或P 〈 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cy、Hs-CRP、D-D 水平均较高,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通过检测脑梗死患者的Hcy、Hs-CRP、D-D水平的变化对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进展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儿童和青少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提供依据,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行介入治疗的先心病患者96例,应用儿科生存质量量表系列普适性核心量表第4版(PedsQL4.0)和自行设计的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分别于介入治疗前24h、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进行问卷调查,测定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状况,分析其治疗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96例患者PedsQLm4.0量表总分治疗前(67.38±15.31)分,治疗后1个月(76.55±11.37)分,治疗后6个月(80.47±9.69)分。患者年龄、家庭经济状况、社会援助对患者生存质量总分有影响(t分别为-3.26,2.58,2.73,2.54,2.37;P〈0.05);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家庭管教方式对患者生存质量生理领域方面有影响(t分别为2.92,3.40,-1.51,-2.86,-3.66;P〈0.05);患者年龄、患者自理能力、家长认知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社会领域有影响(t分别为-2.31,1.80,-1.40,2.64;P〈0.05)。结论先心病患者自身因素中的年龄与自理能力,家庭因素中的家庭关系、家庭管教方式、家长认知与家庭经济状况,及社会援助均对其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有明显影响,应对其及其家庭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4.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PBL学习效果评价标准。方法:2010年6-12月,初步拟定内科护理学PBL学习效果评价标准,运用Delphi法对27名从事PBL研究的实践护理教育专家和医学教育专家进行咨询。结果:所选择的27位咨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77~0.99,专家群体权威系数值为0.89;两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性系数均为100%;界定了各二级指标的最佳状态描述即指标内涵。结论:本研究构建出内科护理学PBL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能够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与态度的全面评价,为开展护理本科生PBL教学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兔的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与交感神经的关系.方法 兔20只随机分为室速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通过将电极放置右室流出道心外膜,以180次/分频率起搏构建室速模型,对照组不予起搏,待120 min后立即取出左右流出道及左心尖游离壁心肌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制备柯萨奇病毒B3(coxsackievirus B3,CVB3)的多克隆抗体。方法针对CVB3基因的VP1区设计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VP1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GEX-6p-1中,经IPTG诱导表达后,以GST-VP1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Western blot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结果 ELISA检测血清的效价不低于1∶64 000,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显示该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成功制备了效价较高的CVB3多克隆抗体,可应用于CVB3蛋白的检测。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前炎症因子白介素-17( interelenkin-17,IL-17)与细胞间黏附因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现象中的表达.方法 Wistar大鼠12只,随机分成2组:假手术组、损伤组,每组6只.损伤组给予冠状动...  相似文献   
78.
79.
正心血管疾病是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其中最重要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表现为动脉内膜下脂质和胆固醇聚集和大中动脉血管壁纤维化斑块的进展性慢性炎症[2]。以往的观念认为,As病变的进展是不可逆转的,现经过多年研究证明As的逆转是一个协调性的过程,主要涉及影响脂质外流的因素,并发现降低As斑块中的脂质成分可以直接导致巨噬细胞向外移  相似文献   
80.
目的:构建边远地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复诊服务利用模型,分析边远地区患者复诊服务利用现状、健康结果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冠心病健康信念问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心理问题筛查问卷、欧洲明斯特大学前瞻性心血管积分表对299名边远地区PCI患者进行调查,构建复诊服务利用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进行验证。结果边远地区PCI患者复诊合格率为21.4%。影响患者复诊服务利用的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健康信念、社会支持、到最近可提供PCI患者复诊服务的医疗机构的时间、自评疾病严重程度、医疗花费占收入比例( r值分别为0.236,0.242,0.317,-0.078,0.105,-0.108;P〈0.15),且复诊服务利用可以预测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r=0.241,P〈0.001)。结论边远地区患者复诊服务利用仍需加强,相关医务人员与管理部门可从研究所得影响因素入手,完善复诊服务,改善患者健康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