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篇
  免费   609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89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935篇
外科学   102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8篇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影响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质量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计算机X线摄影(CR)图像质量的因素及优化图像质量的方法.方法:分析2000例不同部位计算机X线摄影成像的技术参数、伪影、IP板使用方式及后处理方法,并与计算机X线摄影的图像质量标准作对照研究,分析影响图像质量的各相关因素.结果:2000例中甲级片1720张,乙级片182张,丙级片98张.乙级与丙级片共280张,其中因摄影技术不当所致141张,伪影引起65张,后处理不当74张.结论: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合理设置参数及采取各种针对措施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脱离常规检查方法有直接或间接检眼镜、三面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以及跟B型超声检查.但这些方法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脉络膜脱离、玻璃体积血和机化物等易导致B型超声检查对视网膜脱离的漏诊和误诊。我们用磁共振成像(maga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仪对一组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了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用于评估女性乳房乳头乳晕血供特点的可行性,为乳房整形手术提供乳头乳晕的血供参考。方法从2012年3月至2019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影像数据库中收集女性乳腺DCE-MRI图像资料,选择未发现肿物的正常乳房的DCE-MRI图像进行研究。在西门子工作站将患者乳腺DCE-MRI图像通过图像减影获取乳房血管图像,分别对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的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进行评估,结合三维MIP图像识别所有供应乳头乳晕的血管。乳头乳晕的血供被划分为内上、内侧、内下、外上、外侧、外下、中央、上方和下方9个象限,对各个象限血管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测量血管至乳房皮肤表面投影的最大距离。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卡方检验分别比较左侧与右侧乳房的乳头乳晕复合体(NAC)血供象限分布构成比。计算血管到皮肤距离的平均值、标准差及95%置信区间,通过方差分析比较各象限血管至皮肤距离的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收集到245例患者490只女性乳房DCE-MRI图像,其中97例患者97只乳房发现有乳腺肿物,其余393只为正常乳房(97例单侧乳房、148例双侧乳房),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3~72岁,平均43.7岁。393只乳房(左侧200只、右侧193只)共发现有637条(左侧311条、右侧326条)乳头乳晕供应血管。在637条血管中,内上象限269条(42.2%),外上180条 (28.3%),内侧57条(8.9%),下方37条(5.8%),中央30条(4.7%),内下25条(3.9%),外下25条(3.9%),上方11条(1.7%),外侧3条(0.5%)。卡方检验表明左侧乳房和右侧乳房在NAC血供象限分布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6.4,P=0.602)。除中央象限血管以外,所有血管到皮肤表面投影最大距离的平均值为0.91 cm, 95%置信区间为0.86~0.96 cm。方差分析表明各象限供血血管到皮肤投影的最大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P<0.001)。结论 DCE-MRI可以清晰地显示乳头乳晕的血供来源。乳头乳晕血供主要来源于内上象限和外上象限的血管,血管在皮下约1 cm深度走行。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介入动脉栓塞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介入动脉栓塞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对18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采用急诊介入栓塞止血。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得以有效止血。1例患者在3天后由于严重休克肝动脉栓塞治疗死于肝、肾衰竭。其余均无复发出血及急性肝功能衰竭。8例门静脉部分或完全阻塞患者经肝动脉栓塞(TAE)治疗后未出现肝功能衰竭。5例患者在栓塞术后3~7天内成功被施行肝肿瘤切除术。12例患者被明胶海绵栓塞术后,根据病情多次行介入治疗,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和坏死。结论:TAE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可达到立即止血的目的,同时可为肝癌后续血管内治疗提供途经。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定量参数评估及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ACT)疗效反应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新辅助化疗的宫颈癌患者,分为有效组(n=20)和无效组(n=16)。测量治疗前、后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各向异性指数(FA)值以及肿瘤最大直径,并搜集治疗前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DTI定量参数以及临床因素在不同组间的差异,并评估不同参数预测NACT疗效的诊断效能。结果:治疗前有效组和无效组的ADC值(P=0.008)、年龄(P=0.04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指标(P=0.035)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有效组和无效组的ADC值(P=0.024)和肿瘤最大直径(P<0.001)具有统计学差异。ROC曲线显示治疗前ADC值结合SCC的联合指标预测NACT疗效曲线下面积(AUC)0.802,高于单个参数ADC值(AUC=0.750)以及SCC(AUC=0.663)。结论:DTI定量参数ADC值以及临床因素SCC指标可在治疗前预测及评估宫颈癌NACT的疗效反应,治疗前ADC值和SCC的联合指标在预测宫颈癌NACT疗效上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德国介入放射学质量管理系统,检索经血管腔内修复治疗的主动脉瘤患者的相关资料,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质量分析。方法:采用德国介入放射学质量管理系统,检索2011年度登记的经血管腔内修复治疗的主动脉瘤患者的相关资料,对这些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采取自愿原则进行登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用多反转空间标记脉冲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on-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using spatial labeling with multiple inversion pulses,SLEEK-MRA)评估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纳入25例门静脉高压患者先后行SLEEK-MRA和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ohy,CDUS)检查,SLEEK-MRA序列采用不同血流抑制反转时间(blood suppression inversion time,BSP TI):600、900、1200、1500 ms。对门静脉分支显示情况进行评级并与通过与CDUS血流速度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依据CDUS所测流速将患者分组,并比较各组患者分支显示评级情况以及BSPTI参数应用情况。结果门静脉左、右支在全部BSPTI设定时SLEEK-MRA的分支显示评级均与CDUS所测得血流速度呈现出显著相关性。在门静脉流速明显减慢组患者,分支评级明显低于流速正常或轻度减慢组,应用BSP TI值明显高于流速正常或轻度减慢组。结论 SLEEK-MRA在提供高质量门静脉形态学成像同时,具有提示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潜力,通过SLEEK-MRA获取血流动力学信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深度学习技术, 作为最近几年人工智能最热门的研究领域, 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深度学习在很多行业中展现出强大的应用能力, 在某些视听识别任务中的表现甚至超越了人类。在医学领域, 深度学习也逐渐成为研究者们分析大数据, 尤其是医学影像的首选方法。本文简要介绍深度学习的历史与概况, 结合国内外最新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阐述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领域的科学研究进展, 同时介绍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领域产品化应用及其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扫描中前庭窗前区与锤骨头密度差值在诊断前庭窗型耳硬化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107例前庭窗型耳硬化症患者(耳硬化组)和112例中耳炎患者(慢性中耳炎组)以及11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将感兴趣区(ROI)分别置于前庭窗前区和锤骨头区域进行骨密度CT值测量并计算出三组前庭窗前区与同侧锤骨头的CT值差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应用CT平均值和差值诊断耳硬化症的效能。结果:耳硬化组前庭窗前区平均CT值(1112.64HU)明显低于慢性中耳炎组和对照组(2071.63HU;2086.20HU)(c=-15.821,P<0.001;c=-16.371,P<0.001);前庭窗前区与锤骨头密度差值平均值(-610.63HU)明显低于慢性中耳炎组和对照组(237.46HU;244.35HU)(c=-15.232,P<0.001;c=-15.762,P<0.001);3组锤骨头平均CT值(1811.99HU;1830.62HU;1832.61HU)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76)。采用前庭窗前区平均CT值鉴别耳硬化症与慢性中耳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4(P<0.001),诊断阈值为1892.42HU,诊断的敏感度90.63%,特异度93.92%;采用前庭窗前区平均CT值鉴别耳硬化症与正常耳的AUC为0.967(P<0.001),诊断阈值为1892.42HU,诊断的敏感度92.27%,特异度93.92%。CT差值<0作为诊断耳硬化症的标准,诊断的灵敏度87.85%,特异度98.20%,AUC为0.930(P<0.001)。结论:骨密度差值在前庭窗型耳硬化症的诊断中具有更加显著的灵敏度以及客观性。差值≤0即当前庭窗前区低于同侧锤骨头骨密度值时应考虑前庭窗型耳硬化症的诊断可能。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评估基于多翻转脉冲空间标记技术的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SLEEK)评估移植肾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入组肾移植患者的检查均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要求,所有肾移植患者均签署检查知情同意书,同意入组。纳入行非对比剂增强MRA扫描并行DSA进一步确诊的肾移植患者23例。该组患者均使用1.5T MR扫描仪对移植肾动脉行非对比剂增强MRA(SLEEK)扫描及DSA检查。用Kappa检验对两名放射科医生的影像评估材料进行一致性检验,并将非对比剂增强MRA(SLEEK)显示狭窄的结果与“金标准”DSA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3名肾移植患者行DSA检查及非对比剂增强MRA(SLEEK)检查。以DSA作为对照组,确定有7例患者移植肾动脉为1度狭窄,14例2度狭窄,2例3度狭窄。2名放射科医生对影像资料评估结果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为0.93。SLEEK序列诊断有显著临床意义的移植肾动脉明显狭窄(狭窄程度>50%)的阴性预测值为100%,灵敏度100%,阳性预测值93.3%,准确度95.7%,特异度88.9%。SLEEK序列评估移植肾动脉狭窄程度与DSA有着很好的相关性(kappa=0.86)。结论:诊断移植肾动脉狭窄方面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SLEEK)是一种可信、无辐射、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尤其对移植肾功能不全患者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